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工作匯報

時間:2022-03-02 08:54:00

導語:農業農村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農村工作匯報

一、圍繞一個目標

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重要目標。只有農民收入不斷提高,才能從根本上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經營積極性,繁榮農村經濟,實現全面小康和農村和諧穩定。我鎮積極立足本地區位優勢,從貫徹中央1號文件入手,制定工作目標,建立領導工作責任制,要求所有領導、干部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服務“三農”,促進農民增收上,一切為農業農村工作讓路,切實集中時間、精力、力量,狠抓農業基地建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拓寬增收領域,努力在農業和農村內外部尋求增收途徑,使今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的目標順利實現,人均純收入達到5088元。

二、把握兩個重點

農村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是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保證。今年以來,我鎮舉辦5期兩委干部培訓班,對農村干部進行新農村建設、種養殖知識等內容的培訓,暢通農村干部獲取知識渠道,提高農村干部領導和駕馭全局能力。進一步加強了村級班子考核和監督力度,把各村為民實事工程建設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標準,對責任心不強、不思進取、不愿奉獻的村干部,堅決通過法定程序給予調整,全面提高干部隊素質,增強村級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真正在發展經濟大潮中發揮“領頭雁”作用。同時,深化村帳鎮管制度,擴大村務公開、民主理財管理的范圍和內容,不斷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村黨支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威信。

新農村建設,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而抓好新農村建設,關鍵在投入。今年,**鎮、村兩級班子緊緊抓住這個關鍵問題,不管經濟多么困難,仍然壓縮開支,努力增加集體收入來源,向上要資金,跑幫扶,爭取多為群眾解決一些困難,辦一批實事工程。今年以來,全鎮農業農村工作投入累計達到300萬元,起到了強有力的促進支撐作用。

三、依托三個載體

農業和農村工作,服務載體是關鍵。通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全鎮建立健全了養豬、養雞、養牛、林果等農民合作協會,鎮政府派出5名農業技術員在協會中發揮牽總、組織、聯絡作用,及時交流信息經驗,組織防疫防病,確保了種養殖業的發展壯大。

為打造服務“三農”平臺,今年,我鎮在**村、會蘭村、崔石門等10個村建立農業信息服務網站,方便農民了解市場信息、查閱農業知識,受到農民群眾的廣泛歡迎。

四、狠抓六項工作

1、抓宣傳,穩民心。每年春節期間,我鎮都抽調40多名干部組成工作組,分赴各村,結合春耕生產、良種增產、護林防火、封山禁牧等工作,采取張貼標語、召開座談會、面對面交談、發放政策宣傳單等形式,將中央相關涉農政策原原本本地宣傳到村、到戶、到人,讓農民群眾全面了解政策精神實質,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抓良種,促高產。今年,我們從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谷子研究所引進該所選育的夏谷優良品種---懶谷1號,在會蘭村農場選中150畝良田進行示范實驗,懶谷全生育期基本不需要人工間苗和除草,并且畝增產100多斤,明年將在全鎮大面積推廣,屆時,將解放3000余個勞動力。同時,在會蘭村農場進行了優質紅薯試驗種植,還在西石門農場開展了新型優質玉米良種實驗,畝增產200多斤,全部在2008年在全鎮大面積推廣,為全鎮農民選取最適合、最省勁、最優質的農業種植品種。另外,在30個村開展了測土配方試驗,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努力提高耕地質量,保證實現農作物高產豐收。

3、抓調整,保增收。促進農民增收,要做的工作很多,我鎮積極出臺優惠措施,鼓勵各地經濟能人到我鎮投資辦廠,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增強企業勞動力吸納能力。并以新辦企業為基地,加強對農村富余人員勞動技能培訓,為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創造機會。今年,我鎮在運豐公司投資2.1億元擴大規模,增加產能的基礎上,幫助韓莊村建起一家以加工制作勞保服裝和外貿服裝為主的村辦集體企業--歐源經貿有限公司;幫助棉機廠董事長楊玉文創辦老粗布織品廠,生產的純棉粗布床單,深受現代城市人喜愛。我們向廣大群眾承諾,凡是創辦種植、養殖、商貿等企業,鎮、村負責協調解決一切問題,并給予占地、用電、用水、用路等優惠。在我們的鼓勵引導下,一年來,全鎮新增瘦肉型萬頭豬場1個,千頭豬場1個,百頭豬場3個,生豬出欄達到46500頭;新增養雞場16個;新建百頭牛場1個,養牛存欄達到2450頭,養殖經濟繁榮發展。農副業、商貿業的蓬勃發展,為農民找到了致富增收路,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了農民增收。

4、抓基礎,搞建設。今年,**村、西石門、淮河溝、郭二莊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首批試點村,白入寺、尖山、會蘭村列為文明生態村建設推廣村,我鎮多方籌資集資2000多萬元,投入到30個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目前西石門村實現了“戶戶通”水泥路,**村、郭二莊等13個村今年硬化路面1.2萬米,實現了主要街道全部硬化,鄉級公路“礦宋線”全程貫通通車。焦寺五街、北山底、葫蘆峪等村完成了人飲解困工程;史石門、令公等村進行了機井配套,鋪設管道,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在生態家園富民工程中,崔石門村投資80萬元建設秸稈氣化站一座,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明年6月底前即可實現入戶送氣;全鎮還建設沼氣池70個,提高生態農業的經濟效益。向群眾提供健身娛樂場所,尖山村建起了白馬寺風景旅游區,**村、白入寺在村旁依山建起了游園,山上全部綠化,有涼亭、小橋、走廊、水池,吸引了周邊村民游玩觀賞。在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和文明生態村推廣村的帶動下,各村路面硬化了,自來水到家了,學校教學質量提高了,村村都有了街心公園或小廣場,有線電視入了戶,村村都有幼兒園、老年活動室、衛生室、圖書室等公益設施,各村還成立了文化娛樂組織,在農閑時節,結合農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編排和組織健康有益、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豐富和活躍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展現了新農村建設的新氣象。

5、抓改革,優環境。以林權制度改革為契機,廣泛宣傳發展林業的廣闊前景和優惠措施,將全鎮55444畝荒山、荒坡、荒地全部承包到戶。承包荒山的特點是50多個大戶占到了總面積的80%,便于管理和統一規劃。目前,承包戶都已形成了完整的規劃和謀劃,會蘭村承包戶用鉤機對1000畝荒山、荒坡進行了平整,準備建設千畝優質核桃基地;焦寺一街承包戶組織人力長期吃住在山上,準備建設大規模的蘋果園;令公、連凡等村的承包戶更是借助長期形成的蘋果、大棗種植傳統,準備建設蘋果園、大棗園。為保證此項工作的開展和全市封山禁牧工作的落實,我鎮分片召開養羊戶會議,宣傳封山造林的重要性,與養羊戶簽訂了封山圈養責任書,制定了獎罰措施,保證兩項工作落實到位。全面開展了春季綠化工作,加強公路沿線綠色通道建設,綠化面積達到3200畝,超額完成綠化任務。為進一步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我們先后投入40萬元,集中時間、集中人、財、物力開展了環境衛生整治活動?;顒又?,全鎮共清理垃圾1.3萬方,建立清潔隊35個,建設垃圾臨時堆放池210多個,垃圾填埋場32個。同時,各村均成立了3-10人的環境衛生清潔隊伍,有專用的清理垃圾車輛,形成了垃圾“定點放、定人管、定期運、集中埋”的長效機制。

黨的十七大把新農村建設、民生問題、構建和諧社會列入到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上來,今后,我們將再接再厲,不斷創新,推動農業農村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實現**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大跨越,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