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的情況匯報

時間:2022-07-25 10:06:00

導語:貫徹落實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的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5年市委人大工作會議以來,我縣在市委的領導和市人大常委會的指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廣安市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意見》和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工業強縣,二次創業”大局,努力創新機制,積極增添措施,充分發揮人大職能,為加快我縣民主法制建設和依法治縣進程,推動鄰水經濟社會全面協調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認真學習精神,深刻領會實質

及時組織學習。市委人大工作會議召開和市委《意見》下發后,縣委召開書記辦公會專題研究,就全縣學習貫徹落實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和《意見》進行了安排部署。縣委中心學習組專題學習市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和《意見》,對如何貫徹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和《意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縣人大工作進行了認真深入的討論,縣委書記游開余和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長志分別作了中心發言;縣人大常委會機關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對《意見》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平和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張炳坤等領導在市委人大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進行了集中學習。通過廣泛深入地學習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和《意見》,原創:廣大干部和人大代表明確了市委對做好新時期人大工作的要求,提高了對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重大意義的認識,增強了做好人大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

深入傳達貫徹。2005年3月29日,縣委召開人大工作會,傳達和組織學習了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和《意見》,首次表彰了在人大工作中做出優異成績的10個先進集體和11名先進個人。今年1月,在縣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縣委再次表彰了10個人大工作先進集體和17名先進個人。縣委人大工作會議后,縣人大常委會先后于2005年5月23日和2006年3月7日召開全縣鄉(鎮)人大工作會議,進一步學習貫徹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和《意見》,提出了“四個落實”、“三個促進”的工作要求。“四個落實”即:落實好市委、縣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好縣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安排提出的任務,落實好當地黨委安排的各項工作,落實好鄉(鎮)人大主席團依法應開展的各項工作和活動;“三個促進”即:促進當地的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促進人代會批準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圓滿實現,促進人大工作再上新臺階。縣委人大工作會議和鄉(鎮)人大工作會議后,全縣各鄉(鎮)人大主席團把學習貫徹落實市委、縣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作為鄉(鎮)人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除召開主席團成員會議進行傳達學習,有的還組織人大代表進行集中傳達學習,結合實際就如何貫徹落實市縣委文件及會議精神進行討論。

研究出臺文件。為確保市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和《意見》的貫徹落實收到實效,縣委研究出臺了《中共鄰水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意見》,提出了貫徹落實市委《意見》精神、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縣人大工作的具體措施。縣人大常委會根據市委《意見》和縣委《意見》要求,召開主任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做出了詳細安排部署,擬定了實施意見,制發了《鄰水縣鄉鎮人大工作考核辦法》。

二、加大領導力度,落實工作責任

縣委根據市委《意見》精神,召開常委會,對全縣各級黨委加強對人大工作的領導、支持人大依法履行法定職權等方面進行了專題研究,結合實際提出了具體的措施。一是明確縣委書記親自抓人大工作,縣委分管黨務工作的副書記聯系人大工作,各鄉(鎮)黨委也按照縣委會議的精神進行落實,黨委領導人大工作的有關制度進一步完善。二是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列席縣委書記辦公會和縣委常委會,各鄉(鎮)人大主席或副主席參加或列席鄉(鎮)黨委會在縣委文件予以了明確。三是縣委把民主法制建設、支持與保證人大工作納入對鄉(鎮)黨委的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強化了全縣各級狠抓民主法制建設、支持人大工作的責任。四是縣委黨校(含行政學校)把民主法制建設和人大知識納入干部培訓內容,每期干部培訓班,把憲法和有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方面的基本知識作為必修課,列為教學的重要內容,建立了人大知識培訓制度。去年縣委黨校舉辦的縣級機關副局長培訓班,教學內容安排了《民主與監督》專題,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甘開模主講。五是縣人大常委會按照縣委的要求,根據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學習貫徹市委《意見》的實施意見安排,明確了常委會領導牽頭抓落實,將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意見》分24項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意見,分別由縣人大常委會領導帶隊,對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督辦。

三、強化組織建設,夯實工作基礎

加強縣級和鄉(鎮)人大組織建設,配齊配強人大專職干部,促進人大工作質量和縣人大常委會、鄉(鎮)人大主席團依法行權能力提高,是貫徹落實《意見》的落腳點。

人大主席專設。根據《意見》要求,全縣各鄉(鎮)設專職人大主席,并進入鄉(鎮)黨委任委員,個別確因工作需要由黨委書記擔任的,配一名專職副主席,符合條件的按正科級配備,進一步加強了鄉(鎮)人大組織建設。目前,全縣45個鄉(鎮)有40個配備了專職人大主席或副主席,其中,專職人大主席38名(全部進入了同級黨委任委員),專職人大副主席2名(其中正科級1名);有1個鄉(鎮)人大主席由黨委書記擔任,有4個鄉(鎮)因去年底部分鄉(鎮)主要領導調整暫缺。

