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匯報
時間:2022-01-19 03:08:00
導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自20*年我縣被省政府確定為第二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衛生局的指導下,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全面發動,周密運作,切實把試點工作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工作抓實抓好,取得了明顯成效。20*年共有20.6萬名農民參加合作醫療,參合率為70.6%,2006年共有24.6萬名農民參加合作醫療,參合率為84.3%,今年共有26.3萬名農民參加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88.1%。在運行過程中,本著為民、利民、便民的原則;遵照政府行為,市場化運作的規則;樹立讓利服務,微利經營的理念;堅持“主要保大病,適當管小病”的方針,立足于參合農民60%以上受益;探索農民認可,縣鄉兩級醫療機構和村醫都有積極性的新招法;營造全縣上下互動,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采取有效方式,全方位、多渠道進行宣傳發動;開展優質服務、細節服務等系列活動,科學運作,切實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各定點醫療機構兩個效益明顯好轉,實現了政府、醫院、農民個人三方共贏。
(一)、切實減輕了病患家庭負擔。20*年共有10.4萬人受益,占參合人數的50.7%;補償總金額為527.8萬元,占籌資總額的85.4%。2006年共有14萬人受益,占參合人數的57%;補償總金額為946.4萬元,占籌資總額的85.56%。今年1—6月份補償總金額635.6萬元,占籌資總額的48.35%,共有78807人獲得補償,占參合人數的29.99%,獲得2000元以上補償的432人,其中達到1萬元封頂線的31人。極大地減輕了患病農民的經濟負擔,有效解決了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使農民真正得到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所帶來的實惠。
(二)、極大地改善了就醫條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開展以來,多方籌措,共投資5000余萬元,新建了縣醫院、鋼廠醫院門診和住院大樓,擴建了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結核病防治所、縣二院業務用房。實施了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國債資金建設項目,對房屋破舊,基礎條件差的鄉鎮衛生院進行了徹底改造,目前,各鄉鎮衛生院基本上達到了賓館式、花園式標準。全縣醫療機構現擁有CT、彩超、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心電圖機、X光機等大型醫療設備共100余件。去年以來,鄉鎮衛生院自籌資金購買彩超5臺、B超5臺、雙管雙床X光機6臺、救護車16臺?;靖淖兞巳h醫療機構臟、亂、差和醫療器械老化落后的局面,廣大農民的就醫條件進一步提高,就醫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實現了參合農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切實滿足了他們的醫療需求,在方便參合農民就醫的同時,有效提高了我縣的醫療服務水平。
(三)、進一步理順了醫患關系。在全縣各定點醫療機構深入開展了“以病人為中心”創百姓放心醫院和做文明醫務工作者活動,并加大了對散醫、游醫及無證行醫的打擊力度。對于交通不便、出行困難的參合農民,鄉鎮衛生院免費接送大病患者;有的鄉鎮衛生院在全鄉范圍內設固定交通點,用救護車定時接送患者,只收成本費;有的還組成醫療組,定期深入到農戶家中,主動上門救治服務;有的在偏遠的村設立醫療服務站;有11個鄉鎮衛生院將村醫收歸衛生院統一管理;有的讓患者一次性到衛生院取藥,然后到村衛生所打針;有的免收床費;有的降低藥價,微利經營;對有困難的患者,縣鄉兩級醫院為其墊付應該報銷的資金。通過采取一系列優質服務措施,醫患關系明顯改善。
(四)、真正形成了長效運行機制。在組織管理方面,縣、鄉兩級成立了領導組織,專門負責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工作;在基金籌集方面,建立了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確立了以政府補助為主,參合人員個人繳費為輔的基本原則;在基金管理方面,建立了合作醫療基金收支分離、管用分開、封閉運行的工作機制;在基金使用方面,建立了住院患者先墊付醫藥費用,出院后由定點醫療機構的合作醫療工作站審核,并按規定比例報銷的工作機制。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確保參合農民享受合法權益。一是建立了領導機制,統籌管理。成立了管理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分別負責合作醫療的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了管理小組,負責本鄉鎮合作醫療工作。各定點醫療機構建立了工作站,負責審核、報銷、建立檔案和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建立了責任機制,嚴格獎懲。嚴格實行院長負總責,主管院領導具體負責的責任機制。對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領導不利,不認真執行有關政策和制度的,嚴肅追究領導責任。三是建立了監管機制,努力維護參合農民的合法權益。嚴格執行出入院標準,實行雙向轉診制度,嚴格遵循用藥規定,杜絕亂檢查、開大處方等違規行為,每年都抽調100份處方,請遼源市的專家審查,發現問題嚴肅處罰,并通報全縣。依法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嚴格醫療機構、人員和衛生技術應用的準入管理,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努力維護醫療服務市場的正常秩序。
(二)、廣泛宣傳,努力提高農民參合積極性。針對部分鄉村干部對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重大意義認識不夠,部分農民參合意識不強等問題,堅持從強化宣傳入手,提高了鄉村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對參加合作醫療的認知程度。通過懸掛宣傳條幅,張貼宣傳標語,制作宣傳板報,書寫永久性墻體宣傳標語,印發“致全縣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形式,深入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重大意義。全縣近2000名醫護人員,每人都是宣傳員,并將宣傳工作效果與其工資掛鉤。各鄉鎮衛生院都抽調人員,落實包村、包組、包戶責任制,逐戶上門向農民講解相關政策。并在縣電視臺開辟了衛生專欄,滾動播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專題片,進行專題報道和典型宣傳,使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重大意義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農民的參合積極性明顯提高。
