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建設進展報告提綱

時間:2022-05-25 08:58:00

導語:工業園建設進展報告提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園建設進展報告提綱

尊敬的魏主任、市視察組各位領導:

非常感謝您們不辭辛苦蒞臨視察工作,這是對特色工業園建設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在此,我代表縣委、縣人民政府對您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受縣長委托,我將特色工業園區建設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作簡要匯報。

一、基本情況

(一)基本縣情

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傣族彝族自治縣,屬山區、半山區縣,素有“林海明珠、茶祖之源、芒果之鄉”的美譽。全縣國土面積7550平方公里,轄10個鄉鎮、135個村(居)民委員會、1943個村(居)民小組。民族眾多,轄區內居住著漢、傣、彝等26個民族,總人口29.7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46.3%,各民族風俗各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得天獨厚的森林、礦藏、熱區、能源等自然資源,煤炭儲量700萬噸,石油儲量1200萬噸,天然氣儲量3億立方米,斑銅礦儲量196萬金屬噸;林地面積894萬畝,森林覆蓋率74.7%,活立木蓄積量4800多萬立方米,是云南省重要的林化、林紙基地;熱區面積732萬畝,大小壩子23個,河流年徑流量47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67.2億立方米,是發展熱帶、亞熱帶作物的寶地。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23.28億元,比上年增長13%;人均生產總值7834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5億元,增長22.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4億元,比上年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2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居民消費品價格總水平漲幅6.5%;農民人均純收入2254元,比上年增長15%;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9400元,比上年增長12.1%;城鎮化水平26%,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85‰,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在4%以內。

(二)工業發展現狀

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7.6億元,增長28.1%,工業增加值7.74億元,占生產總值的33.2%,其中,林產工業產值8.32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47.3%。今年上半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0.26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7.4%,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3.52%。實現工業增加值3.99億元,占生產總值的36.5%,同比增長10.8%,增加值率達44.76%。工業提供的財政收入達5365.34萬元,占地方財政收入的70.24%。

(三)園區概況

特色工業園區于2004年6月正式申報,2006年7月獲審通過,成為全省工業園區中較早通過評審的園區之一,被列入全省8個特色工業園區之一。園區初步規劃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位于縣城威遠江東岸,距縣城2公里,南起云南云景林紙股份有限公司紙漿廠,北至云南林業股份有限公司林化部,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1.5公里。園區定位是:充分利用的林業優勢資源,重點發展林漿紙、林化、林板等傳統產業,不斷提升產品檔次和質量,開發新的林產項目,延長產業鏈,做大做強林產工業,同時充分利用區域內的熱區優勢資源,多渠道引入資金,大力開發生物、食品加工業等各種新型工業項目,發展熱區生物資源加工產業;同時輔以倉儲、物流、商貿、綜合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截止年9月,園區入駐企業63戶,現有資產總額20多億元,在全部入駐企業中,林產工業企業為47戶,占已入駐企業的74.6%。企業用地面積達2500畝,從業人數6000多人。年完成園區工業總產值10.5億元,工業增加值4.5億元。年1—9月,園區工業總產值達8.7億元,同比增16%;工業增加值達3.3億元,同比增22%;銷售收入6.7億元,同比增1.5%;上繳稅金0.45億元,同比減少26%。

二、園區建設的有利條件

(一)森林資源優勢突出

全縣有林業用地面積894萬畝,占全縣國土面積的79.2%,活立木蓄積量4832萬立方米,林木年生長量221萬立方米,年消耗量145萬立方米,木材凈生長量76萬立方米,光、熱、水、土條件十分適宜林木生長,是云南省重要的速生豐產林基地。突出的森林資源優勢,為林產工業特色園區建設提供了保障。

(二)林產工業基礎較好

年,全縣生產松香8002噸、松節油1596噸、各類人造板13萬立方米、紙漿10.08萬噸,實現林產工業產值8.32億元,利稅1.3億元。“云景林紙”、“林業”發展成為林產工業最大的兩個龍頭企業,形成了林漿、林板、林化為主的林產工業體系。

