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事業單位機構總結報告

時間:2022-06-19 04:00:00

導語:鄉鎮事業單位機構總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事業單位機構總結報告

*鎮事業單位改革總結報告

縣委、縣政府:

我們*鎮在全面實施鄉鎮機構改革中,為推動鄉鎮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干部職工心理承愛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不等不靠,克服困難,積極探索,認真推行了鄉鎮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截止到20*年*月*日,我鎮家事業單位全面實行了聘用制,2*鄉鎮事業單位職工竟聘上崗并與本單位簽訂了聘用合同。順利完成了單位、人事改革的任務。現就我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基本情況,向縣委、縣政府總結報告

一、主要做法

在推行鄉鎮事業單位改革工作中,我們本著先易后難,逐步到位,積極穩妥的工作思路,堅持民主、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政事、事企分開的原則;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建設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原則;人員堅持分流因地制宜,廣開渠道思想疏導核政策引導相結合的原則。認真實踐,不斷總結完善,保證了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平穩推行。

1加強領導,保證事業改革順利進行。為確保本次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順利進行,我們成立了以黨委書記曹喜元同志為主的事,黨政領導為組員的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領導小組。經黨政聯席會集體研究拿出*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實施方案。為全鎮鋪開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做好基礎。2、抓住機遇,推行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截止20*年年底,我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全面啟動前,由于我鎮嚴格控制事業單位用人的標準,使全鎮各站所人員編制控制在19*年縣編委核編時的*,*單位。這也就為*事業單位改革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今年到現在為止通過調整部局、精簡機構和人員,優化組織結構,對職能弱化、經濟和社會效益低下的事業單位予以撤消,對業務相似、職能相近的“七站八所”在統籌規劃的基礎上進行合并,大力精簡事業單位機構,按照“減人、減事、減支”的原則,按縣編委的要求重新核定了我鎮事業單位人員編制。通過改革,事業單位由改革前的平均*左右減少到*,全鎮共減少*單位,人員由*精簡到*。

3、周密計劃,精心組織實施。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是推行干部競聘上崗。多年來對這件事說的多,做得少,更沒有經驗。為了把事業改革推行好,我鎮按照縣人事局改革指導意見周密計劃,精心組織。分二步進行,第一步先組織全體事業干部競爭上崗。我鎮事業單位人員精簡率在3*左右,因此人員競爭上崗十分激烈。在組織競爭上崗過程中我鎮都嚴格按照公開報名、資格審查、文化考試、民主測評、組織考核等程序進行。做到公開、公正,上崗合理,下崗服氣;第二步對競爭上崗勝出人員實行聘用制。在我鎮事業單位人員聘用過程中,我們嚴格按照國家人事制度改革政策,省、市、縣的改革辦法,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競爭的辦法和細則,對競聘程序、競聘合同、崗位職責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4、強化監督,實際陽光操作。在鄉鎮事業單位人員競崗、聘用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了四嚴五公的原則,即嚴格程序、嚴格條件、嚴格紀律、嚴格政策,公開、公正、公平、公論、公示,實行陽光操作。在競崗、聘用過程中,一方面請鎮紀檢人員、鎮人大代表、全體機關干部對競聘人員的考試考核、民主測評、決定等環節進行全程監督,增強工作透明度;另一方面,堅持公示制度,競聘人員的名單向社會公示;考試考核的情況向社會公示;民主測評情況向社會公示;擬聘人員及崗位職責向社會公示,接受廣大群眾監督,做到公平、公正。

5、堅持無情分流,有情操作。由于我鎮事業單位未聘人員較多,安置難度大,從本鎮實際情況出發,對未聘人員堅持無情分流,有情操作,探索了多渠道、多途徑安置鄉鎮事業單位示聘人員的辦法。對符合退休條件的及時辦理退休手續;未聘或與單位解除人事(勞動)關系人員,從事經營性活動享受企業下崗失業人員有關減免稅金和行政性收費等優惠扶持政策,有關政策按《關于貫徹落實下崗企業人員就業和再就業收費優惠政策的通知》精神辦理;對從事開發荒山、荒水、荒地、荒灘,發展養殖業、種植業的,3年內免征農業稅;對領辦、創辦企業和經濟褓的享受國家和省關于新辦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聘后的選聘合同制干部,由政府與其辦理解聘手續,按遼人發18號文件規定,落實待遇對辭職人員。目前全鎮申請退休*,分流安置鄉鎮事業單位未聘人員人,沒有出現嚴重事故和越級上訪事件,從而保障了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平穩實施。

二、主要成效

通過近三年的努力,一個星期的超作,我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基本結束。歸納起來,我鎮的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將給干部職工帶來6種新的變化。

1、減人增效。鄉鎮站所合并,改變了過去7站8所的老局面,改變過去有職無人,人浮于事、機構臃腫的局面。同時財政減少人員開資,也減輕了負擔。同時多個單位業務將同時由*或幾人擔任。這樣人的積極性也被極大調動起來,增加了工作量也提高了效率。

2、轉變職能。農口站的合并,也使過去農村事業單位的職能發生了轉變。由經營管理轉變為服務管理,使經營與行政指導脫鉤,職能變為單純的涉農服務職能。

3、轉變思想觀念。鄉鎮事業單位實行改革后,經過競聘上崗的單位職工從過去傳統觀念的“單位人”變為新型的“社會人”,從過去的“要我學,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學,我要干”,制度改變,觀念更新。在全鎮廣大事業單位職工中已形成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共識,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將發生新的變化。

4、創新用人機制。鄉鎮事業單位聘用制的建立,以及公開考試擇優聘用、競爭上崗、民主測評等用人制度的實行,徹底改變了舊的事業單位用人機制,加快了事業單位職工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由行政任用關系向聘用關系轉變,由“固定人”向“合同人”轉變,職工對單位的依賴關系被打破,工作和職務的終身制被打破,聘用制度的推行和完善,促使鄉鎮事業單位逐步建立起不斷競爭和持續激勵的用人機制。

5、轉變工作作風。這次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是一次影響大,震動大,涉及面廣的改革,一方面強烈沖擊了“鐵飯碗”和“官本位”意識,另一方面強化了上崗人員的責任感和危機感。全鎮事業單位上崗人員通過競聘上崗后,工作責任心一定會大大增強,工作作風必將明顯轉變,主動做好本職工作,深入下去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憂排難。

6、促進鄉鎮民主政治建設。在推行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過程中,各地充分實行民主,始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在組織競崗和實行聘用工作中,我們將崗位設置、報考資格、競聘條件和程序等,在鄉鎮公開欄內予以公布,考試、考核和整個競崗、聘用過程在群眾和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下進行,對擬聘用的人員組織由各方面干部群眾參加的民主測評,充分讓干部群眾參與,接受社會廣泛監督。通過這項工作的開展,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鄉鎮民主在擴大、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在加強。

總之,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在我鎮各行業各部門逐步鋪開,正向縱身發展,按照中央、省、市、縣的要求在搞好這次農村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基礎上,繼續為下一步教育改革做好鋪墊,我們將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開創事業單位改革的新局面。為全縣做好試點做事業單位改革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