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為人民 全力謀發展 努力推進吳家城鎮化

時間:2022-04-22 05:29:00

導語:一心為人民 全力謀發展 努力推進吳家城鎮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心為人民 全力謀發展 努力推進吳家城鎮化

市五次黨代會召開后,涪城區委提出了“建設服務科技城,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戰略,增加了我們鄉鎮發展的緊迫性和責任感。

通過此次黨校學習,開拓了視野,進一步提高了我駕馭市場經濟、應對復雜局面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為更好地組織帶領全鎮人民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邁進奠定了更深的理論基礎,并且深刻認識到:作為涪城區的一個鄉鎮,要深入貫徹市五次黨代會、區委三屆三次全委會議精神,推進城鄉一體化,必須有產業作支撐,一二三產必須互動。全面加快一體化步伐。以建設服務科技城,推進城鄉一體化總攬全局,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穩定,堅定不移地實施以“農業為亮點、工業為支撐點、三產為增長點”的戰略,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

為了深入貫徹市五次黨代會、區委三屆三次全委會議精神,以建設服務科技城,推進城鄉一體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攬全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場鎮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改善人居環境,使之過上新的生產、生活方式,逐步農民市民化、農業現代化、農村城市化,最終達到城鄉融合,實現城鄉一體的目標。

目前,我鎮要著力抓好以下十一件大事:

一是在爭取市公交車開通的基礎上爭取天然氣的輸送,讓場鎮居民和部份農民用上天然氣,使之改善人居環境,以城帶鎮,城鄉共融,富裕農民。

二是場鎮規劃不斷優化,立足山水風光、田園特色,立足城鄉一體、城鄉統籌,加強規劃工作。按照城鄉互促和區域協調發展的總要求,不斷完善、調整、細化城鎮規劃,有層次地劃分場鎮,逐步形成場鎮、中心村一體化的鎮域城市化體系,基本形成一個梯度有序、功能清晰、銜接協調的場鎮規劃體系。啟動以場鎮周邊的興順村、涼水村兩個村的中心村建設為主的場鎮建設和農房建設,使農房外觀有自己獨特風格,內部功能通過“一池三改”和天然氣的貫通,居家環境整潔美觀舒適,城市公交車的開通,為三產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三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發展條件。以場鎮、燕兒河水庫、鳳凰山公園、綿吳一級公路、塘楊路、燕兒河進庫大道(“三點、三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興順村采取“三個一點”(村給要修路的社每社無償資助50噸水泥,社積累出一點,老百姓出一點)將率先實現社社通水泥路,預計修建2.5米寬村到社、社到院落的水泥路10.9公里,總投資200多萬元,目前已完成6.5公里。五龍村是村集體沒錢,村支兩委新當選,群眾對班子還不很信任。要修路,談何容易,在村支兩委的帶動下籌集資金3.58萬元作為修路的啟動資金,得到村民信任,通過鎮村干部努力做工作,各方面無償資助水泥600噸,群眾投工投勞籌資折20萬元,爭取上級補助20萬元。從4月8日至今,一條3.5米寬、總長3公里總造價75萬元的村道水泥路今年7月底已完工。我們以他們為樣板,在全鎮范圍內推廣。

四是以抓工業的思路抓產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以奶牛小區、綠色水產養殖基地、二線蔬菜基地、年出欄超萬頭的茂旭生豬養殖基地、年出欄超十萬只的天利來肉鵝養殖基地(五大基地)等一批效益好、示范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為主推動農業產業化,做大、做精、做強。到目前,全鎮生豬養殖規模最大戶——茂旭生豬養殖坊已建成投入使用,涪城區赫赫有名的肉鵝養殖基地——天利來肉鵝正帶動農戶走短、平、快養殖致富路。從而加快了我鎮現代農業的發展。年內將完成3個村5個社連片新增常年商品蔬菜4000畝,完成6個村發展桑園500畝,總面積達3400畝,養蠶6500張,僅蠶桑就增加農民收入400余萬元。

五是建立蔬菜協會、養豬協會、養鵝協會、水產養殖協會、蠶桑協會等協會,加強對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教育。

六是加大對現有閑置資產的清理盤活處置,尤其是要做大做活做強村小校舍這塊蛋糕。我鎮利用幸福村小引進了華蕾機械公司年產值達800萬元,廣福村小引進家俱加工廠、鳳凰村小引進一家餐飲業。這些成功經驗增強了盤活閑置資產的信心和決心。

七是抓好對現有企業的服務工作。切實轉變干部作風,增強為企業服務的意識,積極協助企業辦理手續,指導企業加強技改和內部管理,并繼續落實黨委成員、有關部門、有關機關干部聯系企業制度,及時了解企業,為企業服好務,及時解決好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發展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幫助企業排憂解難。與此同時,還要不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解決企業存在的實際困難。今年培植規模企業3個。

八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增強鎮域經濟發展活力。繼續實施引進稅源型工業項目、品牌三產項目和農業產業化項目的招商戰略,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式,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堅持以市場和資源為切入點,提高全程服務水平,努力改善投資環境。目前,在綿中公路沿線已成功引進了一些工業企業:新康實驗工廠12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已出租10000平方米,神工機械制造企業即將入駐神工垃圾綜合處理廠內,中外合資綿陽福潮高新建材制品有限公司正處在建設中,棟軍高新建材廠、華蕾機械有限公司已投產,積富彩印廠將新增年產500萬元的塑料吹膜生產線,逐漸搭成工業園區的框架。

九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充分利用吳家鎮離城市才7.5公里,市公交車開通,交通便利,綿中一級公路穿境而過、天然氣的輸送、燕兒河水庫的開發等的有利條件,以森林休閑莊燒雞公為主逐步打造成餐飲、娛樂、休閑、觀光農家樂片區。

十是繼續抓好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工作。加大對中小學軟、硬件設施的投入,為繼續夯實遠程教育打下基礎,同時對中學體育場所、教學環境進行改造,著力把中學打造成綿陽名校,成為學子向往的殿堂。做好村衛生服務站的標準化建設、醫生的招聘、培訓、地方病防治工作,開展“一池三改”工作,逐步提高人民群眾人居水平。逐步將學校體育設施面向群眾開放,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豐富群眾性活動,深入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逐步改變農民的生活習慣、生產習慣、就業習慣,使他們逐步融入城市生活。

十一是以“先教”為契機,構建精干高效的黨員干部隊伍,為推動城鄉一體化提供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將在機關和村上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加大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用黨的基本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市場經濟理論武裝黨員干部頭腦,實現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建立和健全領導責任機制、部門聯動機制、工作考核機制、考核評判機制、激勵表彰機制,使工作視野更加開放,方式方法更加科學,與外界經驗交流更加密切,為推動吳家城鎮化提供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