(三)發展環境不斷改善

1.硬環境。

①交通基礎。建成了景普三級公路、景永二級公路,完成了彌寧公路段、正興公路瀝青路面鋪設;無量山經濟干線段建設順利推進,鄉—民樂鎮油路建設正在實施,永平—勐班油路建設即將開工,碧云公路路基改造完成;縣鄉公路民樂—云海、縣城—鄉、縣城—益智油路建設正在實施。

②電力基礎。園區建成了220千伏輸變電站1座,工業發展所需的供電網絡框架逐步形成,對電力供應的需求逐步得到保障。

③其它基礎。水利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信息網絡基本形成,數據互聯網業務發展迅速,通信覆蓋面不斷擴大,林產特色工業園區工業大道建設啟動實施,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園區發展步伐加快。

2.軟環境。

①通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培養了一支素質較好的工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術工人隊伍,積累了一些興辦工業,特別是林產工業的經驗,擁有一批較為成熟的先進實用技術。

②聘請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和云南省產業發展研究會編撰的工業發展規劃已完成初稿,進入征求意見和修改階段。

③我縣被列為全省47個縣域經濟試點縣和10個重點招商引資推進縣;林產特色工業園區是全省10個重點產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之一;云南云景林紙股份有限公司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林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松香深加工項目被列為全省重點工業企業“雙百工程”項目,這些都將為我縣加快工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④通過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干部群眾對加快園區建設、促進工業發展的愿望更加強烈,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思想更加統一。

三、加快園區建設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

工業化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逾越的重要階段,也是加快推進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發展工業是發展縣域經濟、增強綜合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發展工業有資源、有條件、有基礎。長期以來,縣委、縣人民政府不斷提高對加快工業經濟發展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牢固樹立“無工不富”和“以工促農,以二產帶一產促三產發展”的思想,切實把加快工業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堅定不移地加快發展林產、礦產、水電特色支柱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抓好林產特色工業園區建設。堅定不移地加大整合資源力度,優化資源配置,實施大企業、大集團帶動戰略,支持有實力的大企業做強做大。切實提高工業技術水平,以產業提質增效為重點,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推動工業上規模、上檔次。

(二)科學規劃園區,積極做好總規修編及控制性詳規編制

建設園區,規劃先行。堅持統籌規劃與分步實施相結合,速度、規模、質量、效益相協調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并重的原則,從發展縣域經濟的高度,圍繞實施“工業強縣”戰略,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科學合理的編制園區建設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全縣工業發展方向、基本思路、目標任務和產業重點,科學合理地布局全縣重點產業,形成與資源秉賦、人口分布和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產業空間布局,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提高工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實現縣域經濟科學發展。因此,我們聘請昆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經開區分院進行總規修編,修編工作于年12月開始,目前正在進一步修訂中,預計年內可完成。總規修編工作主要是修編后總規面積由原來的12平方公里變為17平方公里,范圍擴大為威遠江東西兩岸區域。1:500地形圖的測量主要是測量先期要安排產業的部分。即:新修擴大東巴以南部分和紙漿廠以南部分,面積約6平方公里;控制性詳規的編制主要是編制所測量的1:500地形圖部分和東巴片區,面積約7平方公里。

(三)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我們克服了征地、補償、規劃調整、資金籌集等重重困難,爭取項目支持,多方籌措資金,努力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目前,園區總投資330萬元的三水廠擴建工程已經竣工,解決了企業和員工的用水難題;總投資11480萬元的東那220千伏變電站建設已經完工并投入使用,使園區企業生產用電得到了保障;投資3000多萬元的工業園區大道建設已經啟動,各枝干線道路也正在規劃建設中;東巴片區的道路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

(四)理順體制,創新機制,強力推進招商引資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為進一步抓好全縣招商引資工作,現已成立了縣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和縣招商引資局,認真抓好招商引資綜合協調和日常管理工作,提出辦法措施,使招商引資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二是完善政策措施??h委已制定下發了招商引資實施意見,提出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原則性意見,下一步要盡快研究出臺招商引資實施意見的配套政策。

三是做好項目儲備。依托我縣優勢資源及產業基礎,按照產業發展園區規劃和布局,圍繞全縣發展思路,由縣招商引資局牽頭,組織發展和改革、經濟和商務、農業、林業、礦業、電力、水務、建設等相關部門,每年推出一批經過科學論證,有市場潛力、有吸引力、有競爭力的招商項目進入項目庫。

