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交流

時間:2022-09-07 09:04:00

導語:支教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支教交流

扶著走”目的希望實現被扶者的自己走”一中對口支援一中,當然。幫什么”并不是最終目的通過“如何幫”而實現一中自身的如何做”才是最重要的一中的老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得到更新,科研觀念深入人心,有一支科研隊伍和一個初步的教研體系,這才是所期望的結果。目前,長沙一中正爭創全國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各項教育教學研究正如火如荼的開展,一中將從人力、物力等方面給予一中有力的支持,爭取采用上述合乎實情的新舉措,開創一中教育教學新局面,完成區黨委和區政府交給的光榮任務。

地處祖國南大門,一中是防城港東興市的一所完全中學。與越南共和國僅一河之隔。該校有本部、分部兩個教學區,校園占地153畝,現有教師145人,45個教學班,學生達2180人。學校領導班子精誠團結,銳意進取,教師們愛崗敬業,任勞任怨。但是該校辦學基礎薄弱,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的渠道單一,獲取教改信息的速度較慢。年月,根據省黨委、省政府有關“教育對口支援”決定的精神和省教育廳、支教辦的統一部署,長沙一中對口支援一中。

下面就我校支援一中工作作如下匯報:

分工合作,

一、與兩家區直單位結成支教聯盟。三管齊下。自接到支援一中這一光榮任務后,學校領導非常重視,迅速組成了以校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并與區紀檢會、區建設廳取得聯系,達成“攜手合作,共援東中”協議。同時,對支教工作重點作了較明確的分工:由區紀檢會、區建設廳負責“硬件”即校園基礎設施的建設,由長沙一中負責“軟件”即教育教學方面的建設。通過這種聯合方式,既做到目標統一,團結一致,有力度;還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具體,有重點;并能充分挖掘三單位各自的優勢,便于取長補短,集中力量,有強度。目前,區紀檢會和區建設廳已將一中教學樓建設資金籌措到位,設計圖紙由區建設廳負責,工程的立項、報建、招標、施工等由東興市教委牽頭組織。一中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實施。區紀檢會派專人實行各環節的監督。不久,一座雄偉的教學樓將在一中拔地而起。另外,綜合樓和學生公寓的建設也正在積極的籌劃之中。當然,辦學條件的改善是前提,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則是關鍵。長沙一中對一中的軟件”建設工作也已經全面展開。

一)支教主攻方向—以科研促發展

新機遇,新世紀。新挑戰。科技革命,信息革命,必將掀起新的學習革命、教育革命。這種形勢下,不少教師不得不面臨新的抉擇,過去的只管教“圣賢書”教書匠”必須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由經驗型向學者型轉變,這是大勢所趨。一中是一所國門學校,一個對外展示中國教育的窗口,理應與國內的教育大氣候合拍。結合一中科研環節較薄弱的現狀和一中正進行較大規模教育教學法改革這一背景,兩校在會談中確定了今后支教工作的重點:長沙一中集中力量幫助一中“科研興校”通過兩校共同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從根本上提高一中的教育教學質量。為保證這一預期目標的實現,年月,書記、主任親自派送王一定老師到一中駐點支教,此舉受到一中領導和老師的熱烈歡迎。

逐層推進

二)科研思路—點面結合。

也不只是少數老師的事,科研不只是領導的事。而是全體老師尤其是有志于現代教育事業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如果網撒得太寬,往往撈不到魚。有點有面,由點及面,循序漸進,則更易顯成效。因此,科研面向全體老師的基礎上,一中特地以東中語文組作為試點,先行一步,重點“攻略”待取得一定經驗后,再推廣至其他教研組。

一中支援一中的工作設想大體如下:今年。

增強“科研興教”科研興校”意識。A派遣一中科研處負責人到一中作專題報告。更新老師們教育觀念。

B積極動員一中語文組教師參加一中語文組剛起步的科研課題《教育知識更新的新途徑—個案研究》為下一步一中建立自己獨立的課題打下基礎。

健全人格,C派遣心理學輔導教師給一中全校師生開設23期的心理健康與研究講座。幫助師生提高心理素質。增加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同時幫助一中建立心理健康輔導站。

對子雙方互相聽課,D兩校語文組開展“結對子”活動。交流學習體會,共同探討,擬定科研論文。尤其注重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一中派遣各教研組長到一中進行教研交流。E現場說法。繼續選派骨干教師到一中上示范課。

F邀請一中參加一中每年一度的教學研討會和班主任工作研討會。

開創教育教學研究的重要陣地,G定期贈送一中校刊《方圓天地》和科研處編印的資料《杏壇花雨》協助一中建立自己的校刊。并協助一中創設一套適合該校實際的科研激勵機制或獎懲辦法,以保證教師參加科研的積極性、責任感。

幫助教師們不斷提高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水平。H將一中開辦的專家、教授、名師講座制成錄像帶或刻成光盤贈與一中。

開展兩校“手拉手”助學活動,I由一中團委帶頭。形成“一班幫一人”內容包括學習指導、物質幫助等。并以此為突破口,帶動其他一系列校際學生交流活動。

活躍校園文化生活。J協助一中創建部分學生社團。

及時提供相關的高考、中考信息,K資料交流:每月定期向一中提供高三、初三復習、月考資料。為一中在新世紀第一個七月里獲得豐收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