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工作匯報

時間:2022-07-23 12:44:00

導語: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工作匯報

在衛生部啟動實施的“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中,河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我院結成了幫扶對子,對我院進行支援。一年來,在省衛生廳、市、縣衛生局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下,我院充分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本著求真務實、注重實效的態度,與河科大一附院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協作關系。在河科大一附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得到了迅速發展,原創:醫院的診療范圍不斷拓寬,技術實力明顯增強,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推動全院各項工作跨上了一個新臺階。

截至2005年底,我院年門診量達到了12萬人次,同比增長12.5%;住院病人數達到了6800人次,同比增長15.3%;手術例數達到了2100臺次,同比增長15.3%;業務收入達到了2027萬元,同比增長54.7%;開設床位250張,使用率達68.5%,同比增長11.8%;門診單人次費用為53.19元,住院病人1404.98元;開展新技術項目20余項。全院各項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主要經濟指標均大幅度提升,綜合實力保持在全市同級醫院的先進行列,取得了兩個效益的雙贏。

現將我院“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實施以來主要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準備,確保項目順利開展

首先成立了以院長王云清為組長,副院長和醫教科、護理部、院辦室等部門的負責人為成員的“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領導小組,并確定了常務副院長段天祥具體負責此項工作,協調解決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同時,向各科室及時進行了通報,明確這項工作的意義和影響,得到了全院干部職工的積極響應和廣泛支持,從而確保了“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

與河科大一附院結成對子后,我院主動向該院領導詳細介紹我院現狀和發展思路,并多次邀請河科大一附院領導和專家到我院實地考察,針對本地醫療市場的發展狀況和我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實際需求,與一附院的領導、專家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探討,從而使四院領導和專家對我院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能立足我院實際,共同協商確定了力爭在三年內,不斷完善、提高我院內科、骨科、兒科,婦科的專業水平,幫助這些專業走在我市同級醫院的前列,選擇適合我院發展的援助項目,派出我們需要的專家隊伍。雙方同時商定,在今后的援助中,將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調整完善援助協議,確保援助工作取得實效。

同時,為抓住機遇,乘勢借力,積極配合好幫扶工程的實施,充分發揮援助醫院和派駐專家的技術優勢,力爭獲取最大收益,我院要求各科室本著“科學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在深入調查、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客觀評價自己的優勢專業,認真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的專業走向和發展需求。這樣,不僅為我院制訂遠期發展規劃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也為項目的有效實施做好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真正做到了認真選題,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前期充分的準備工作為“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抓住重點,精心實施,確保工作扎實有效推進

通過雙方有效地協調溝通,河科大一附院把為我院解決實際問題作為幫扶的根本任務,對我院進行全力支援.2005年6月派駐了5名專家,并經常為我院派出專家組進行指導,涉及了婦產科、小兒科、內科,骨科等多個專業。他們中,既有在知名的專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強、學有所成的博士、碩士。為盡快提高我院的診療水平,他們發揚無私奉獻和“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結合我院各科室的不同需求,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醫療、教學、護理工作中。他們從不擺架子,服務態度也好;而且每人每周都要給我們上課,在專家們的影響下,我們的學習風氣濃厚了,就連附近各醫療單位的醫務人員聽說這里有專家講課,也都趕來聽講座。

此外,我院還根據發展需要,先后派送了10余名進修人員到河科大一附院進修。還將為我院提供了價值18萬元的消毒鍋,和物資,據不完全統計,在短短不到7個月的時間內,省四院的專家先后開展教學查房52次,舉辦全院大型學術講座4次,科內講課30多次,組織疑難危重病例討論20多次,幫助開展新技術項目16項,指導和實施各類手術近100例;這些工作大大提高了我院醫護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有力地推動了我院學科建設和人才梯隊的快速發展。

通過此次“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不僅使我院提高了技術水平,擴大了服務能力,而且大大方便了群眾就醫,改善了群眾的就診條件,使廣大患者足不出縣就享受到市級專家的診療服務,受到全縣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三、尊重專家,貼近感情,營造尊知重才的良好氛圍

河科大一附院的專家不僅為我院帶來了精湛的醫療技術,而且也帶來了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忘我的敬業精神。他們遠離家庭、遠離親人,到我們這樣一家國家級貧困縣的縣醫院進行幫扶和指導,為農民群眾提供醫療服務,這本身就是難能可貴的,更是值得全院干部職工尊重和學習的。原創:為此,我院努力做到“思想上尊重,工作上配合,感情上貼近,生活上照顧”,把派駐專家當成了自己的老師、朋友、親人,切實解決派駐專家工作、學習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

一是我院盡力為專家們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我們為專家們精心安排了宿舍,配備了床上用品、有線電視、電話、空調、暖氣等生活用具,并有專人負責他們的飲食,保證他們的營養和健康,使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調整。二是醫院有關領導經常與專家們進行座談和交流,了解他們工作、生活上的需要和不便,并責成有關科室及時給予解決;同時,號召全院干部職工要以派駐專家為榜樣,學習他們勤懇工作、吃苦耐勞的實干精神和恪盡職守、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進一步營造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識良好氛圍。

另外,我院還注意加強宣傳,擴大衛生支農的影響和派駐專家的知名度。向廣大病患介紹專家的專業特長和醫療信息,使“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家喻戶曉,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院作為受援單位和受益者,深切地感受到實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是新時期中央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重大決策,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是提高基層醫院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項親民、愛民、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

新的一年,我院將在省衛生廳、市縣衛生局的正確領導下,乘著“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的東風,把握機遇,開拓創新,借助省四院的技術優勢,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讓“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深入人心,讓廣大貧困地區的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