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協理員工作報告

時間:2022-04-23 05:03:00

導語:氣象局協理員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氣象局協理員工作報告

一、氣象協理員隊伍建設進展情況

1、今年年初,縣委起草關于農村工作者“寧黨〔2012〕1號”文件和縣政府起草政府工作報告之際,我局適時跟進,積極宣傳做好有關方面的工作,要求在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中寫入有關健全農村綜合信息網和建立基層氣象災害防御等農村氣象協理員的內容。在對文件、報告征詢修改意見時和在政協民主人士(我局一同志參加)座談政府報告時,提出了在文件和報告中要明晰“氣象協理員隊伍建設”條款的要求。在正式的一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建立基層氣象災害防御體系,進一步加強農村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組建氣象協理員隊伍”。至此,我們首先做好了政府層面的設計,為組建氣象協理員工作,體現“政府主導”做好了鋪墊。

2、為貫徹落實“寧黨〔2012〕1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積極與縣委組織部、縣委農村工作辦公室聯系、協調,由組織部、農辦、氣象局聯合發出“關于建立氣象協理員隊伍的通知”。文件要求,在各鎮鄉、街道建立氣象協理員隊伍;氣象協理員由鎮鄉、街道領導,縣

氣象局負責協理員的業務培訓和工作指導;每個鎮鄉、街道

聘用氣象協理員5—6名,全縣100名;強調氣象協理員從大學生村官中聘任。“部門聯動”工作做得扎實有效。

3、18個鎮鄉街道按“寧氣〔2012〕9號”文件要求,在398位農村(社區)工作者(大學生村官)中推薦初步人選,由我局從中聘任101位為氣象協理員。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原則,筑起基層氣象災害防御的第一道防線。聘任文件發至各鄉鎮街道及其本人。我局建立“縣氣象協理員登記表”。氣象協理員覆蓋全縣18個鄉鎮街道。大學生村官氣象協理員年齡在22—29歲之間,19名為大專學歷,其余為本科學歷。

4、向氣象協理員發如下材料:①《省氣象協理員培訓教材》;②《省氣象協理員工作職責》;③縣氣象災情報送表;④縣氣象預警信息傳播記錄表;⑤縣氣象設施巡查維護記錄表;⑥《氣象知識》。

5、氣象協理員在上崗前全部接受了氣象業務培訓。今年6月18日,縣組織部邀請市局劉愛民副局長赴為398名大學生村官作《“大學生村官”在農村氣象防災減災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專題報告。報告從農村基層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入手,用豐富的圖文信息,翔實的科學數據,闡述了氣象災害對“三農”的影響、的氣象災害種類和影響程度,介紹了氣象部門在為農服務和基層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中的職責、作用。

8月,市局薛根元局長在召開大學生村官氣象協理員座談會,20名大學生村官氣象協理員參加了座談會,并談論了體會,四個鄉鎮副職(氣象協理員主管領導)作了典型發言。

6、將大學生村官氣象協理員的手機號碼存入我局氣象服務手機短信平臺之中,每天早晚送2次日常天氣預報,有重大氣象災害發生跡象時,及時通過短信平臺將氣象預警報信息發送到“大學生村官”氣象協理員的手機中,并要求氣象協理員在收到突發性災害性天氣預警短信后,立即通過鄉村的大喇叭或敲鑼方式把預警信息傳遞給村民。當發生暴雨、大風、雷電、冰雹等氣象災害后,要求氣象協理員及時向氣象部門報告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強度及災情等。今年向氣象協理員發送氣象信息2萬條數。

7、年終進行考核表彰,對工作表現好、成效顯著的大學生村官氣象協理員進行表彰獎勵,并將考核情況報送組織人事部門。今年“莫拉克”臺風后,我們已向省局上報茶院鄉氣象協理員許祥的先進事跡。根據工作需要,同事為大學生村官氣象協理員每人每月發放100通訊補助。

8、“大學生村官”是活躍在鄉村、社區最基層的有生力量,知識層次較高,思想政治素質較好,具有全心全意為人

民服務的精神和較強的組織紀律觀念,事業心責任感較強,具有吃苦耐勞、樂于奉獻、勇于創新的精神和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他們既有較好的科學理論水平,又在不斷豐富基層工作經驗,有較強的防災減災意識。“大學生村官”任氣象協理員是加強基層防災體系建設的有力舉措,對解決農村“最后一公里”預警信息瓶頸問題,推進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局著力做好這項工作。

