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糧食大戶情況匯報
時間:2022-10-14 05:23:48
導語:農業局糧食大戶情況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首先,我對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下面我就我縣種糧大戶基本情況進行簡要匯報,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縣地處湘贛兩省邊際,人多地少,全縣轄6鎮3鄉1個墾殖場、154個行政村,總人口48萬,其中農業人口42萬,耕地面積17.56萬畝,其中水田15.2萬畝。全縣2012年水稻播種面積28.57萬畝,水稻總產13.81萬噸。2012年被評為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
一、基本情況
在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的激勵下,我縣糧食生產連續幾年呈現種植面積、單產、總產、效益持續“四增”,同時,糧食生產專業化、規模化程度逐步提高,種糧大戶逐年增加。現有500畝以上水稻種植大戶5戶,面積2930.9畝,其中鎮夏洪保種植水稻770.9畝,鎮櫸溪村黃友明種植水稻540畝,鎮中合村曾招方種植水稻560畝,村種植水稻520畝,村種植水稻540畝。
二、主要做法
1、加強組織領導
縣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山區丘陵縣,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意義重大。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及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穩面積、提單產、增效益的思路,加強糧食生產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并針對糧食生產情況,召開了專題會議,提出了促進糧食生產的一系列措施。在具體的工作中,堅持抓重點、創示范、促全面,確保任務措施落到實處。適時召開農村工作會議、春耕生產工作會議,加強宣傳發動,分解落實糧食生產計劃任務,與各鄉鎮簽訂糧食生產責任狀,將糧食生產納入各鄉鎮年度目標考核體系。
2、培育種糧大戶
種糧大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糧食生產專業化的主體力量。我們把培育種糧大戶作為促進糧食生產的重要舉措,及時加強了宣傳與引導,抓好惠農政策落實,激發種糧大戶的種糧積極性。比如,鎮中合村曾招方原先只是一個純農戶,盡管自己種田經驗多,水稻高量高,但不敢大規模種植,農技部門積極組織他到其它種糧大戶參觀學習,使他樹起了信心,承租了500多畝水田種植水稻;鎮櫸溪村黃友明原先是一個花炮企業老板,通過報刊、電視上看到國家對糧食生產惠農政策越來越多,而當地因花炮企業多,勞動力緊缺,很多農戶是利用上班空余時間來從事水稻生產,造成管理粗放,種植效益不高,種植積極性也不高,很多農戶愿意將水田轉租出去,通過基層政府和農業部門的引導和鼓勵,他租下540畝地種開始了水稻規模生產。如鎮村劉姓女婿是人,原在開辦燈飾廠,到走親戚時表達投資種植業意向。鎮、鎮和我局迅速與其聯系,介紹情況,宣傳扶持政策,最后他選定在麻田承包耕地近700畝,種植水稻和經濟作物。現在他已將上海的工廠托付他人打理,主要時間精力集中經營承租的田地,生產經營狀況良好。
3、推進土地流轉
土地是糧食生產最重要、最基本的生產要素,糧食高產增效歸根到底就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產出率。我們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鼓勵引導各鄉鎮采取多種土地流轉模式,有序推進土地流轉,發展糧食規模經營,并根據《關于積極引導土地流轉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的若干意見》,對集中連片流轉土地簽訂規范合同,根據地域條件,按每畝300-500斤稻谷標準給付租金。通過一系列政策的促動與市場的推動,從而減少了季節性撂荒,糧食規模經營程度不斷提高。
4、實施科技興糧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們始終堅持科技興糧,為種糧大戶推廣良種良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一是狠抓優新品種的推廣,依托我縣水稻新品種展示項目,大力推廣適宜我縣種植的優良水稻品種。二是加強先進技術推廣。在應用優新品種的同時,環環緊扣科學配套技術措施,積極推廣應用“多用一斤種、增收百斤糧”、測土配方施肥、水稻高產栽培、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等先進適用技術。三是提升機械作業水平。加強農機與農技的有機結合,全力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加大對農機購置的補貼力度。
5、做好配套服務
糧食生產是微利行業,為了幫助他們增產增收,降低風險,縣鄉農業部門在重點幫助搞好信息和技術指導服務,特別是病蟲害防治的同時,在支農種子、農藥、化肥和農技推廣經費等方面都予政策傾斜,重點支持。另外,積極爭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項目,嚴格及時兌現農機購補貼。目前,種糧大戶承租的土地都安排了水利建設項目。最近我局還為夏洪保爭取了工廠化育秧項目。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在種糧大戶培養過程中,我們主要面臨三個問題:
一是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投入加大。增加了生產成本,對大戶積極性有所挫傷。二是土地流轉難度加大。土地長期承包困難,尤其是國家惠農政策出臺,農戶粗放經營也有利可圖,導致流轉困難。三是地域條件制約大戶種植面積。縣屬人多田少的山區丘陵縣,大戶種植面積難以集中成片,不便管理和機械化操作,增加了生產成本,影響了種糧大戶種植效益。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惠農政策宣傳、落實,引導更多有識之士加入到種糧大戶行列;加大對種糧大戶幫扶,做到項目給予傾斜,政策及時兌現、技術無償提供,打消種糧大戶后顧之憂,幫助他們健康穩定發展;做好對種糧戶承租人及生產人員技術培訓工作,使每個種糧大戶和員工都能較好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術,通過良種、良法和現代化手段,實現節能、節本、增產、增效,長久發展目的。
- 上一篇:農業局動物疫情調查匯報
- 下一篇:農村環境的法律調整機制探索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