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齡行動工作匯報

時間:2022-11-04 01:25:00

導語:銀齡行動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銀齡行動工作匯報

今年**“銀齡行動”是自治區老齡辦主辦、**老科協具體操辦組織本土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以智力援助欠發達地區活動的第三年。自年初籌劃開展活動至今的7個多月來,經深入調研、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在組織方、承辦方、受援方和各位老專家老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本情況及成效

2008年**“銀齡行動”的主題是“銀齡行動”進社區,主要內容有醫療項目(包括醫療進社區、醫療援助、醫術講座)、農業項目(包括生物肥配施有機無機混合肥新技術推廣、農業技術咨詢)、科學素質報告、和開展“**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狀況調查”等四項,重點是醫療項目。主要活動時間在7~11月。受援地在來賓、柳州、南寧市,參加援助單位和人員有**醫科大學、**中醫學院、**區婦幼保健院、**大學、崇左市老科協等45位具有副高職稱以上的專家(其中醫療專家22人、農業專家9人、科普專家14人)。2008年**“銀齡行動主要呈現三大亮點:一是醫療進社區,溝通醫患信息交流;二是就地培訓縣以下衛生院醫務人員,提高鄉鎮衛生院的醫院管理和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水平;三是醫療專專家資深多,有1名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其中2名全國名中醫)。項目進展及成效如下:

(一)醫療項目

1、醫療進社區。計劃是組織12位專家教授到南寧、柳州市社區開展健康咨詢和醫療義診的活動12場(其中南寧8場,柳州4場),為當地城鎮居民開展醫療服務和提高群眾的健康意識?;顒訒r間:1~9月。在今年1至5月,共開展了12場醫療進社區活動,參加活動的醫療專家48人118人次,受診人數2352人,發放科普宣傳資料2733份。其中1月和3月,組織醫療專家分別在南寧市的**水利廳、**大學、崇左市駐南寧管理處、**民族大學、**林科院、高峰林場6個社區開展醫療進社區健康咨詢、醫療義診活動,參加活動的醫療專家39人64人次,受診人數1469人,發放科普宣傳資料1200份。5月份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又增加了到桂林市的**植物研究所、桂林市水利局、桂林工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桂林礦產地質研究所、**師范大學6個社區,參加活動的醫療專家9人54人次,受診人數883人,發放科普宣傳資料1533份?;顒娱_展所到之處,群眾反映說:老教授、老專家有高深的醫療理論水平和積累了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他們醫德高尚,服務群眾熱心,詢問病情細心,回答問題耐心。在**大學東校園社區一位70多歲的老同志說,老科協為群眾辦實事,送醫到社區,不用掛號,不用請車,真方便群眾。崇左市駐南寧管理處社區的一位老同志說,我找骨科老專家李桂文老教授看腰病,我剛拉起衣服,他眼睛一望,用手一摸,便肯定我患的的腰骨增生,并詳細告知我今后應注意的防治知識。醫療進社區活動,群眾最感到滿意的是可以進行醫患交流,患者能向醫生傾訴病情,醫生可以耐心回答患者咨詢問題。群眾說,十分感謝老專家老教授送醫到社區,希望今后多開展這樣的醫療進社區活動。

計劃在柳州市開展的醫療進社區活動,已安排奧運會后在柳北區的協和社區和雀山社區、城中區的潭東社區、魚峰區的白云小區社區、柳南區的天鵝湖社區五個社區開展活動,上午義診,下午健康知識講座。

2、醫療援助。計劃是招募區內15~20位副教授或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療專家到欠發達地區的來賓市象州縣,通過醫術講座、帶班門診、查房、病例分析,以傳授經驗等“傳幫帶”形式提高該縣醫院醫療管理和醫療技術水平?;顒佑?月23日啟動,至今已選派12名專家分別于7月23~26日和8月3~6日兩次赴象州開展活動。查房及病例討論分析137人,指導手術1例,基本治愈長期有耳疾頑癥1例。

3、醫術講座。計劃將全縣11個鄉鎮分為3個片進行醫療技術講座12次,就地培訓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每次30人共360人。在7月23~26日和8月3~6日兩次活動中,重點是培訓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有9位專家[這9名專家中有1名博士生導師、4名碩士生導師(其中2名全國名中醫)]共進行了13場醫術報告、16個專題,聽課人員全縣11個鄉鎮衛生院、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及縣皮防站醫務人員832人次;2場科普講座,聽眾260人;鄉鎮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參加率已超過50%。

