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情況匯報
時間:2022-03-06 02:14:00
導語: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冰封大地的時候,你卻孕育著生機一片;春風吹來的時候,你把美麗獻給人間”。冬天里的文安洼一眼望去蒼茫無際,然而她的軀體里卻涌動著解放思想、拼搏奮進、洼地崛起的熱潮。
11月12日至18日,文安縣專門組成了“銀企考察團”赴昆山、蘇州、瑞安等地學習考察,重點解決民營企業與金融部門對接的問題。縣委書記于寶華帶隊,金融專家與民營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借鑒發達地區的經驗做法,暢談構想,架起銀企對接的橋梁。企業家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增強了大發展、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金融部門也找到了用武之地,表示要創新思路、創新舉措,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找準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的最佳契合點,促進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以來,文安縣委把解放思想作為推動各項工作、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抓手,結合縣域經濟實際和黨員干部的思想狀況,從6月份開始深入開展了以“轉變思想、轉變作風,促進發展、促進和諧”為主題的調研討論活動。通過干名干部下鄉開展“問計于民、服務農民”活動和面對面、心貼心及“網上聽政”等方式,深入查找文安的“差距在哪里,潛力在哪里,希望在哪里,保障在哪里”等深層次問題。用發展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用作風轉變、務實創新樹立形象。徹底消除了存在于黨員干部和民營企業家頭腦中的標準不高、不求進步、小進則滿、坐吃老本的思想,增強了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在發展的思路和定位上,從文安實際出發,明確提出了“借勢京津、置身沿海、全民創業、洼地崛起”的新思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依托人造板、鋼鐵、塑料、電線電纜四大特色產業,全力推進“產業上檔升級,企業節能減排,產品做精做細,園區做大做強”步伐。
文安縣在發展規劃上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沿海開放意識,打破縣城舊城區的局限,結合區域產業特點。著力打造“一城兩區”的經濟發展新格局。“一城”:借助廊滄高速即將貫通文安南北中心地帶的機遇,重新規劃符合現代化發展要求的新城區。以拆改舊城、開發新城為重點,立足于防洪與發展,拆除9.6平方公里的舊城圈防洪堤,外擴新堤防,拓展新城區東至廊滄高速公路,西至小堡支渠東岸,北至小白河、排干二南岸,南至任文干渠北岸,面積擴大到72.5平方公里。徹底解決文安洼分洪后安全轉移的安置問題,以此突破舊城防洪堤的封閉制約,拓展城市發展空間,為文安的城市建設大發展、大框架奠定堅實的基礎。“兩區”:東部以左各莊為核心,規劃包括左柳灘德四個鄉鎮在內的文安工業園區。規劃面積200平方公里,從交通和產業上加速與天津對接,面向沿海,重點發展現代制造、現代化工和環保產業,著力建設現代產業和新型城鎮相協調的現代工業園區。西部以新鎮為核心。規劃建設鋼鐵產業加工區。規劃面積58平方公里,整合鋼鐵壓延、輕鋼龍骨產業,由煉、鑄、軋、鍍向結構型材、特種材料及高端產品制造發展,借勢壯大汽車配件產業,培育五金制造產業,打造區域性鋼鐵加工基地。
積極鼓勵全民創業,轉變創業觀念,用開放思維、發展思維指導創業。充分重視人才的引進和現代管理模式的推行,借助區位優勢和外力支持,盤活域內各種積極因素,營造良好的創業文化,推動全民創業快速發展。堅持“誰發展好資源配置就傾斜誰,誰貢獻大就獎勵誰,誰想大發展就扶持誰”的原則,支持民營企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大力實施“陽光政務”,投資270萬元新建1500平方米的行政審批大廳,公開惠民政策、審批程序、審批標準,提高行政透明度,加強服務型機關建設,完善“一站式”服務。此外,進一步加大開放步伐,營造親商、安商的良好環境,變洼地為投資旺地。
積極推進市場品牌化,打造循環經濟王牌。經過多年發展,文安縣形成了人造板、鋼鐵壓延、電線電纜、塑料再生四大特色產業,陸續生成了中國北方最大的人造板產銷基地、最紅火的機床交易市場、最興旺的鋼材市場、最早的小雜糧市場。但是,由于產業層次相對較低,發展速度和質量不高,這些市場仍然停留在原先的水平上。在這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文安縣深刻認識到,要想大發展必須著力提升市場檔次,樹立市場品牌,強力包裝各大專業市場,與國際大市場接軌。一方面要加大硬件建設力度,不斷改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和推介力度,充分利用“5·18”、“9·26”等重大招商活動展示文安各大專業市場品牌,叫響“文安制造”、“文安特色”。以東都環保工業園為龍頭,整合塑料、鋼鐵等具有再生資源利用和循環經濟特色的專業市場,實施品牌帶動、龍頭帶動戰略,強力打造循環經濟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