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畜牧業工作要點報告

時間:2022-07-07 08:35:00

導語:深入畜牧業工作要點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入畜牧業工作要點報告

就縣近年來畜牧業生產情況向各位領導進行匯報:首先我代表縣委、縣人民政府向省畜牧廳領導蒞臨我縣檢查指導工作表示熱烈地歡迎!

一、縣基本情況

其中山區占%沙漠占%綠洲占%縣位于國土總面積...萬平方公里。

二、縣畜牧業發展思路及規劃

一發展思路。

以牧業增效,依照“林、牧、農”經濟發展定位。農牧民增收為目標,以推進畜牧業“五化”建設為方向,大力實施“科技興牧”戰略,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夯實畜牧基礎設施建設,牢固樹立大資源,大市場和大生態理念,立足外地實際,堅持山區草原畜牧業與農區畜牧業并舉,突出發展牛產業和驢產業,建立和完善鄉、村、三級社會化服務網絡體系建設,全力推進激進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

二發展規劃。

以省、地區兩級畜牧業規劃為指導,為進一步加快畜牧業向技術集約型、資源高效利用型、環境維護型轉變、縣通過認真總結和分析“十五”畜牧業發展情況。立足本縣實際、制定了縣十一五”畜牧業發展規劃,十一五”期末全縣牲畜存欄頭數達到萬頭(只年均增長%;家禽存欄達到萬羽,年均增長%;牲畜出欄達到萬頭(只商品畜達到萬頭(只肉產量達到噸,奶產量達到噸。蛋產量達到噸,羊毛產量達到噸。同時,品種改良發展規劃方面,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綿羊良種率(包括和田羊本品種選育達到%以上,山羊良種率(以絨山羊改良為主達到%以上;黃牛良種率達到%以上;和田驢的良種率(以引進優質驢和本地培育的種公驢改良為主達到%以上。山區以發展羊、牛、驢為主,高寒山區以發展牦牛為主;農區以發展肉用品種為主;平原荒漠地區主要發展絨山羊品種類型。

十一五”十二五”期間,針對我縣日益突出的草畜矛盾??h將山區南部做為畜牧業商品基地,通過禁牧、休牧圍欄草場50萬畝,提高草場的產草量,從根上解決縣域草原的沙化退化問題,實現每頭牲畜有一畝圍欄草場,達到減少農區畜牧業因草畜矛盾壓力,從而實現山區放牧,農區育肥的目標,促進全縣畜牧業健康繼續發展。目前以編制完成年天然草原圍欄工程項目上報省。

三、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及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方面

地區畜牧局的指導和幫助下,依照省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和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精神。縣委、政府根據省、地區兩級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規劃所要達到目標和任務,結合實際情況,充分論證和全面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將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和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兩大內容進行了規劃,制定了縣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規劃方案》縣政發2號文件下發到全縣各相關單位。

縣以實施縣級動物檢疫監督冷鏈設施建設和動物檢疫監督設施項目建設為重點,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方面。于年組織實施了縣級動物檢疫監督冷鏈設施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0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80萬元,地方配套20萬元,相關設備已于年投入使用。同時根據省發改委、畜牧廳新發改投資1865號文件精神,縣及時編制年縣縣級動物檢疫監督設施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44萬元,其中中央投資38萬元,地方配套6萬元。目前,建設資金已全部到位,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即將開工實施。

四、重大動物疫病防控

縣認真貫徹省年畜牧獸醫局長會議精神,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方面。依照地、縣兩級擴大會議及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堅持“以防為主、發揮疫苗優勢、提高防疫效果”指導思想,嚴格落實《動物防疫法》與防治動物重大疫情工作,認真依照“加強指導、密切配合、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要求。一是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縣重大動物疫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及縣重大動物疫情防治工作督察組,全縣巡回檢查,指導各鄉鎮做好畜禽疫病防治各項工作,并召開了防治動物重大疫情專題會議,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安排安排了防治動物重大疫情各項工作,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縣動物重大疫情防治預案》設立應急物資庫,建立24小時值班制度,實行有病報病,無病報平安的制度。做好了防治動物重大疫情和畜禽疫病防治的各項工作。二是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工作。針對我縣“防重”工作新特點,依照“終年免疫與月月補針”工作方法,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及早購進疫苗和消毒藥品,購買必需的應急物資和器械,滿足工作需要。截止目前我共購進禽流感疫H5N1滅活苗萬毫升,禽流感-新城疫二聯弱毒苗萬毫升口蹄疫疫苗萬毫升0型I型二價滅活苗72萬毫升,A型活疫苗萬毫升,豬“0型口蹄疫滅活苗毫升。今年一季度,全縣禽流感集中免疫家禽萬羽,免疫密度為99%口蹄疫集中免疫牛萬頭,免疫密度為90%羊萬只,免疫密度為98%免疫羊痘萬只,免疫炭疽萬頭只,免疫四聯苗萬只。三是動物防疫監督管理。堅持把規范屠宰檢疫、產地檢疫、流通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動物防疫監管工作作為動物防疫工作的重點,實行以監督促檢疫,以檢疫促防疫的工作機制,以有效監管建立動物防疫長效機制,充分利用下鄉工作期間、對全縣11個鄉(鎮防疫監督工作進行了檢查指導,同時每鄉固定專職人員開展此項工作。今年至月份,全縣畜禽交易市場交易家畜萬頭(只產地檢疫持證率為99.24%家禽萬羽,家禽產地檢疫率為95.21%開展屠宰檢疫工作,屠宰檢疫牛羊萬頭(只回收耳標6277枚,耳標回收率為93.26%四是輿論宣傳和經費保障的落實。年月日,縣鄉發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縣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依照《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順序和要求,積極向疫區群眾宣傳動物疫病防控政策和防控知識,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對疫情區進行封鎖、消毒(縣人民政府年縣長1號令和對疫情區家禽進行了撲殺(縣人民政府年2號令共撲殺各類家禽只(羽同時為疫情區發放了家禽撲殺補助費16956元,有效的控制和扼殺疫情的擴散,確保了全縣畜牧業健康穩步發展。

