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開辦主任履職工作匯報2篇
時間:2022-11-11 11:22:09
導語:農開辦主任履職工作匯報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我于2000年8月調任縣農業開發辦任主任。2006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農業開發部門的關懷、指導下,我和辦公室的其他班子成員一起,帶領全辦人員認真開展各項工作,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履行崗位職責,遵守廉政自律的規定,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原則,以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為工作的根本出發和落腳點,抓好我縣農業開發項目的實施建設,使我縣農業綜合開發事業有了一定的發展,爭得了國家對縣給予更多的農業開發資金投入;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觀,并做到了廉潔自律,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工作稱職?,F將本人2006年以來履行職責的情況陳述如下:
一、認真理清思路、努力探索進取,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1、認真執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爭得了國家給予縣更多的資金投入。
我縣從1989年開始立項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政策性強、競爭性;農業開發項目國家財政資金的投入主要是依據各縣(市)每年項目實施情況來決定,幾年來,在工作中我和辦公室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執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扎實抓好項目的實施建設,項目實施獲得了上級的好評,為我縣爭得了國家更多的投入,為全縣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一份貢獻;2006年,我縣農業開發土地治理項目中央財政資金投入為484萬元,2007年為488萬元,2008年為558萬元,2009年為620萬元,2010年為720萬元,2011年為880萬元,幾年來國家對縣投資逐年增加,一年一個臺階,這既是上級對縣的關懷支持,更是我和全辦工作人員辛勤勞動的結果。
2、認真抓好了項目的實施建設,改善了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項目實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根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2006年以來,我縣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主要以改造濱湖地區中低產田為重點,主要涉及的單位有:康山墾殖場、瑞洪鎮、禾斛嶺墾殖場、楓港鄉、古埠鎮、白馬橋鄉、梅港鄉、三塘鄉等;共實施建設項目120項,其中水利類項目75項、農業類項目13項、林業類項目12項、科技推廣類項目12項、產業化經營項目9項;新建的主要工程有:修建電力排灌站25座、裝機1650KW,開挖疏浚排灌渠道200余公里,襯砌渠道70余公里,新建橋涵閘等田間渠系配套建筑物1200余處;修機耕路70余公里;營造農田防護林0.6萬畝;進行各類技術培訓4000余人次,推廣農業生產科技成果5項;
通過近年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項目區建設了一批高產穩產農田,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2006年以來,我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共改造中低產田6萬余畝,其中建設“田成方、樹成行、渠相連、路暢通”的高標準農田面積達2萬余畝,項目區共新增糧食生產能力900萬公斤,增強了農業經濟發展后勁,改善了農民生產條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被農民群眾稱為“德政”工程,密切了黨群關系;我縣2009年、2011年評為全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先進單位,2006年以來多次評為全市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先進單位。
二、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農業綜合開發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強農業一項重大決策,是國家支持農業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發展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有效途徑,新時期國家對農業綜合開發提出了新的要求,農業綜合開發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為指導思想,著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國家對農業綜合開發是實行先驗收、后立項的原則,層層級級驗收嚴格,驗收不合格就會減少資金投入甚至取消項目,自己作為開發辦牽頭人,倍感工作壓力大、責任大,在工作中必須要務實、創新,必須要充分掌握和運用國家綜合開發政策;因此在工作中,我把業務學習紿終放在重要的位置,一方面自己認真學習,另一方面,通過各種形式組織全辦人員認真學習,提高全辦人員的業務水平。
在學習業務知識的同時,我進一步加強了政治理論學習和思想作風建設,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積極參加法律法規考試,市場經濟理論考試,全面樹立了全心全意為項目區建設服務、為全縣經濟發展服務的思想。
三、勤政務實、廉潔自律
五年來,我和班子成員緊密團結,認真執行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我辦雖然單位不大、人員不夠,但職責并不小。在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實行規范化管理。經過同全辦人員的探討,我辦一方面加強了對全縣農業開發項目管理制度建設,如:建立了《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使用管理細則》,《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承諾制》等管理辦法,這些制度是在總結歷年來的經驗教訓形成的,獲得了省、市主管部門的肯定,使我辦農業開發項目的立項實施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是加強了對本辦的自身建設的管理,完善了《縣農業開發辦規章制度》,使本辦的各項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在本辦的內部管理上,我做到了項目立項公開、財務公開,項目資金下撥公開,切實加強了勤政廉政建設;同時,進一步完善了農業開發工程建設招投標制度,增加了各項工作的透明度,以各種紀律來約束自己和規范全辦工作人員的行為,形成了一股較強的合力。
二是科學安排、精心組織。農業開發辦作為全縣主管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業務部門,其核心工作就是組織好項目的實施建設、發揮工程效益,積極向上級申報爭取國家對縣給予更多的投入。四年來,在工作中我堅持了兩手抓,一手抓工程實施建設,一手抓項目規范設計,立項申報。為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我辦做到了早準備,早安排,主動為項目單位進行規劃設計,落實實施方案,變被動等項目單位實施為全面突擊、促進項目單位按期抓緊實施。
