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省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情況報告
時間:2022-07-10 03:43:00
導語:貫徹省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省委:
省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題研討班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后,市委及時召開常委擴大會傳達貫徹會議精神,組織學習學忠書記、中偉省長的重要講話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在深入調查、認真總結我市文明新村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11月6日,市委又召開了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訓暨中心組學習會議,對全市新農村建設作了全面安排部署。現將有關情況匯報于后。
一、進一步明確了巴中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
我們立足邊遠貧困山區的市情,明確以扶貧開發為中心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指導思想: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以扶貧開發為中心,以培育增收產業為核心,以解決群眾“四難”為重點,以抓好農村“五改”為內容,以發展社會事業為關鍵,以落實政策、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基層組織建設為保障,統籌協調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黨的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我們堅持三條基本原則:一是堅持以扶貧開發為中心推進新農村建設。從連片貧困地區、解決貧困問題是根本任務的市情出發,堅持以扶貧開發為中心推進新農村建設,把解決貧困問題作為巴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基本的任務和重點、難點、特點抓緊抓實。二是堅持把新農村建設的工作重點放到區位最邊遠、經濟最貧困、條件最艱苦的鄉村,做到“雪中送炭”。堅持惠農政策“到邊、進山、入灣”,既抓好已列入扶貧重點的800個重點貧困村的整村推進,又抓好雖未列入重點貧困村但實際還相當困難的村的幫扶工作。三是堅持尊重群眾意愿、尊重經濟規律、尊重自然規律。維護群眾利益,增進群眾福祉,努力實現群眾滿意。
二、進一步突出了新農村建設的工作重點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戰略部署和學忠書記“落實就是水平,實干就是能力”的要求,把工作重點由理論研討轉到工作實踐中來,由規劃制訂轉到狠抓落實上來,由決策部署轉到苦干實干上來,扎扎實實抓行動、抓落實、抓起步、抓開局。
(一)把培育增收產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核心任務。堅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中心任務和核心目標,用先進的發展理念、科學技術、經營形式、物質條件,堅定不移地抓好綠色、畜牧、勞務“三大產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構建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抓好早春、小春、大春生產,千方百計實現糧增產、錢增收,做大做強綠色產業。抓好春季補欄、動物防疫、春繁春孵,努力增加畜禽存欄量,提高出欄率,發展壯大畜牧產業。堅持走質的提高為主與量的增加相結合的路子,在提高勞務輸出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重點抓好農民工培訓和農民工權益維護。對那些沒有一技之長或在外務工效益低下的農民工進行返鄉培訓,并支持、鼓勵他們再闖市場。發展龍頭加工企業、專業大戶、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協會、專業服務組織,通過“五專一龍頭”的帶動,促進“三大產業”的規模化、市場化、標準化,推進農業產業化。堅持依靠科技,繼續抓好農村星火科技項目、扶貧科技項目,努力提高“三大產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
(二)把解決農村“四難”作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頭等大事。切實解決農村“四難”。解決“行路難”:認真開展交通大會戰,確保高速公路、鐵路全面全線開工,完成干線公路8條297公里、縣鄉油路5條248公里和“通達工程”試點村10個47公里的年度建設目標任務。解決“飲水難”:堅持以村、組、戶為作戰單位,堅持“小型為主、戶辦為主、效益為主”,解決好人畜飲水。抓好病險水庫的整治,充分利用現有水利工程設施,解決好工程性缺水問題。新修水利工程,堅持科學論證,量力而行。“紅層找水”,既積極又穩妥,堅持從實際出發,注意保護生態。解決“上學難”:重點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學校危房改造和教育運轉經費等政策。解決“看病難”:繼續抓好疫病防控體系建設,把新型合作醫療抓落實、抓扎實,努力擴大“參合面”、提高“參合率”,動員群眾積極履行參與合作醫療的義務。對特別困難的殘疾人、“五保戶”、特困戶、重災戶,采取民政救助的辦法支持他們參加合作醫療。堅持通過項目和政策推動解決“四難”,既積極爭取、認真落實政策性項目,又管好項目資金,確保專款專用。
(三)把抓好“五改”作為造福農民的具體行動。堅持從實際出發,以戶為對象,改房、改廚、改廁、改圈、改燃料,建沼氣,促進“村容整潔”;堅持群眾自愿,一年一年地干、一戶一戶地干、一件一件地干,不搞一刀切、不搞強迫命令、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形式主義、不搞負債建設,重點抓改廚、改廁、改圈、建沼氣。改房堅持以改危為主,嚴格控制新建,不把城鎮的“建筑垃圾”引到農村去,傳承好“川北民居”的特色。