五、當前畜牧業生產情況

截止月日,當前我縣畜牧業進展較快。全縣牲畜存欄萬頭,牲畜出欄萬頭。家禽季末存欄27萬羽,出欄萬羽。黃牛冷配完成頭,完成了全年計劃的30%飼草粉碎完成萬噸,完成了全年計劃的95%為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扎實做好了畜禽遺傳資源調查工作,對原始資料進行了縝密的整理和匯總,保證準確掌握全縣畜禽資源的數量、分布、特性及開發利用的最新狀況,對大力發展我縣畜牧業做到心中有數。

六、草原建設方面

不時提高農牧民守法意識;一是控制山區放牧牲畜數量,為了貫徹落實《草畜平衡管理方法》確保草場合理使用和生態平衡。二是加大《草原法》宣傳力度。實行適時牲畜轉場,核對草場使用證與實際上山牲畜數量,超載牲畜不允許上山;三是天然草場承包及草場使用證發放工作??h早在1999年就開展了草場承包發證工作,這些年又不時調整和完善了這一制度。全縣已承包草場面積萬畝,共發放草場使用證本;四是加快人工草原建設。從年起開始,縣大力開展人工草場建設,截止目前,全縣共建人工草場萬畝,為全縣家畜平安越冬度春提供了有力保證。為加快我縣草產業建設步伐,依法將草產業建設納入法制管理軌道,依照“五統一、一承包”人草場管理方法,依法加強人工草場的建設與管理,采取將全縣的人工草場分解到戶,依法發放草場使用證書等措施,推動我縣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七、科技、培訓、扶貧方面

擴大培訓范圍。一是縣制定縣畜牧業科技培訓實施方案,為進一步加大全縣科學飼養、品種改良、疫病防治、飼草加工、畜產品生產、加工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圍繞“科技興牧”這一主題,努力提高畜牧業的科技含量,加強科技創新和實用技術普及,加快現代畜牧業發展,實現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依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實施“一年一戶一人一技”培訓工程,實現每戶一名畜牧科技明白人,提高農牧民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積極開展了鄉(鎮專業技術人員、養殖大戶專業技術培訓,鞏固和擴大培訓效果,一季度全縣共培訓畜牧、獸醫、草原等人員2504人次,其中:農牧民培訓2期,共計2274人次,專業技術干部培訓1期,共計230人次;二是依照因地制宜、擴大規模、適度發展的原則,充分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了畜牧大戶規范,大力畜牧大戶,起到以點帶面,輻射全縣的作用。目前培育畜牧專業大戶共戶。同時,注重示范帶動作用,全縣個鄉鎮建立了11個科技示范村、80個科技示范戶和畜牧大戶,大力推廣科技養殖經驗,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促進了畜牧業規模化生產。

八、法制方面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

廣泛宣傳《動物防疫法》動物防疫條例》種畜禽管理條例》草原法》草原防火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宣傳提高農牧民的法規意識促進畜牧業行政執法,特別是加大了對活畜檢疫屠宰市場及畜產品市場的監管力度,凈化了市場,規范了經營。

九、畜牧業發展存在問題

一由于我縣人多地少和受特殊的地理環境影響。缺失建設項目,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交通方便,導致天然草場改良難度大,維護缺乏,利用不夠,沙化、退化嚴重,制約了縣的畜牧業發展。從我縣的實際情況看,大力發展山區畜牧業是確保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二飼養管理粗放。畜群畜種個體生產性能低。

三畜群結構不合理。綿羊品種雜亂,山羊品種老化,良種化低。臨時存在四低一小一高”現象。即:總增率低、繁殖成活率低、出欄率低、商品率低,牧業總產值在農業內部占的比重小,畜產品價格高。

四畜牧業經營方式落后。主要表示在一是產品結構單一,流通在市場上的畜產品,基本上是初級畜產品,沒有龍頭加工和畜產品深加工企業。二是畜產品市場體系不健全,肉牛、肉羊、蛋、奶等優勢產業尚未建立規范的交易市場,致使畜產品流通不暢,品牌不硬、數量缺乏、質量不高。三是經營者素質低,對市場價格定位盲目性大,接受能力低。四是畜牧業基礎脆弱,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弱。

五畜牧獸醫草原科技工作人員少?,F僅有技術干部人,缺編人,且素質偏低,知識結構老化。

六隨著種植業結構調整。飼草、飼料價格上漲,草畜矛盾日漸突出,制約了養殖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