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半年工作情況匯報

時間:2022-06-20 06:08:00

導語:工商局半年工作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我局在自治區、地區工商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堅持“一手抓執法、一手抓服務”的工作思路,圍繞建立學習型、和諧型、服務型、數字型、創新型工商的目標,以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創新意識為重點,深化“五型”班子建設,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效能,規范執法行為,全面創建“六好”工商所;以“弘揚工商文化、構建和諧工商”為主題,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飽含地方特色的工商文化建設;全面實施人事改革制度,著力提升隊伍綜合素質。現將我局各項工作實施情況匯報如下:

一、總體概況

我局地處阿克蘇地區東大門,管轄范圍1.52萬平方公里,涉及9鎮、6鄉、4個農牧場,共有各類經濟主體8360戶。現有機關科室9個,下設5個工商所;在職干部106人,其中,男65人,女41人;少數民族68人,漢族38人;機關人數比例34%。

二、基本成效

㈠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充分發揮監管職能,切實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截止目前,我局共立案查處各類違法案件89件(核審率達100%),案值617.2萬元,罰沒款55萬元;(其中大要案件46件,占案件總數的51.7%),完成全年計劃的91.7%。受理消費者投訴155件,辦結150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58萬元;其中,解決農村消費投訴33起,調解率達100%。

㈡充分發揮服務職能,積極推進縣域經濟發展

目前,我縣國有企業499戶,注冊資金7949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8.8%、65.8%;私營企業716戶,從業人員9096人,注冊資本9846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4.4%、29.9%、47.8%;個體工商戶7145戶,從業人員13256人,資金數額1454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55%、0.62%、8.1%。截至4月,共繳納行政性收費325萬元,完成全年計劃的74.8%,其中兩費收入311萬元。對從事個體經營的7戶高校畢業生減免費用0.59萬元,對656戶從事流動經營及運輸的農民免予工商登記,減免費用28.23萬元。

截至4月20日,已年檢合格企業226戶,年檢率為14.01%;個體工商戶已驗照6073戶,驗照率為85%。

㈢深化“五型班子”建設,改革用人機制,增強組織凝聚力。

我局領導班子對照“六個不夠”進行深刻反思,認真查找班子及其成員在思想、學習、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剖析問題存在的根源,并結合實際,確定了“三個步驟”努力做到“五個善于”,即:善于在解放思想中開拓思路、善于在加強學習中把握規律、善于在統攬全局中突出重點、善于在集中民智中科學決策、善于在科學發展中加強黨建;對照問題認真撰寫自查材料,深入查找班子及各班子成員存在的突出問題,深挖存在問題的根源。結合作風紀律整頓工作,認真組織學書記在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的講話精神、《文選》等重要篇章,以學習貫徹區、地兩級會議精神為動力,立足實際,夯實理論基礎、提高思想覺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職業道德、抵御各種誘惑、保持清醒頭腦、堅持執法為民。

以爭創“六好”工商所為突破點,樹立以人為本的和諧理念,開展了交流輪崗、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工作。歷時26天,參加人員107名,10名干部得到提拔,其中1名干部被選拔至地區工商局經濟檢查大隊,4名干部落崗待聘。通過大膽培養和任用年輕干部,為我局優化人才結構,革新用人理念、培養后備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㈣穩步推進“一會兩站”和“放心店”工程。依據我縣農村分布特點及群眾消費特點,在全縣各鄉鎮、街道辦,市場服務中心等設立98個消費分會、消費者投訴站及12315聯絡站;為建立健全縣域內消費維權體系及食品安全消費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4月下旬開展的“全疆農村食品安全互查工作”中,檢查組共對7家農村食品放心店開展了嚴格的抽檢工作,同時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為有效發揮農村“食品放心店”作用進行了指導。

㈤拓寬思路、積極引導,實施商標發展戰略。加大對農副產品商標服務力度,不斷提升商標扶持力度。僅4月,新發展注冊商標3個,并及時開展了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的申報工作。為繁榮地方經濟、發掘地方文化、整合商標資源開辟蹊徑。

㈥突出主題,營造和諧消費環境

今年三月,我局在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成功舉辦了以“消費和諧”為年主題的“3.15”系列宣傳活動,銷毀貨值30余萬元的假冒偽劣商品;月初開展的“消費和諧”主題進農村、進校園、進企業系列宣傳活動,營造了“安全消費、共建和諧”的社會維權氛圍,充分展現了工商部門的文明執法形象。