(四)把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作為“鄉風文明”的當務之急。深入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農村創建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院戶的重要內容,融入新農村建設的全過程。修訂完善村規民約,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大力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五)把深化改革、落實政策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動力。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千方百計爭取政策,認真組織實施各相關政策性項目,靠政策推動新農村建設。積極建立農村低保、“五保”、優撫、養老、救災、救濟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堅持、鞏固、完善、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突出抓好鄉鎮職能轉變,加快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縣鄉財政管理體制、農村衛生事業和其它各項改革,增強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六)把抓好基層組織建設、促進基層民主和文明和諧建設作為重要保障。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去年出臺的《關于加強鄉鎮工作的決定》、《關于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的決定》、《關于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的決定》等“三個決定”,切實抓好鄉鎮工作。市委近日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的意見》,要求各地采取提高村組干部待遇、從鄉鎮選派能人到村任職、機關干部駐村幫扶等措施,千方百計把基層組織建設好,特別是把后進村“兩委”班子建設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市委決定,今年“七·一”將表彰一批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各縣(區)表彰一批優秀村支部書記,以充分調動廣大基層干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三、進一步加強了對新農村建設的組織領導
在加強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組織領導中,我們重點處理好六個關系。
(一)正確處理好政府主導和農民主體的關系。政府主導主要是堅持政策主導、科技主導、規劃主導、服務主導、抓點主導,不包辦代替、不大包大攬。充分調動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農民自愿、村民自治,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堅決防止形式主義、政績工程,堅決防止加重群眾負擔,堅決防止急躁冒進,堅決防止強迫命令,堅決防止方法簡單粗糙,堅決防止消極、等待、觀望,堅決防止大拆大建,堅決防止人為地堆砌沒有推廣價值的典型,堅決防止搞弄虛作假,堅決防止負債建設。
(二)處理好統一規劃和分類指導的關系。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自愿自主、講求實效”的原則,堅持以鄉為單位、村為載體、戶為對象進行全面、系統、整體的規劃,做到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尤其突出公共設施和產業的規劃。實施規劃從每個村、每個農戶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照“飽而不穩”、“飽而不溫”、“飽而不富”三種情況,區別對待,因村制宜,有序實施。按照“整家外出、老小留守、守土務農”三種不同類型的農戶,因戶制宜,分類指導,扎實推進。
(三)處理好依靠民力和減輕負擔的關系。把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和根本依靠力量,既積極引導,又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尊重群眾意愿,考慮群眾的承受能力,不喊脫離實際的口號,不搞統一達標升級,也不下考核指標。群眾籌資投勞,堅持群眾自愿,籌資只限于鄉村公路建設,一年只能籌集一次。決不打著新農村建設的旗號,搞亂攤派、增加或變相增加農民負擔,決不不顧財力舉債搞建設、留下包袱和后患。
(四)處理好增加投入和節約資源的關系。增加投入主要是用好用足政策,把“多予、少取、放活”和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有政策項目、有政策資金,群眾有承受能力、有強烈愿望的事就快干早干;沒有資金、群眾沒有能力、沒有愿望的事,堅決不干。建立“政府以獎代補、農戶自愿自主、市場引導帶動、部門掛包幫扶”的多元化投入機制。金融部門認真解決農村融資難問題,重點支持有效益、有回報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大力倡導“節地、節水、節電、節材、節資、節勞”,通過“六節”活動的開展,真正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要求落到實處。
(五)處理好抓點示范和帶動全面的關系。市、縣(區)、鄉鎮抓試點,重點抓好76個扶貧項目村、24個土地整理項目村和有財政項目資金的村、有科技星火計劃項目的村,堅持在有項目的村首先推進新農村建設,不“壘大堆”;面上重點解決“四難”,特別是把改路、改水、改電放在重要位置。
(六)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維護穩定的關系。堅持以維護穩定為前提,對改革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敢于面對、敢于正視、敢于解決。理解改革、寬容改革、支持改革、保護改革,并以積極的態度去化解矛盾、去解決難題,努力營造有利于發展、有利于改革的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