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行風建設工作報告
時間:2022-12-17 10:00:27
導語:地震局行風建設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和糾風辦要求,我局認真扎實地落實了年度行風建設、行風評議整改的各項具體工作。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完善落實具體措施,努力加強行風建設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市糾風辦關于行風建設的規定要求,結合實際,認真完善落實了各項具體工作措施,行風建設不斷得到加強。
一是完善健全領導小組。建立了一把手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三個業務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行風建設領導小組。定期分析研究行風建設情況,及時了解收集內外反應意見建議,不斷改進完善全局的工作,保障內部風氣正、社會群眾滿意。
二是高標準做好地震行政審批服務工作。防御科整建制進駐市行政審批中心,開設對外審批服務窗口,人員常年固定。會同發改、建設、規劃、法制辦、審批中心等部門單位制定了嚴格、規范的并聯審批流程,并本著便民為本的原則,定期修改完善。將審批流程、審批事項要件材料利用審批中心大廳公示欄、局防震減災網站、發放明白紙、電話及收機短信等手段向辦事民眾告知,對仍不夠了解的辦事民眾,凡是能到達窗口一次,確保徹底給予解答清楚,并留存后續聯系方式,服務到底。審批權限完全交由審批窗口,窗口人員嚴謹自律,需要勘查工地現場的事項隨叫隨到,切實做到了當辦即辦,絕不讓辦事民眾多跑一趟,真正為民著想、便民辦事。截止10月底,全市已完成建設工程審查審批事項202項、地震安全性評價44項,按時辦結率100%,自開設地震行政審批服務窗口以來,沒有民眾投訴事項、沒有復議案件。多次受到審批中心領導表揚,2010年我局審批服務窗口,被評為先進窗口,且也是唯一一個全員都受到各類獎勵的窗口。
三是堅持做到辦公辦事嚴格公開。建立了黨務政務公開欄、防震減災公開網站、事項公開電子顯示屏、公開意見箱、公開電話等公開手段,將人事變動、黨員發展、日常行政辦公辦事事項、財務支出月報、對民服務等各類事項除涉密的外,全部對內、對社會公開,接受全方位監督。黨務政務公開工作得到科技局黨委表揚、市委檢查組充分肯定。
四是定期走訪了解,及時改進工作。每月走訪幫扶的榮成上疃村、每季度下基層調研調查、沒半年慰問離退休老干部、不定期走訪工程開發建設單位、借助審批服務窗口隨時了解征求辦事民眾意見,聽取收集意見建議,及時解答、處置、改進自身工作。
五是嚴格內部管理,塑造良好形象。打鐵首先自身硬。建立良好行風,工作團隊必須首先自身作風過硬。借助全市機關作風紀律整頓活動,層層查擺問題、剖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限期糾正。干部、黨員帶頭人人承諾保證,接受監督,半年一次全體會議上匯報承諾兌現情況。局制定了整改措施、創優爭先獎勵辦法,對外公開,認真落實。持續保持了風氣正、團結協作、謀事干事意識強的良好局風,創建了地震科普“五有”宣傳模式,教育部、中國地震局聯合在我市召開了現場會;率先將地震科學知識普及納入中小學地方教育課程,經驗做法被全省推廣;經2010年探索、2013年完善成功建成了畜牧防疫地震觀測網和水文地震下水動態觀測網,有效提高了地震宏觀異常信息撲捉效率,為全省地震群策群防工作開辟了新途徑;與卡爾公司合作,研制開發了地震應急單兵系統,有效增強地震現場應急救援、地震應急指揮決策能力,在7月份全省地震局長會議上實用觀摩,得到入會代表的一致認可和贊揚。我局一致以來的風貌和開拓表現,被省地震局領導評價為是一只短小精悍、作風素質好、和諧協作、戰斗力強的團隊。
二、認真組織行評,扎實落實整改
接到市糾風辦關于開展2013年行風評議、整改的通知后,我局十分重視,迅速組織開展落實了各項具體工作。
一是召開了辦公會議,學習傳達通知精神、研究落實方案、要求干部職工全員積極參與,抓出成效。
二是召開行風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具體實施方案,明確人員分工、工作標準、完成時限,保障行評不走過場、評出實效。
三是認真組織評議,誠懇征求、收集意見建議。設立了意見箱,分別召開了離退休老干部座談會、工程開發公司座談會、內部科室自查會議,走訪了部分服務對象、縣級地震部門。對地震局的行政審批服務工作普遍感到滿意,同時部分人員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意見建議,概括起來主要為3條:
1.7月26日的地震發生后向地震局打電話怎么沒有人接聽?
2.7月26日發生的地震怎么沒有提前預報通知、只是震后匯報?
3.建議:加強地震科學知識普及工作、加強預測預警工作。
同時,市糾風辦組織全市行風民主評議后,反饋到我局的問卷調查意見列出了6條、建議列出了1條。我們認為情況屬實,意見建議很好。同時也感到:所列的6條意見、1條建議只是文字敘述的方式、口氣不同,總體表達的意思與我們征求、收集到的上述3條意見建議相同。表明各界對我局行風建設的意見建議是集中一致的、誠懇的,謝謝大家對我局工作的關心、支持。
四是深刻剖析原因,扎實整改。
按照行風評議整改計劃,分別組織召開了科室會議、行風領導小組會議針對收集到的意見建議認真查找原因,局辦公會議依據原因研究制定措施,立說立行扎實整改。
(一)7月26日的地震發生后向地震局打電話怎么沒有人接聽?