三是勤政務實、兢兢業業。在申報項目過程中,能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建立項目庫,擇優篩選;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是政府支持、財政投入、農民直接受益的民心工程,服務對象是農民,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牢固樹立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請的政績觀,充分尊重農民群眾的意愿、虛心聽取農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協調好財政、農業、水利、林業、供電等部門關系,協調好項目鄉村關系,形成合力,做好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我辦每年不僅要組織項目單位實施好年度計劃工程,而且要迎接上級的驗收,既要抓緊外業工程,又要抓內業檔案工程,工作量非常大,五年來,我和辦公室其他同志大部分節假日都無法休息,不是在辦公室搞內業材料、就是在工地施工。特別是每年下半年為了抓緊項目實施進度,長期深入施工現場,及時解決實施中的各項問題,由于我們抓得緊、抓得實,才促使項目如期完工、發揮效益。
四、存在的問題及今后打算。
近年來我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一是由于自己所掌握的業務知識限制,對項目實施具體指導還不夠,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二是項目工程建設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提高,項目區產業化進程與上級計劃要求有差距,應積極探索有效途徑,為項目區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盡心盡力,進一步加強思想作風建設,加強廉政建設,解放思想,嚴格執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使我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躍上新臺階,為全縣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二篇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2006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指導思想,積極開展各項工作。五年來,經全辦人員的共同努力,我縣農業綜合開發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國家對我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投資逐年增加,我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建設多次評為省、市先進單位,項目的實施建設改善了項目區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增強了農業發展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為我縣近年來農業生產的發展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投資逐年增加
我縣從1989年開始立項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政策性強、競爭性強;農業開發項目國家財政資金的投入主要是依據各縣(市)每年項目實施情況決定。幾年來,我們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執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扎實抓好項目的實施建設,項目實施獲得了上級的好評,為我縣爭得了國家更多的投入,為全縣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一份貢獻;2006年,我縣農業開發土地治理項目中央財政資金投入為484萬元,2007年為488萬元,2008年為558萬元,2009年為620萬元,2010年為720萬元,2011年為880萬元,幾年來國家對縣投資逐年增加,一年一個臺階,這既是上級對縣的關懷支持,也是全辦工作人員辛勤勞動的結果。
二、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根據國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2006年以來,我縣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主要以改造濱湖地區中低產田為重點,主要涉及的單位有:康山墾殖場、瑞洪鎮、禾斛嶺墾殖場、楓港鄉、古埠鎮、白馬橋鄉、梅港鄉、三塘鄉等;共實施建設項目120項,其中水利類項目75項、農業類項目13項、林業類項目12項、科技推廣類項目12項、產業化經營項目9項;新建的主要工程有:修建電力排灌站25座、裝機1650KW,開挖疏浚排灌渠道200余公里,襯砌渠道70余公里,新建橋涵閘等田間渠系配套建筑物1200余處;修機耕路70余公里;營造農田防護林0。6萬畝;進行各類技術培訓4000余人次,推廣農業生產科技成果5項。
通過近年來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項目區建設了一批高產穩產農田,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2006年以來,我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共改造中低產田6萬余畝,其中建設“田成方、樹成行、渠相連、路暢通”的高標準農田面積達2萬余畝,項目區共新增糧食生產能力900萬公斤,增強了農業經濟發展后勁,改善了農民生產條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被農民群眾稱為“德政”工程,密切了黨群關系;我縣2009年、2011年評為全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先進單位,2006年以來多次評為全市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先進單位。
三、班子集體團結務實、勤政廉政
五年來,我們班子成員緊密團結,認真執行和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各項規定。為了使我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得更好,班子集體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點做法:
一是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實行規范管理。我辦進一步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使各項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在本辦的內部管理上,做到了項目立項公開、財政使用公開,嚴格做到了每項目工程都有施工合同、施工記錄、驗收結算報告等,檔案材料齊全;在工程發包上,嚴格按上級規定實行招、投標制,加強了工程建設管理,確保了工程質量。
二是班子成員精誠團結,既明確分工,又互相配合。今年項目實施涉及多個鄉(鎮),每個項目單位我辦都固定一名員工分片包干,做到責任到人,充分調動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三是主動突擊,協助各位做好項目實施的各項工作。為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我辦做到了早準備、早安排、在項目計劃批復前,我辦就為各項目單位制訂了項目實施進度安排表,為項目單位進行規劃設計、落實實施方案,提前開工建設,變被動等項目單位實施為主動突擊,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促使項目單位按期抓緊實施。
五年來我們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不足之處。一是領導班子成員的業務知識進步提高,應加強對項目的實施的具體指導。二是班子成員在工作中開拓,創新精神較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更加緊密團結,認真執行國家政策,勤政務實,不斷開拓進取,把我縣農業開發項目實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