機構人員落實。縣編委及時核定編制,出臺文件規定每個鄉(鎮)人大主席團設立辦公室,在鄉(鎮)公務員中調劑配備人大主席團專職工作人員落到實處。目前,全縣45個鄉(鎮)人大主席團均有專門的辦公室和專(兼)職工作人員,其中有兩個鄉(鎮)配了2名工作人員,解決了鄉(鎮)人大主席團無人辦事的問題。

工作經費到位。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意見》的規定,縣、鄉(鎮)人大工作經費和人大代表活動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和活動開展,保證了代表閱讀“一報一刊”。

干部交流加強。縣委把人大干部的配備和交流納入全縣干部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統籌安排,加大人大干部的培養、選拔、任用和交流力度,優化了干部年齡和知識結構。縣人大常委會機關公開考調公務員3名,3名科員提拔擔任了常委會工委副主任,1名工委主任交流到縣政府采購中心任主任,1名工委副主任交流到縣政府法制辦任主任。縣人大常委會一名副主任交流到縣政府任副縣長,1名人大主席交流到鄉任黨委書記,1名局長交流到縣人大常委會任工委主任,1名鎮黨委書記和1名人大主席交流到縣人大機關任工委副主任。干部的提拔交流,不僅優化了干部隊伍結構,而且進一步調動了人大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政策待遇從優。縣委和“一府兩院”召開的有關重要大會,均安排了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工作機構負責人參加。根據省委和市委的文件規定,縣委制定了符合鄰水實際的關于人大干部的政治和經濟待遇政策。從縣級機關和縣級部門調到縣人大常委會任職的同志的待遇,均按省、市、縣的規定予以落實,與原單位同級在職干部保持了一致。

四、建立健全制度,加強自身建設

按照市委和市人大常委會的要求,縣委對縣人大常委會加強人大工作制度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縣人大常委會把加強人大工作制度建設,推進人大工作全面走向規范化,努力提高依法行權能力作為重點。一方面,將過去建立的相關工作制度,按照新時期人大工作的要求,結合實際進行修正,使之更加符合現實需要。另一方面,組織人員認真鉆研人大工作理論和法律法規,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借鑒外地成功經驗,先后制定通過了《鄰水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人民陪審員任免實施辦法》、《鄰水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規定》、《鄰水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的規定》、《鄰水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一府兩院”工作報告的辦法》、《鄰水縣人大常委會關于組織縣人大代表旁聽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案件的暫行辦法》等。各鄉(鎮)人大主席團根據縣人大常委會統一安排部署,普遍建立健全了“十項制度”,即主席團例會制度、學習制度、聯系代表制度、代表聯系選民制度、代表小組活動制度、組織代表視察制度、辦理代表議案和建議批評意見制度、辦理來信來訪制度、請示匯報制度、考核制度;建立了“七簿一冊”,即選民登記簿、收發文件登記簿、代表小組活動記錄簿、主席團會議記錄簿、來信來訪登記簿、代表議案建議批評和意見登記薄、代表先進事跡登記簿和代表花名冊;做到了“四有”,即有辦公室、有吊牌、有文件柜、有辦公設施;落實了“五上墻”,即將《四川省鄉(鎮)人大主席團工作條例》、“鄉(鎮)人大主席團工作職責”、“鄉(鎮)人大主席副主席職責”、“十項制度”、“主席團成員分工”裝鏡框上墻。制度的建立完善,規范化建設卓有成效地開展,有力地推動了全縣人大工作。

縣人大常委會按照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務實高效、作風過硬、團結協作、勤政廉潔的人大干部隊伍要求,加強常委會機關思想作風建設,增強機關工作人員黨的觀念、政治觀念、大局觀念和群眾觀念,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機關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通過抓好學習動員、征求意見、黨性分析、民主評議、“回頭看”等環節,找到了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個人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要“強化‘三新’理念(即新的思路抓黨建、新的狀態抓工作、新的精神抓落實)、促進‘四風’好轉(即黨風、政風、學風、作風)、培育‘五視’修養(即視黨建為生命、視人大為家園、視人民為主人、視工作為樂趣、視奉獻為光榮)、打造‘六型’機關(即學習型、創新型、務實型、服務型、高效型、清廉型)”的先進性教育目標,切實進行整改,機關黨員干部政治素質明顯提高。