(二)農業項目

1、新技術推廣。計劃是組織農業專家在崇左市江州區推廣施用生物肥配施有機無機復混肥技術,項目計劃在一個點,辦2期培訓班(每期2次),培訓50名蔗農,使他們掌握制造生物復混肥和施用技術,并在自家蔗地推廣應用共200畝,使甘蔗平均畝增達1.2噸左右,甘蔗含糖量提高0.4%。活動時間:5~10月(如加驗收甘蔗種植畝產量及含糖量時間,則活動時間為08年5月~09年3月)。自工作啟動后,已分別于6月12~15日、7月16~19日、8月4~8日三次開展植保、土肥、栽培及生物復混肥和施用技術培訓共47場,培訓農民2**3人。通過施用生物肥配施有機無機復混肥,目前甘蔗長勢很不錯。

2、技術咨詢。計劃是組織植保、蔬菜栽培、土肥等有關專家5~6人,到天等縣實地考察,開座談會等方法,分析尋找適合該縣指天椒高產穩產種植技術,并形成文字報告,提交給有關部門和領導。并指導該縣指天椒質量QS認證辦理程序。至今,**大學農學院的植保、土肥、農學、園藝等專業組成的專家組已于4月21日、6月21~22日、8月7~10日三次到天等縣辣椒生產地進行考察指導,并初步得出兩個致使天等縣辣椒失收的主要原因:一是作物有碳疽病、根腐病、葉斑病、病毒病、青枯病、疫病6種病害,二是土地連作13年,,土壤缺乏鈣、磷、鉬、銅、鋅等微量元素,土壤呈酸性,PH值在4.3~6.3。針對這種狀況,專家開了一個處方,從土壤消毒→栽培→加微量元素→管理一系列技術進行指導,形成《天等縣辣椒栽培技術指南》,并在一些農戶中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科學素質報告

謀劃組織**科普演講團專家教授25~30位到來賓、河池、梧州、貴港、玉林、北海、欽州、防城港、崇左等市,開展涉及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工業農業、法律道德、安全知識等內容,以未成年人(學生)、農村農民、城鎮勞動者、機關干部等人群為對象的科學素質報告,以提高他們科學素質為目的的行動。演講報告50場,聽眾15000人次。自5月13至今,已演講了18場,聽眾人數6484人。

(四)**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狀況調查

計劃在7~10月通過采用問卷抽樣調查辦法,發放調進問卷5000份,主要是摸清**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基本狀況,了解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的訴求、意見和建議,為有關部門對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管理、進一步發揮作用提供決策服務。項目已于7月份開展,分別兩次召開了**老科協各分會、各市老科協負責人會議,部署工作和解釋問卷中的有關問題,并發放了問卷近10000份。目前各分會、各市老科協已發表完畢,有的逐步收回問卷。

二、取得成效的原因

1、領導重視。**“銀齡行動”是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由區老齡辦組織開展的“積極老齡化”活動。自治區領導十分重視**“銀齡行動”工作,在7月21日,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及**老齡委成員單位的領導在繁忙的工作中安排時間都參加了**“銀齡行動”工作啟動儀式,在精神上鼓勵、有行動上支持了“銀齡行動”工作的開展。同時受援地的來賓市、崇左市、柳州市及象州縣政府對開展“銀齡行動”工作也寄予厚望,并指示有關部門落實各項具體工作,使“銀齡行動”活動能順利進行。

2、深入調研。自治區老齡辦和**老科協兩深入到崇左市的江州區、天等縣和象州縣,了解受援地及受援單位的基本情況及需求。如象州縣提出培訓的內容增加醫院管理,常見疾病的防控,輸液療法,羊水栓塞、護理技術,實行供需見面,有利于調整原方案和選派專家做好籌備工作。

3、精心組織。在醫療援助工作中,一是根據受援地的需求招募好理論知識深、醫術經驗豐富的老專家教授,二編印參加活動的專家簡介及擬寫醫術專題提綱,三是專家準備好多媒體課件,四是做好活動安排,提前做好通知,靈活調整因時間沖突需更改的內容或人員,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4、有一批樂于奉獻的老專家。這些老專家,特別是醫療專家,他們大都返聘在醫院工作,收入較高,休息時可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但得知參加“銀齡行動”工作時,他們總是在本單位老干處(或科)的支持下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愉快地到受援單位開展活動。如果受援單位派不出車接送,請他們自己購買快班前往,他們從沒有意見。**中醫學院、全國名中醫、碩士生導師黃鼎堅教授說,我是農民出身,有沒有車接送沒有關系。在象州縣醫院,專家自覺到自己從事的??七M行查房或以病例分析傳授自己的醫療經驗。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8月底或9月初,選派11名醫療專家到柳州開展醫療進社區活動。

2、在9月19~12月31日結合**“十月科普大行動”開展科普演講活動。

3、10月底完成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的問卷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

4、農業項目在10月底完成,提交項目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