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蔬菜生產情況匯報
時間:2022-06-01 07:14:00
導語:農田蔬菜生產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肥城是全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發展有機農業的優勢得天獨厚。從1997年建成第一個有機蔬菜基地開始,截止目前,全市有機蔬菜發展到14.3萬畝,加工出口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構建起了布局集約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市場國際化的發展體系,成為全國栽培有機蔬菜最早、面積規模最大、制定規劃最先、加工出口最多的縣市。計劃到2010年,全市有機蔬菜擴大到20萬畝以上,打好“全國有機蔬菜第一縣”品牌。結合項目建設的實際,我們采取市鎮結合的方法,通過下發統計報表和重點抽查的方式,對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的有機菜發展情況進行了初步分析,現整理匯報如下:
一、項目實施前蔬菜生產基礎及規劃情況
(一)基礎情況:2005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前整個項目區蔬菜播種面積共計791公頃,其中:鎮281公頃,鎮243公頃,鎮267公頃。主要種植土豆、大白菜等大路品種,蔬菜總產16079噸。沒有認證的有機蔬菜基地。
(二)規劃情況:按照《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規劃方案,在整個項目區計劃建設有機蔬菜生產基地500公頃。其中,鎮150公頃,鎮200公頃,鎮150公頃,建設一處占地1公頃的綠色有機食品種苗繁育室、防蟲網棚150個、配套完善監測室1處、安裝頻振式殺蟲燈100盞、認證注冊基地500公頃。
二、項目區有機菜發展現狀
項目實施以來,我們一手抓基礎工程的建設,一手抓優勢農產品的發展,到目前,項目區蔬菜播種面積已發展到2676公頃,蔬菜總產達到91180噸;有機蔬菜基地已發展到743公頃,有機菜產量17539噸。其中:鎮蔬菜播種面積1500公頃,總產58222噸;有機蔬菜基地認證已達167公頃,有機菜產量5722噸。鎮蔬菜播種面積641公頃,總產19555噸;有機蔬菜基地認證已達175公頃,有機菜產量3435噸,成為全省的試點單位之一。鎮蔬菜播種面積535公頃,總產13632噸;有機蔬菜基地認證已達401公頃,有機菜產量8382噸。大路菜種植的主要品種有:土豆、大白菜、西紅柿、生姜、大蔥、胡籮卜等。有機菜主要品種有:綠菜花、白菜花、綠蘆筍、刀豆、大蒜、菠菜等。在項目區已形成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可喜局面,發展有機菜、種植高效優質農產品已被廣大農民所青睞,通過各種方式,已有中記等國內知名龍頭企業到項目區建基地,安家落戶(見附表)。
三、主要做法
1、適應市場需求,確立有機農業發展戰略。在項目規劃過程中,我們確立了以發展有機蔬菜為突破口,輻射帶動有機畜禽、果品、糧食同步發展的有機農業發展戰略,力求將其培植成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出口創匯的特色亮點、新農村建設的支柱產業,把有機蔬菜發展列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2、科學編制規劃,精心篩選基地。我們嚴格按照國家基地建設標準和《有機食品發展規劃》來確定基地。為使基地符合成方連片、規模發展的要求,三個鄉鎮各級積極引導農戶采取土地互換、轉讓、出租、入股等多種形式,依法搞好土地經營權流轉,確保發展規劃落到實處。同時,組織龍頭企業和鄉鎮政府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申報認證和商標注冊,使全市有機蔬菜基地及時通過了國際、國內認證機構的認定,為開拓國內外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3、著力培植“龍頭”,增加發展動力。一是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各鄉鎮先后引進引進了等8家“龍頭”企業到項目區發展有機菜生產基地,有力地帶動了有機蔬菜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增加了出口份額。二是培植壯大龍頭企業。2005、2006年公司被列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重點扶持項目,投入1800萬元開發資金,新上了蔬菜速凍及凍干加工項目,購土地5.33公頃,新建8000平方米加工車間,5000噸低溫庫,新上DL3-1000流態化單凍機及流水線一條,購進沈陽冰天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制造的355噸冷凍干燥果蔬產品流水線一條,冷藏車一輛、2噸蒸氣鍋爐一臺,購置化驗儀器設備11臺套,使企業速凍菜生產規模由原來3000噸擴大到6000噸,形成年加工保鮮蔬菜2000噸、冷凍干燥果蔬產品355噸的能力,2007年正式投產。三是掛靠對接大“龍頭”。項目區各鄉鎮先后與信康、泰安、中記等10多家市外企業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為產品找到了銷路。
4、著力培育品牌形象,增創有機農業發展優勢。一是抓規劃促發展。根據《肥城市有機食品發展規劃》,鎮鎮政府積極引導農戶采取土地互換、轉讓、出租、入股等多種形式,依法搞好土地經營權流轉,搞好集約經營,建立了有機蔬菜生產基地6個。同時,積極開展申報認證和商標注冊,鎮有機蔬菜基地先后通過了國際、國內認證機構的認定,為開拓國內外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二是抓管理保質量。建立健全了農業質量標準、農產品質量監測體系,修訂下發了有機綠菜花、菠菜、毛豆、蘆筍等30多個生產操作規程;各基地都建立了生產操作記錄,從農業投入品的使用、關鍵技術、田間管理、產品收獲到質量檢驗等各個環節建立科學、規范、清晰、完整的檔案。、等多家有機蔬菜加工企業建立了農產品質量監測室,定期、定點開展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質量監測,做到全過程質量跟蹤監控。三是抓科技促服務。先后從國內外引進優質高產抗病蟲的蔬菜新品種30多個,推廣先進技術20多項,培訓農民4000多人次,促進了有機菜發展。
5、創新經營方式,增加農民收入。在生產實踐中,項目區各單位主要創新了三種管理模式:一是股份制合作社模式。核心是“土地入股,集約經營,收益分紅”項目區建立錢莊、后韓等專業合作社6個,辦理了工商稅務登記,錢莊有機蔬菜合作社作為全國的試點單位率先投入運行,與公司、人民商廈等單位簽定了有機蔬菜產銷合同,農民吃了“定心丸”。二是專業協會模式。對以農戶為單位種植有機蔬菜的基地,充分發揮鄉鎮農技推廣中心、村集體的作用,由他們牽頭成立有機蔬菜協會。協會對外與龍頭企業簽訂種植合同,對內向會員提供技術、物資、銷售等全方位服務,并負責管理基地。三是家庭農場模式。為了把種植大戶具有的資金、技術、信息優勢發揮好,積極引導種植大戶涉足有機蔬菜,發展家庭農場,現在已經涌現出一批有機菜生產專業大戶。鎮旅店村黨支部書記王云才牽頭,租賃土地300公頃,與中記公司簽定有機大蒜合同,生意紅紅火火。
四、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1、存在的問題:由于綠色農產品開發工作剛剛起步,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一是農民技術素質差,傳統農業習慣一時難以改變。二是合作社運行不規范,農村專業合作法剛頒布實施,農民對有關條文的理解、消化還有個過程,運行管理還十分粗放。三是龍頭企業存在壓級壓價的現象,挫傷了農民積極性。
2、建議:一是加大培訓力度,大面積培訓農民。二是積極扶持龍頭企業,把龍頭企業扶大扶強。三是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四是抓認證,創名牌,把基地、品牌認證經費列為開發扶持項目。
下一步,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虛心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做大做強有機農產品這一增收富民的特色產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 上一篇:蔬菜批發市場考察匯報
- 下一篇:貢米基地建設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