四是創新招商機制。

①實行重點招商。圍繞全縣發展思路,依托森林等優勢資源,有針對性地提出招商重點項目,提升招商層次,實行重點招商。

②實行主動招商。加強與大企業大集團、商會、中介機構的聯系與溝通,把“請進來”與“走出去”結合起來,實行主動招商。

③實行定向招商。由招商部門對重點項目進行跟蹤,及時掌握情況,增強招商引資工作的針對性,實行定向招商。

通過積極、合理引導,城內的工業企業正向城外園區內搬遷,工業園區內產業相對集中、企業集聚正逐步實現。年洽談了2個入園企業,上半年洽談了2個入園企業。目前,完成招商引資項目3個,協議投資1.5億元,實際到位6000多萬元。投資上億元(一期投資4500多萬元)的松香樹脂深加工生產線一期和投資500多萬元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已建成投產。正在建設中的有環保用品消泡劑廠,準備建設的有投資600萬元的酒廠,其他正在洽談及擬入園企業項目有生活用紙切割包裝廠、普洱茶加工廠、集裝箱底板廠等。

(五)積極開展建設資金籌集工作

采取財政資金傾斜、上級項目資金扶持、適度超前舉債、吸引社會資金直接投資等方式,廣泛籌措園區建設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主動聯系匯報工作、利用園區相關項目爭取各種扶持資金和貸款貼息支持(園區專項資金申請市經委已轉報省經委);二是以管委會下屬的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作為融資平臺,拓寬融資渠道,正多方進行融資。

四、存在的問題

我縣特色工業園區建設雖然取得一定成效,同時也存在許多困難和不足。

(一)產業層次粗放,科技含量較低

林產工業產品是的特色工業產品,但我縣的林產工業產品主要以初級加工為主。其它產業也僅僅是資源加工型產業,產業層次較低,產業鏈短,精深加工產品少,產品附加值、科技含量低,工業整體效益不高,發展方式比較粗放。

(二)區位優勢不足,招商引資困難

由于受區位制約,在洽談及擬入園的項目中,真正投資較大的項目仍然不多,投資能力弱。

(三)規劃建設推進遲緩,部分基礎設施相對滯后

資金籌措困難,園區內完成了供電、供水、通訊基本建設,但園區規劃、土地收儲、路網建設等基礎工作推進緩慢,園區功能不全。

五、今后工作打算

(一)創新園區發展理念

努力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為產業聚集的平臺、企業發展的平臺、招商引資的平臺、爭取項目的平臺。一是創新園區發展理念,不就園區建設研究園區,把園區發展與城市發展結合起來,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與推進房地產開發和第三產業的發展結合起來。二是突出園區特色,的工業園區是林產特色工業園區,而且林產工業也是的特色和優勢,創新園區發展理念就是要突出林產工業特色。三是把產品的精深加工作為園區發展的重點,特別是林產工業的精深加工。

(二)搞好園區建設規劃

一是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搞好園區建設規劃。二是把園區規劃與土地使用規劃、城市建設規劃、旅游發展規劃銜接起來。三是相對集中,調整布局,確定一期開發片區,加快園區建設步伐。園區主要考慮分為5個片區來規劃,即:林漿紙工業片區,林板、林化工業片區,農產品加工片區,倉儲物流片區,配套服務片區(包括市場開發、房地產開發)。

(三)創新園區開發機制

進一步研究園區土地政策,在園區開發中引入城市開發機制,想方設法籌措園區開發建設資金。同時,通過盤活園區土地自籌一點、貸款一點、入園企業預交一點等辦法籌措園區建設啟動資金。

(四)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重點是加快工業大道建設,要把近期的建設和遠期的規劃結合起來,調整規劃方案,道路留足24米,先按12米建設,盡快啟動實施。

(五)做好園區招商引資工作

突出林產工業特色,以產品精深加工為重點,以支持兩大林業企業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檔次為核心,搞好協調服務,加強園區的招商引資工作。

新形勢、新任務對工業園區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將與時俱進,把握大局,扎實工作,開拓進取,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的監督指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集中精力、集中資源、集中力量,加快特色工業園區建設步伐,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匯報中有不足之處,請市視察組各位領導給予批評指正,同時,懇請各位領導對我縣特色工業園區建設多提寶貴的意見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