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改革落實工作匯報
時間:2022-08-15 05:22:38
導語:水利改革落實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1年中央、省委一號文件、市委十號文件,把水利工作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2012年,我區圍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水利事業有了新的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抓住機遇,積極行動,大力發展水利事業
為把水利改革發展政策措施落實到實處,我區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科學編制“十二五”水利規劃。我區堅持以科學規劃引領水利建設大發展,高質量、高水平編制“十二五”各類水利專項規劃。目前編制完成“十二五”農田水利規劃、農村溝河清淤規劃、十二五農村飲水安全規劃,各類規劃全部通過市級審查批準。同時我區成立了以分管區長李健任組長,農水、財政、環保、國土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水利規劃委員會,統籌協調農田水利建設等水利規劃,確保涉水規劃的科學性、權威性和連貫性。
二是扎實推進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去冬今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區整合國土、水利、農業綜合開發等資金,圍繞我區現代農業發展,大力開展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區共投入3082萬元,新打機井500眼,新建大溝涵閘2座,開挖疏浚大溝6條,中溝9條,小溝238條,新建大溝橋12座,中溝橋38座,小溝橋223座,開挖水渠10公里,建設蓄水池8座。農田水利工程的實施,全區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3萬畝,新增和改善除澇面積1萬畝,極大的提高了農田基礎設施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旱能灌、澇能排,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三是切實做好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我區積極推進重大水利項目的前期工作。一是中小河流治理項目,我區洪堿河治理項目被列入國家2013-2015年中小河流治理范疇內,5月24號該項目的實施方案順利通過了水利廳的審查,6月25日工程初步設計已上報省水利廳審查。二是2012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按照“規模化、市場化、自動化”的原則,我區計劃解決1.6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3月31日工程初步設計上報省水利廳審查通過。6月份工完成了工程的招投標工作,現已進入實施階段,10月30日完成建設任務。
四是積極推進村級水管員試點工作。2011年9月份全市正式啟動了村級水管員試點工作,首批選定我區渠溝鎮11個試點村,我區選聘了11名村級水管員,在推進過程中,具體做到了定職責、定報酬、定獎懲,明確水管員的管護職責、考核內容,我區村級水管員試點工作在區級自驗合格的基礎上,5月中旬通過了市級考核驗收。
五是做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自去年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啟動以來,我區嚴格按照中央、省、市有關要求,落實了普查專項經費、建立了質量控制體系,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普查宣傳,按照時間節點規定,認真做好水利普查清查階段、普查階段各項工作,得到了市水利普查辦的好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二、加大投入、建立穩定增長的投入機制
中央、省一號文件及市委十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大對水利建設工程的投入力度。我區也明確了區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區財政將大幅度增加水利配套投入,設立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基金20萬元。同時整合涉及農田水利建設的部門資金,建立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設立公共財政的小型農田水利專項資金等,基本落實了水利穩定投入機制。力爭今后5年全區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2012年我區加大了對水利建設工程的投入力度,農田水利資金區級投入達到了679萬元,比去年的240萬元翻了5翻。同時各重點水利項目的區級配套資金及時撥付到位。為確保資金專款使用,并且用足用好這些資金,按規定我們對每項建設工程都設立了資金專戶,沒有擠占、挪用現象發生,保證了每項工程的順利開展。
三、規范有序,強化建設管理
在工程建設中,我區嚴格執行“四制”。一是項目法人制,具體負責項目建設管理工作。二是招標投標制。我局嚴格按照中央、省、市、區有關工程招投標的規定,進行工程施工和監理招標投標。重點水利工程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進入省水利招標中心招標,農田水利工程進入市招標采購局招標,小型水利工程在區內招標。招標過程中無化整為零、規避招標、虛假招標等行為,無違法分包和轉包行為。三是建設監理制。在施工過程中,監理單位認真履行監理職責,嚴格按合同規定配備足夠的監理人員,實行監理旁站,監理工作認真負責。四是合同管理制。所有水利基建項目全部按要求簽訂了設計、施工、監理等合同,各環節的具體工作均嚴格按照合同約定條款組織實施。同時加強質量管理,層層落實責任和完善工程管理體系,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查施工安全隱患,杜絕了質量和安全事故。
四、加強防汛工作,確保安全
我區堅決貫徹落實防汛行政首長責任制,嚴肅防汛紀律,明確了渠溝鎮、各街道辦事處、鳳凰山經濟開發區防汛搶險第一責任人。區防辦建立了汛期信息平臺,及時將水情、工情、災情等傳送給區、鎮、村各級防汛機構相關人員,為各級開展抗災、防災提供信息保障。同時切實做好汛前隱患排查工作、防汛物資儲備工作等,做到組織、人員、物資、隊伍、預案“五落實”,堅持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確保了萬無一失、安全度汛。
五、我區水利建設與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我區的水利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阻礙水利改革與發展的突出問題。
一是水利服務保障體系薄弱。目前我區水利人才隊伍現狀不能滿足水利改革發展需求,年齡結構、知識結構不合理,學而不專,工作不對口,難以滿足工作需要,同時水政執法力量不足。目前,我區無水行政執法隊伍,全區水政執法人員較少,執法力度不夠,大大制約了水政執法工作的開展。基層水利專業技術人員更加缺乏,鄉鎮機構改革后,撤銷了水利站并入經濟發展中心,人員大都兼職,致使基層水利工作滯后。
二是防洪除澇任務仍很艱巨。我區境內主要行洪河道現有防洪標準普遍不足20年一遇,抗御洪水能力較為脆弱。面上排澇設施也不完善。雖然大溝等骨干工程體系已經形成,但是小溝長年淤積,加之毛溝、田頭溝稀少,致使農田排水緩慢,往往造成積水受災。
三是工程蓄水能力和蓄水條件日益衰退。全區各類蓄水工程20多處,正常狀況下可蓄水量800多萬方,但由于大唐發電廠及轄區內煤礦采煤對地表和地層的破壞,改變了水利工程的蓄水條件,也造成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因地層沉陷、塌洞而無法蓄水;同時,市區重點工程建設對水利工程的占用、損壞問題十分突出,尤其是道路、市政工程等對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的占用和影響越來越嚴重。
六、幾點建議
(一)農田灌排工程投資比例為1:1,區級財力有限,建議市級加大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經費的投入,減少區級配套比例。
(二)農田灌排工程伐樹等不予補償,增加了實施難度,影響整體進度,建議適當放開補償制度,確保工程順利開展。
(三)中央、省、市文件中明確指出要健全基層水利管理與服務體系。建議市相關部門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幫助區、鎮解決水利機構、人員、經費問題。
- 上一篇:城建機關組織建設工作方案
- 下一篇:農水局依法行政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