㈦突出特色、發掘資源,創新工商文化理念

以部門職責和地域文化為基點,確立構建“和諧社會、和諧工商”工作目標,培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敢于創新、勇于實踐”的工商執法隊伍,適時將工商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廉政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以第四屆新疆國際旅游節暨龜茲文化藝術節在我縣舉辦為契機,發掘地方文化資源,使我局工商文化建設中突出地方特色,提煉出凝聚人、激勵人、影響人的和諧工商文化。

三、具體措施

㈠更新觀念、統一認識

認真組織開展“深學、精學、促學、導學”兩級工商工作會議精神活動。通過“四談”即(談本人、談本科所、談全局、談指導)活動,把學講話、談認識活動作為增強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促進各項工作的航標,利用網上交流、專題講座等形式組織精學,明確今年工作要點和目標任務。嚴格落實學習考核機制,對學習中認識不清、思路不明、敷衍塞責的干部給予嚴肅批評,并與月考核掛鉤。通過學習,干部提高了思想認識,明確了工作目標,為各項工作的開展統一了思想、明確了目標。

㈡大力開展“紅盾護農”專項整治,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我局始終堅持依法行政、打假維權,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開展。具體采取以下措施:

⒈嚴抓市場主體準入關,首先從規范源頭入手,正本清源,加強對農資經營單位主體資格的審查,嚴格農資經營審批程序,確保主體資格合法;同時,依托“經濟戶口”信息化資源,建立并完善農資經營戶分類臺帳,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實行分類分層的動態監管,并加大了掛靠經營行為的清理整頓力度,清理掛靠農資經營企業3戶。

⒉嚴抓農資商品質量監測。堅持從源頭上抓好質量關,防止摻雜使假、以次充好、假冒偽劣農資產品流入農資市場,強化責任意識,扎實推行農資商品質量抽檢制,共送檢化肥樣本4份,其中查出3份不合格樣品,我局已對不合格農資依法查扣。

3.嚴抓農資流通領域監管機制。通過不斷完善農資商品監督制度,嚴格規范農資經營行為。嚴格按照“五不放過”原則,督導建立“兩賬兩票一卡一書”,確定5家企業為種子留樣備查單位,及時更新種子留樣。把規范農資市場秩序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實行早計劃、早協調、早行動。截至4月共查處農資違反案件11件,案值630萬。其中,查處一起強制交易行為,涉及化肥1153噸、棉種140噸、地膜105.5噸,案值約456萬元,由于此案性質惡劣、影響面大,我局正在對此案作進一步調查取證。

4.嚴抓商標廣告監管。緊緊圍繞“紅盾護農”行動,對種子、化肥、地膜、農機具及零配件等商標侵權行為進行整治,查處商標侵權案件1件,案值9000元;查處一起非法倒裝化肥案,查扣封口機一臺、倒裝化肥140余袋;查處違法醫療廣告案件3起。

㈢強化市場監管力度,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我局以節日、食品、旅游、通訊、房地產市場整治工作為契機,圍繞社區、居民點、城鄉接合部、集貿市場等重點區域,認真開展專項執法檢查,依法取締了黑網吧3家、虛假有獎銷售點10家;查扣盜版CD光盤132張;貼有假冒入網許可證手機37部。成功調解一起因物業公司管理疏忽引起的消費者投訴,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336元。

㈤嚴塑紀律作風,強化內部監管

按照胡總書記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的講話要求,從抓思想、談認識、強舉措、重實效入手,認真組織學習《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在全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旗幟鮮明地反對極端個人主義》等重要篇章,充實干部政治理論知識,增強干部廉政自律的信念;通過實施機關內部機制,對內部財務審計、固定資產清查、公用支出公示等制度進行全面完善;明確機關、各科、室、所內部財務管理及監督職責,為保證執法部門的黨風廉政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同時開展“以大力倡導和踐行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為主題的作風建設集中教育活動,提高干部政治修養和職業操守。干部通過熟讀筆記,撰寫心得體會,對照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共撰寫心得體會428篇,對照自查整改材料107篇,并以支部為單位,召開干部作風紀律整頓自查整改主題生活會,采取“自己找、群眾幫、領導點”的方式,對照自身作風,結合自身崗位,談不足、談差距、談措施,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