(三)、健全機制,確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規范運行。一方面,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為了保證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制定了《*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試行)》、《*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和《*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財務管理辦法(試行)》等管理辦法和實施方案,完善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藥品目錄、診療范圍和慢性病診療報銷管理辦法。各鄉鎮政府和各定點醫療機構也相應建立健全了質量監控、藥品管理、財務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另一方面,切實加強了基金管理。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障適度”的原則,對基金實行??顚S?,專戶儲存,實現了資金使用的安全、公平、透明、高效。并通過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各醫療機構揭示板和編發《*衛生信息》等形式,公示參合農民患者報銷情況,各鄉鎮衛生院每月到各村張貼一次全縣報銷額在2000元以上及本鄉鎮報銷額在300元以上的患者名單,確保了試點工作的規范、透明運行。
(四)、強化措施,最大限度滿足參合農民的需求。一是解決了藥價偏高的問題。我們將各定點醫療機構藥品價格適當調低,對藥品及大型醫療器械實行集中招標采購,對輸液類藥品和常用藥品實行進價最高限價。二是積極實行單病種限價。縣直醫療機構對20種疾病,鄉鎮衛生院對10種疾病的手術和正常分娩實行單病種限價。三是最大限度的方便參合農民就醫。把基礎較好、服務能力較強的村衛生所確定為定點醫療機構,由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模式。四是減化了報銷手續。在定點醫療機構設立了報銷窗口,切實做到“在哪看病、在哪報銷”、“當天出院、當天報銷”,轉往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就診患者的報銷存折保證在當月內領取。五是切實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建立面向新農村,服務新農民的醫療衛生人才培養長效機制,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業務培訓。選派醫療業務骨干100余人到市級以上醫院進修學習;聘請國家、省、市的醫療專家到我縣進行專題講座或長年坐診;組織鄉鎮衛生院的醫護人員輪流到縣直醫療機構接受培訓和深造;選派縣直醫療機構的優秀醫生到鄉鎮衛生院幫助開展工作;縣衛生局和各定點醫療機構定期舉辦技能、業務競賽活動,并重獎優勝者,使全縣定點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六是靈活把握資金征繳政策。在資金的征繳過程中,對參合的特困戶、五保戶等重點優撫對象個人應繳納的資金,通過縣財政轉移支付的大病救助資金給予全額解決,在提高參合率的同時,切實使這項惠民政策惠及到社會每個群體。七是今年重點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和參合農民的監督和管理,防止套取合作醫療資金的行為發生,如果發現定點醫療機構有套取合作醫療資金的行為,按套取金額的10倍進行罰款,并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套取金額達到1萬元的,免去院長職務。今年初對拉拉河鎮兩名村醫進行了處罰。如果發現參合農民有騙取合作醫療資金的行為,取消該農民的參合資格,并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暴光。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干部、群眾對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重大意義認識不夠,農民的參合意識還不強。二是定點醫療機構的綜合服務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特別是鄉鎮衛生院缺少專業人才,出現后繼乏人現象。三是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還沒有形成。四是以藥養醫問題的存在,導致了藥價偏高,影響了農民參合積極性。醫護人員工資保障問題應該是上級政府考慮的重點,以此才能有效地保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健康發展。
四、下步的工作打算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加強對農民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廣大農民樹立起互助共濟意識,自覺自愿地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進一步提高鄉村兩級干部的認識,使他們正確理解和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力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二)、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能力。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專項資金支持,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更新和增添必要的醫療設備,進一步改善就醫環境。繼續加大對醫療衛生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醫療衛生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業務水平。
(三)、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針對我縣實際,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加強與其它試點縣(市)的溝通聯系,不斷調整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和制度,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更加規范運行,切實提高參合農民的受益程度。
(四)、進一步強化“鄉村一體化”管理。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加快“鄉村一體化”管理進程,努力創造條件,將村衛生所納入定點醫療機構,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的病不出鄉鎮,較大的病不出縣,最大限度的方便農民就醫。
(五)、加快推進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化的步伐。按照省衛生廳的要求,年內要有50%的縣實現網上報銷審核、監管和信息傳輸。目前,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管理平臺正在籌建之中,年底前將完成,全面實現網上報銷審核、監管,進一步規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運行。
- 上一篇:致創業人士的一封信
- 下一篇:農田水利發展原則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10新型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