二、氣象信息員隊伍效益

1、在今年抗擊“莫拉克”臺風中,縣政府因表現突出受到市人民政府的通報表彰。縣境內過程平均降雨量和最大過程降雨量都居全市第一,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科學防臺,經過全縣干部群眾共同努力,把臺風造成的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取得了無一人傷亡的成績。縣“大學生村官”氣象協理員作為基層一線防災減災體系的組成部分,在“莫拉克”臺風信息的傳播、臺風防御知識的宣傳、雨情水情的監測、組織人員安全轉移、臺風災害信息的調查上報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茶院鄉毛嶼村“大學生村官”氣象協理員許祥,及時將收到的縣氣象局的臺風預警信息向村書記和村主任匯報。8月9日下午4點,縣氣象局將臺風預警信號由黃色升級為橙色,茶院鄉根據氣象預報和上級政府部署,要求毛嶼村馬上將危房

戶和處于危險地段的農戶撤離到安全地點。許祥和村干部們一起去做工作,把危房戶和處于危險地段的農戶及時轉移至避災點。晚上9點,特大暴雨已持續近5個小時,這時,許祥的手機鈴聲再一次急促地響起:“降雨量已達220.5毫米,毛嶼村原來安全點的群眾可能有危險,必須馬上撤離”。許祥立刻跑到村里用大喇叭喊:“大家別睡覺了,趕緊整理好貴重的物品和電器后撤離”。同時協助村領導將群眾分組,帶上重要的設備,撤離到地勢較高的毛嶼山上。晚上10點多,他又趕到村水庫測量水位,此時水庫水位已高達3.512米,是建庫以來的最高水位,比1997年8月18日9711號臺風災害時還要高出25厘米,他馬上打電話向村書記和縣氣象部門匯報。

2、“大學生村官”氣象協理員及時傳播氣象信息,實現氣象信息的“進村入戶”,推進公共氣象服務向農村延伸。他們根據各地的現有條件,利用農村氣象信息電子顯示屏、種養殖大戶手機、農村有線喇叭、村口的黑板報等方式,及時將農用天氣預報向農戶傳播,并將小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對氣象服務的需求等向氣象部門反饋,架起氣象部門與農戶之間溝通的橋梁,使氣象部門的為農服務更有針對性。如長街鎮塘李村“大學生村官”氣象協理員胡佩佩,利用“市遠教平臺”、“省農民信箱”等,每天將收到的氣象部門的信息轉發給本村的養殖大戶的

手機,每天在村口黑板報上轉抄氣象預報信息,并對臺風、雷電等重大災害性天氣進行提示,使本村農戶一出門就了解氣象信息。她還積極向氣象部門提出建議,增加重要農事節氣預報,提高農業產量,增加農民收入。還積極向政府領導建議在本村建設有線喇叭,以便將氣象信息在有線喇叭上廣播,讓文化水平低的農戶也能了解到氣象信息,真正實現氣象信息的“進村入戶”,不留死角。

三、氣象協理員、信息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定位“大學生村官”是組織部門向社會招聘的“農村工作者”,聘期內,按《勞動法》,在薪酬、醫療、保險等方面給予了保障。而氣象協理員的定位是什么?氣象部門給予什么保障?

2、管理氣象協理員隊伍建成后,加強管理至關重要,否則名存實亡。但是,基層氣象站對現有的氣象業務、防雷社會管理在人手上已處滿負荷,增加對涉及全縣各鄉鎮的自動氣象站的巡查維護和氣象協理員的培訓、檢查、考核,就顯得人手不足,力不從心。為了更好地做好自動氣象站的巡查維護和氣象協理員的管理,基層氣象站需有專門的管理人員。

3、經費按上級氣象部門的要求,每個村里要有氣象信息員。這是一支龐大的隊伍,單是交通、通行費的補貼就是

一筆不菲的開支。上級氣象部門應建立和完善穩定的氣象信息員隊伍建設投入機制,加大對氣象信息員管理、培訓等方面的投入。

4、氣象協理員由于定位不能到位,他們與氣象部門就不存在著法律關系,加上經費(利益關系)問題,因此,氣象協理員與氣象部門是松散關系,考核也就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