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備課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27 09:48:00
導語:教師備課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備課,是老話題,也是需要不斷探索的新課題。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最主要途徑,而如何上好課,備課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常言道,臺上幾分鐘,臺下數年功。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怎樣備好一節語文課?我認為應該重點從以下兩個方面下功夫:
首先備教材。備課是教師的基本作業,要上好課,先得備好課。要讓學生懂,首先要自己懂;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語文備課應該是一篇課文所涉及的字、詞、句、作者及其作品、寫作背景,文章的結構、中心藝術手法等這些知識的全面掌握。而這些在相關的語文教學參考書中都有,教師似乎拿來用就行了。但我以為有些課文看似簡單,但是要準確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和溶入文章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以及遣辭造句的妙處,不下一番功夫是難以真正領會編者的意圖,難以迅速而正確地捕捉文章的重點,難點和特點。因此,備課前,先不要看教參,靜下心來,認真而反復地讀課文,劃詞語、劃句子、作批注,整體感悟,讀出自己的感受。此外,經典的文章往往具體有很強的思想性和感染力,要教育別人,首先必須打動自己。而要真正有較深的感悟,還需閱讀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這些在參考書中是沒有的,需要我們去尋找,需要平日里的積累。如我在備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讀過《徐志摩傳》,對詩句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備胡適的《我的母親》時,看過《胡適傳·胡適與母親》,了解了胡適、胡適的母親、胡適的家庭等許多情況。這樣相關的知識儲備越多,講起課來也就越自如,也容易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其次是備學生。備學生即要摸清學生情況,選擇恰當教學方法,使教材、教法和學生融為一體,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材施教”、“教無定法”,凡能誘導學生主動探索的教法就是好的教法。語文課中,各種體裁的文章都有,講授時,千篇一律用一種方式是不行的。什么樣體裁的文章,以什么樣的方式導入,用什么樣的思路展開,才能使學生更愛聽、更能引起興趣和師生互動,是上課前需要好好準備的。所以備學生,就是依據文章體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過程。它是在備教材、備知識的基礎上,對一節語文課的程序安排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如提問式(《狼》)、懸念式(《大鐵錘》)、感情投入式(《斑羚飛渡》)等。
- 上一篇: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教育革新
- 下一篇:假期腐敗防治工作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