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縣域經濟發展

時間:2022-11-15 11:58:00

導語: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縣域經濟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縣域經濟發展

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縣域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必然要求。用科學發展觀指導縣域經濟發展,應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科學謀劃發展思路。首先,樹立發展意識,敢為人先。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勇于破除一切影響發展的陳舊觀念,清除一切阻礙發展的落后意識,革除一切束縛發展的體制弊端,敢與強的比,敢向高處攀。其次,樹立差別意識,形成特色。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區位條件、氣候因素、資源狀況和產業基礎等千差萬別。因此,發展縣域經濟應立足當地實際,做好“有所差別”的文章,選準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路子,形成自己的特色與優勢。第三,樹立開放意識,善借外力。應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展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廣借外力促發展。

準確把握發展主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破解“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也是發展縣域經濟的主題。一是以工業化為動力。大力推進縣域經濟工業化,使農村富余勞動力大規模轉入工業和服務業,不僅可以為城鎮化提供堅實的基礎,而且可以有力地帶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二是以城鎮化為支撐。城鎮化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推進城鎮化,有利于農村工業的產業集聚,有利于服務業的成長,有利于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梢哉f,城鎮化進程的快慢直接影響著縣域經濟的發展速度。三是以制度創新為保障。以市場化改革為取向,以市場配置資源為基礎,打破城鄉二元結構,通過制度創新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努力提高領導水平。提高領導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加強學習。應通過學習,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自覺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同時,通過學習,全面提高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了解和掌握市場經濟規律、世貿組織規則、現代科學知識和有關法律法規,提高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領。其次要轉變政府職能。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把政府職能切實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是提高領導水平的迫切要求。一是建設法治政府。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要正確履行職能,必須堅持依法行政。應通過制度建設,不斷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使政府行為法制化、程序化、規范化。二是建設有限政府。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應厘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政府應該退出的就堅決退出,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切實解決“錯位”、“越位”和“缺位”的問題。三是建設陽光政府。大力推進政務公開,保證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實現政府工作過程的陽光化,增強透明度。同時,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凡是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審批事項堅決取消,能夠精簡下放的審批事項精簡下放,可以由市場機制解決的事項通過市場機制來解決,真正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縣域經濟發展中,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