主要原因:
我局固定電話原來設置了呼叫等待功能,接聽來電過程中再有人打入電話時,呼叫人聽到的就是打通了無人接聽的聲音。
我局平時每天24小時都有專人值班值守,7月26日19時08分地震發生10分鐘后,全局人員即到達了應急崗位,按預案展開了緊張的震后應急工作,而且全體人員24小時吃住在應急崗位,職守到8月1日。期間始終設有專人在接聽、解答民眾來電咨詢,共接聽電話700余個,僅震后24小時內就接聽近300個。整個震后應急處置工作,得到了市委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整改處置:
我局固定電話原設定的呼叫等待功能在7月26日的地震后就徹底取消了,不會再出現此類現象了。在緊張的震后應急過程序中,我局一邊有專人在不停地接聽、解答著民眾來電,一邊獲得了“地震局無人接聽電話”的信息,當時倍感疑惑,便迅速會同聯通公司相關領導、技術人員排查確定了問題的原因,當即進行了解決。由聯通公司負責立即取消了我局所有固定電話的呼叫等待功能,并協助在信息港網上消息,向社會民眾說明情況、作出解釋、取得諒解;由我局負責,在防震減災網站上了同樣的說明信息。
為整改徹底,我局結合本次行風評議再次在防震減災網站上向民眾作出了解釋說明,以取得諒解。
(二)7月26日發生的地震怎么沒有提前預報通知、只是震后匯報?
主要原因:
地震科學知識的普及還不夠到位,社會民眾對地震預報工作的相關情況以及震后快速匯報的重要作用不夠了解。
整改處置:
1.已在防震減災網上情況說明,向疑問的民眾作出了解答,以取得理解:
地震預報尚屬世界公認的科學難題;人類開始正式進行地震預報的探索,還僅僅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國內外都處于探索階段;面向社會地震預報信息是有法律嚴格規定的,是一項十分嚴肅的事情;在現階段的地震預報水平下,震后及時匯報至關重要。
2.采取措施加大地震科學知識普及力度,及時解答、消除民眾疑問,增強全社會的地震科學知識水平和對地震事件的應對能力,克服遇震的恐慌心理。
近階段重點開展了以下宣傳普及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了防震減災宣傳網站,提高了地震科學知識的更新頻率。
二是會同教育部門建立完善地震科普示范學校,為每個學校培訓科普輔導員、輔導員再培訓所有任課老師;將地震科學知識納入全市中小學素質教育課程,并規定年度集中授課時間、開展講座及各種活動的頻次、納入學校素質教育考核內容,地震科學知識普及從娃娃抓起,發揮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作用。
三是會同科協、新聞媒體、網站等單位,開展刊播地震科普知識、網上問答題等活動。
四是組織開展集中宣傳活動。本月底在市區進行,準備了充足的發放宣傳資料。
五是會同市普法辦將地震科普知識納入“六五”社會普法內容;將地震科普知識納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普法“每周一題”中。
六是充分利用辦公樓大廳電子顯示屏,開展地震科學知識普及。
(三)建議:加強地震科學知識普及工作、加強預測預警工作。
建議提的很好,這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局一直在下大力抓的長期性地重點工作。
整改處置:
已將以下計劃打算在防震減災信息網上,向社會民眾作出解答、回應。
1.地震科學知識普及工作。將加大工作力度,繼續推進地震科普“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活動,繼續深化“村村有陣地、校校有聲音、社會有手冊、媒體有動作、活動有特色”的五有宣傳模式,創新宣傳手段、建立長效機制,長期持久地深入開展好地震科學知識普及工作,不斷提高社會民眾應對地震災害的素質、能力。
2.地震預測預警工作。已經列入了我局2013年重點工作計劃,主要突出三個方面:一是在2013年臺網監控中心、應急指揮中心升級改造基礎上,深化完善運行管理,保障監測臺站平穩運行,數據連續可靠,對區域的地震監控能力達到1.2級。同時,繼續完善我局在省內首創的畜牧防疫地震觀測網、水文地下水動態觀測網,開發利用數據自動化軟件,增強地震異常信息撲捉效率,提高地震分析預報能力。二是爭取國家、省地震專家支持,加強地震監測基礎性研究,探索積累我市區域地震地質資料,提高震情應對能力。三是會同通信部門和業務公司,研究運用短信群發系統,及時向民眾提供實發地震信息。
三、建立長效機制,持久抓好行風建設
借助本次行風評議整改的東風,繼續深入地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及糾風辦的指示要求,完善健全行風建設的各項制度措施,制定定期自查自糾計劃和每年度工作方案,把行風建設作為為民服務、樹立單位良好形象、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保障,持久深入的抓好、不斷抓出新成效。
- 上一篇:地震應急救援工作意見
- 下一篇:試議涉外合同法律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