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食品市場監管情況報告
時間:2022-06-15 12:54:00
導語:工商局食品市場監管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市工商局積極創新工作方法,采取了“三聯三評三強化”工作措施,通過建立三項機制,實行三項評估,突出三個強化,有效地提升了食品市場監管水平。
一、建立三聯機制,營造食品安全監管社會氛圍
(一)緊抓“政府主導”環節,建立“點面聯合”機制。堅持“政府主導、工商牽頭”的原則,深入開展“創建食品安全放心鎮(社區)”推進活動,印發了《開展創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放心鎮(社區)活動實施方案》,成立了由局長掛帥的領導小組,舉行了活動啟動儀式,把創建責任、創建任務分解到有關部門、社區,聯合各鎮、街道辦下發了創建方案,將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由部門行為上升為政府行為,有效整合了各鎮、街道食品監管和協管隊伍,進一步健全了覆蓋各鎮(社區)、各職能部門和食品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
(二)緊抓“外部監督”環節,建立“點線聯合”機制。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監管外部監督的作用,積極推進食品安全知識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宣傳活動,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公布監督舉報投訴電話,延伸工商部門監管觸角。同時,聘請市紀委領導、媒體負責人、經營業戶和消費者代表等30名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建起“點線結合”的多層次、立體化的食品安全監督體系,暢通了多線舉報渠道,增強市場監管工作的針對性。今年以來,印發宣傳材料約8000余份,宣傳教育覆蓋人數約20000人次,轄區群眾對轄區食品安全問題積極舉報,提供線索。
(三)緊抓“部門聯動”環節,建立“點點聯合”機制。加強與衛生、質監、食品藥品和農業等職能部門的橫向“點點聯合”協作機制,建立了6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完善了食品監管網絡共享平臺,不同職能部門的市場監管記錄信息可實現共享,相互之間定期進行信息查詢與借鑒,針對某種不合格食品信息,其他職能部門可以立即進行排查,有效地節約了市場巡查成本,提高了市場監管效率和準確度。同時,加強職能部門監管工作的協作性,協調解決食品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組織多部門聯合執法,對危害重大食品典型案件,堅持共同出擊,協同配合,爭取各方理解和支持,提升了食品監管過程中的行政查處能力。今年以來,各職能部門先后開展聯合執法16次,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大大提升。
二、實行三個評估,構建食品安全監管評價體系
(一)堅持科學搭配,突出監管人員能力評估。制定了《市工商局食品監管能力評估辦法》,通過對監管人員的食品經營違法行為識別和調查處理能力、日常監管的痕跡固定能力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調度能力等進行評估,出具《食品監管能力評估意見書》,對基層食品監管人員的監管能力給出評價等次。同時結合評估結果,按照“強弱搭配、老少配對”的原則,將全系統食品監管人員進行科學優化搭配,分成了90對新老搭配式的監管小組,實行食品監管“定人員、定轄區、定責任”,實現了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的良好效果,通過監管人員的優化配置,食品監管能力得到了有效強化,
(二)堅持分層監管,突出經營主體規范評估。完善了食品經營主體數據庫,制作《流通環節食品經營主體分類監管評分表》,該表含詳細的評估項目、分值,依據食品經營者主體資格、誠信情況、自律制度、監管記錄和日常經營行為檢查結果對轄區食品經營主體進行評估分類,劃分為A、B、C三個等級,目前,已基本完成對全市2700個食品主體的經營規范行為全程信用監管評價。同時突出評估信息的后續運用,對不同等級的食品經營戶落實不同程度的監管措施,對A級經營業戶實行“信任監管”,對C級經營業戶實行“重點監管”,使食品經營戶切實感受到信用登記劃分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促進食品安全監管落實到位。
(三)堅持防線前移,突出食品準入條件評估。制定了《市申領食品流通許可證相關標準》,從經營制度、從業人員、經營場所、經營設施等四個方面對經營者的經營資質進行嚴格評估,對食品經營主體入市標準進行了統一把關,符合準入條件評估合格的食品經營戶方可領取《食品流通許可證》,有效提高了食品經營者的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和守法經營自律意識,切實提升了新生主體的先天素質。今年以來,通過對食品準入條件進行嚴格評估,食品經營戶準入水平提高了20%以上。
三、突出三個強化,確保食品監管制度落到實處
(一)強化督導,確保制度落實。實施“網格化”監管責任制,明確了每個工商人員的監管片區、監管對象和責任范圍,將所有食品業戶的管理責任分解到片、落實到人,每天對基層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督導落實,實行“一清四檢查”,“一清”就是清楚食品業戶在哪里、經營什么,“四檢查”包括檢查食品安全監管“四制”、“三條線”制度落實情況,檢查食品安全追溯系統錄入情況,檢查執法人員的日常巡查情況,檢查經營業戶的自律情況,每次檢查都現場記錄、現場打分,對發現的問題在全系統通報批評,并與年終考核直接掛鉤。
(二)強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采取懸掛橫幅、設立宣傳欄、各種制度上墻等形式,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增強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通過電視臺、報刊等新聞媒體,以連續報道、典型案件曝光等形式,建立食品消費警示、披露等制度,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問題食品,消費警示,引導消費者科學健康消費,震懾違法經營者。今年共發放各類宣傳材料8000多份,在各級新聞媒體發表食品安全監管稿件80多篇。
(三)強化培訓,提升經營水平。通過發放食品經營者自律“三條線”明白紙、組織食品經營業戶現場觀摩、集中講課等形式加強對食品經營業戶和工商執法人員的培訓,使他們正確認識監管工作的意義,熟知經營者自律“三條線”的內容和標準,為監管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了基礎。通過我們不懈的努力,我市食品安全各項監管制度得到全面落實,目前,我市轄區上市銷售食品的建帳率、實名登記率、標牌公示率均達到98%以上。
四、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監管效能。通過采取“三聯三評三強化”措施,進一步規范和明晰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環節,形成了“政府負責、工商牽頭、部門聯動”的良好局面,有效優化了基層執法資源和執法力量,嚴厲打擊了食品售假的違法行為,凈化了食品市場秩序。同時,提高了消費者申訴舉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了食品安全的社會監督,暢通了信息溝通渠道,提高了工商部門食品安全監管的掌控力。今年以來,全系統共抽檢食品樣品479份,立案查處各類食品案件136起,極大地震懾了不法分子。
(二)提升了監管質量的評價水平。通過采取“三聯三評三強化”措施,對基層食品監管人員和經營業戶進行評估,給出相應的評價等次,有效提升了食品監管質量的評價水平,摸清了基層食品監管能力和現狀,對于整合執法資源、優化資源配置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年終通過計算各工商所轄區A級經營戶的百分比對基層食品監管的質量進行評價,提升了基層食品監管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更加容易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三)提高了食品經營者自律意識。通過采取“三聯三評三勤”措施,對食品經營業戶準入進行嚴格評估,進一步督促指導了售假食品經營者誠信經營、守法經營,有力促進了經營者誠信經營自律管理體系建設,實行食品的源頭管控,切斷了“問題食品”進入流通環節的渠道,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今年以來,受理關于消費者購買假冒偽劣食品的消費投訴明顯下降,實現了企業自律和消費者滿意的共贏效果。
- 上一篇:辦事處婦聯在干部培訓會發言
- 下一篇:工商局紅盾走訪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