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學工作匯報
時間:2022-09-19 11:08:00
導語:科普大學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普大學永豐分校自2002年5月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提高公眾科學素養,普遍科學文化”的辦學理念,把提高居民科學素養作為辦好社區科普大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利用社區科普大學這個陣地,對廣大居民開展科普知識教育,并在科技周、科普日發動廣大志愿者廣泛開展科普宣傳,進一步掀起全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從而,使社區科普工作充滿了生機和活動力,有力地促進了和諧社區建設。社區科普大學被市科協命名為**“十佳”名校。社區先后接待了中共中央總書記等多位中央領導的視察及英國前副首相約翰•普雷科斯特等國際友人的參觀交流,接待全國各地來訪400多批4000余人次,在國家、省、市會議上介紹經驗41次。社區先后榮獲全國文化先進社區、全國敬老模范社區、全國安全社區、省文明社區標兵、省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省文明小區等榮譽稱號100余項。
一、開設多種學科,滿足不同層次居民學習需求,促進居民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社區科普大學成立以來,以“全面、全員、全程”為特點,滿足不同層次居民教育需求。每個學期根據需求申報學科,制定教學計劃,先后開設了英語、文明禮儀、飲食營養、醫療保健、心理咨詢、法律常識、環境保護、就業技能、書畫、攝影等系列講座,形成多層次、覆蓋面廣的社區科普教育體系。特別是老年英語班成為社區一道靚麗的風景,她們用社區自己編寫的教材,從26個字母,48個音標開始,經過5年多的刻苦學習,已經能夠用英語熟練對話。尤其在接待英國副首相及美國、越南、日本、韓國等國際友人來訪時,學員們用英語向客人介紹**、大東和永豐的發展變化,受到國際友人的稱贊。社區科普大學成立5年來,已結業10個專業390名學員。
社區科普大學還根據不同時期工作重點,把校內教育與校外活動結合起來。近年來,為推進和諧社區建設,樹立典型,弘揚正氣,開展了“可愛的永豐人”評選活動,評選出一批可學可敬的典型。社區科普大學不僅滿足了居民學習知識的需求,而且促進了居民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二、以德濟老年健康俱樂部為陣地,突出健康教育,促進居民身心健康
隨著人口老年化的到來,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年8月,永豐社區科普大學聯合德濟醫院由醫院出資200多萬元成立了全市第一家集醫療保健、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為一體的德濟老年健康俱樂部,社區科普大學以此為陣地利用醫院資源對廣大居民開展身心健康教育。
德濟老年健康俱樂部,每天向居民開放,學員們除課堂教育外,定期參加俱樂部開展疾病預防、康復訓練、咨詢服務、養生保健、營養美食等系列健康知識講座,大力倡導科學生活,提高生命質量。俱樂部還以社區衛生服務站為依托,先后為1800戶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開展送醫上門,送藥到家健康教育與服務。學員們在俱樂部每年享受免費體檢一次,就醫醫療費享受15%的優惠。一年多的實踐證明,俱樂部的會員不僅豐富了健康知識,生活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三、開展再就業培訓,為下崗失業人員送技能,幫助弱勢群體排憂解難
社區科普大學不僅對廣大居民進行科普知識宣傳,還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針對下崗失業人員多、就業難的實際,先后與大東職校聯合開辦了烹飪、理發、裁剪、電腦等專業的再就業培訓,并通過組織再就業洽談會、建立再就業基地、創辦家政服務等措施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為解決“4050”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社區科普創辦了無圍墻工廠,請民間能工巧匠進行手工編織培訓,從最簡單的手編拖鞋開始,到中國結、草編、剪紙、鉤織、布藝等6個系列600多個品種,產品銷往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地。**年社區又成立了剪紙協會,邀請名師為學員傳授剪紙技藝。學員們自己創作的“和諧是?!薄ⅰ耙黄非辶钡茸髌吩谶|寧省廉政文化現場會上受到與會者的一致好評。近年來,社區科普大學通過協作辦學或自己培訓,已幫助名下崗失業居民走上了就業崗位。
社區科普大學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為災區捐款捐物、幫助特困家庭子女入學、走訪慰問孤寡老人等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年1月,社區組織黨員干部和科普大學學員為災區捐款,中央電視臺曾予以報道。今年,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科普大學學員在第一時間主動到社區捐款。社區內科普大學學員主要關心特困家庭的感人故事不勝枚舉。社區特困家庭孫根成身患疾病,喪失勞動能力,且無任何收入來源,與9歲的兒子孫慶海相衣為命,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社區科普大學開展了“情系特困家庭,愛心澆灌幼苗成長”活動,使這個特困家庭得到了德濟醫院和大東二校的資助,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德濟醫院院長李金萍、遼寧大山科工貿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尹省山等民營企業家黨員,多次捐款捐物,幫助這個家庭度過了生活難關。
四、豐富第二課堂活動,搭建居民溝通交流平臺,促進了人際關系和諧
近年來,作為全國文化先進社區的永豐社區,始終堅持“唱響主旋律”文化主題活動,社區科普大學以此作為團結教育群眾的重要載體。根據社區居民群眾需求,先后成立了寓教于樂的合唱團、腰鼓隊、模特隊、舞蹈隊、太極拳隊等團隊,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她們平時自娛自樂,自我陶冶情操,每逢重大活動積極參加演出。去年6月,社區組織了以“和諧頌”為主題的慶祝建黨86周年大型文藝晚會,社區科普大學學員踴躍參加,演出了精彩的文藝節目。8月份,全國省級計劃生育協會會長座談會在大東交流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會長、國家計劃生育協會會長姜春云及70多名與會代表參觀了科普大學學員演出的配樂詩朗誦、音樂快板、情景劇、剪紙、書畫、歌舞等精彩節目展示了社區文化,受到了與會領導的高度贊揚。姜春云說:“永豐社區名不虛傳,是一個幸福的家園。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在你們這里得到了落實。”
此外,社區科普大學結合新的形勢和任務開展多種形式的演講會、報告會和專題講座。先后組織“幸福家庭”演講會、“特色家庭”報告會、“巾幗之驕感動永豐風采人物頒獎大會”,“民俗與禮儀”、“八榮八恥”專題講座等活動。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和廉政文化進社區教育,學員們編輯出版了《永豐社區里的共產黨員》、《治家格言》、《溫馨的港灣,幸福的家園》畫冊等教育內涵豐富的活教材,有效地促進了社區居民家庭和諧、鄰里和諧,使社區這個大家庭充滿了溫馨,更加令人向往。
- 上一篇:干部教育培訓通知
- 下一篇:五條措施干部管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