五、做好代表工作,發揮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基。切實做好代表工作,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線。縣委對加強代表工作,發揮代表作用非常重視,對縣人大常委會開展代表活動大力支持,對人大代表中的各級各部門領導參加縣人大常委會組織的代表活動提出了具體要求,為縣人大常委會切實做好代表工作創造了良好條件。去年以來,我縣主要從四個方面加強了代表工作。一是加強代表履職培訓指導。去年4月,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員深入全縣11個片區,對基層的縣人大代表開展了以《憲法》、《地方組織法》、《代表法》、《選舉法》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共培訓人大代表210人。通過培訓指導,各鄉(鎮)人代會更加規范,選舉等各項表決沒有出現違法行為;閉會期間的鄉(鎮)人大主席團會議,多數鄉(鎮)能夠按法定要求召開,會議實效也有所提高。二是擴大代表參與渠道。縣人大常委會的每次會議,均邀請了2名縣人大代表列席,既擴大了他們參與的渠道,又將常委會的工作置于人大代表的監督之下。三是開展評議、視察、執法檢查工作和代表聯系活動,豐富了代表小組活動內容。去年以來,縣人大常委會開展執法檢查5次;縣人大常委會和各代表小組組織視察了大洪河庫區開發、道路整治、金融工作等6個方面的工作。開展這些活動,均邀請了縣人大代表參加。鄉(鎮)人大在縣人大常委會的指導下,有效開展了評議、視察、執法檢查和代表聯系選民活動。柑子鎮人大主席團根據群眾反映樓高的吃不到水、樓低的吃渾水問題,組織鎮人大代表對柑子鎮水利水保站進行工作評議,解決了供水存在的問題,群眾反映很好。合流鎮人大主席團組織鎮人大代表對派出所、供電所、水利水保站的工作進行了工作評議;興仁鎮人大主席團組織鎮人大代表及社會各界人士共85人對鎮屬部門的工作進行了民主測評。九龍鎮等鄉(鎮)人大主席團對《種子法》、《動物防疫法》、《環境保護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法律法規進行了執法檢查,對小城鎮居民飲用水源、打鼓山水庫環境污染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合流鎮人大主席團組織鎮人大代表和縣人大代表聯合視察了九峰至壇同公路的建設情況和華鎣山大峽谷景區建設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促進了“一路一景區”的建設。四是加強與選民的聯系。鄉(鎮)人大主席團每個主席團成員聯系3名代表,每1名代表聯系2名選民,柑子等鄉(鎮)還建立了“選民聯系卡”。各鄉(鎮)人大主席團的這些工作對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對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加強代表和選民的聯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五是開展代表爭先創優活動。縣人大常委會報經縣委同意,作出在縣人大代表中開展“盡職責、講文明、比貢獻”活動,鼓勵和支持縣人大代表在各條戰線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努力為全縣“三個文明”建設做貢獻,這項工作在2006年1月召開的縣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進行了評比表彰,共表彰了20名優秀縣人大代表。九龍等鄉(鎮)人大主席團為配合此項活動,原創:在代表中創造性地開展了“五帶頭”競賽活動。即: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人大決議決定,帶頭勤勞致富,帶頭為民辦實事,帶頭扶貧濟困奔小康。六是開展代表向選民述職活動。去年7月,縣人大常委會在九龍鎮開展代表向選民述職活動,有力地促進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行代表職責。今年5月,縣人大常委會決定在鼎屏鎮、冷家鄉繼續開展代表向選民述職活動。

六、存在的不足和建議

在貫徹落實市委人大工作會議和《意見》的工作中,我縣以科學的發展觀為統領,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是對政府規章及政府和法院、檢察院的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還應進一步加強。二是對部分監督工作,尤其是對財政部門預算和執行還留于程序和形式。三是公民旁聽人大常委會會議,旁聽人民代表大會會議,還處在起步階段。四是鄉(鎮)人大工作還比較薄弱,鄉(鎮)人大主席團和鄉(鎮)人大代表作用的發揮還存在一定差距。

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我縣將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克服。一是盡快出臺制度,規范公民旁聽人代會工作。二是加強對人大地位和作用的宣傳,把包括鄉(鎮)人大在內的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面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校的教學內容。三是縣人大常委會應加強對鄉(鎮)人大工作的指導,把對鄉(鎮)人大工作的安排、檢查、考核考評、獎懲等制度化,使指導工作具體化,從而提高指導實效。四是鄉(鎮)人大應堅持每個季度向黨委匯報一次工作,主動爭取黨委的領導、重視和支持。人大和“一府兩院”職責不同,目標一致,要通過監督,推動行政、司法權力陽光運行,促進“一府兩院”工作良性開展。五是要認真執行各項法律制度,對各項法律制度要把著力點放在執行上。六是努力提高鄉(鎮)人大代表素質。要把好代表提名推薦選舉的入口關,要把那些政治素質較好、文化程度較高、參政議政意識較強、群眾普遍信得過的人士選為人大代表,要通過對代表進行相關法律知識的培訓,使其適應執行職務的需要。七是加強人大干部隊伍建設。注重選拔年紀較輕、熱愛人大工作、綜合素質較高、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中青年干部擔任人大領導職務,形成合理的人大干部梯次,并按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注重人大干部與黨委、政府干部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