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運輸所執法評議工作匯報
時間:2022-09-27 08:59:46
導語:公路運輸所執法評議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區公路運輸管理所位于區福臨大道中段,始建于1991年,實有在編在崗人員15名,協管人員22名,負責全區道路運輸市場管理工作。運管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緊扣“抓隊伍、促規范、助發展”的工作思路,以“鐵軍”精神超常推進各項工作,工作作風不斷改進、執法形象不斷提升,公路運輸管理事業成效顯著。
一、健全依法行政工作機制,強化組織保障
運管所成立了以所長同志為組長,所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職能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領導小組”,對道路運輸行政執法工作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安排,落實機構、人員、制度、措施和經費,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職能部門分工合作”的高效工作機制。
二、規范依法行政管理制度,落實執法責任
一是堅持制度創新。先后制定《行風監督員制度》、《行政執法公開制度》等40項制度,完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工作流程圖,不斷創新管理體系;二是規范內部管理。健全完善《辦公室工作職責》、《獎懲制度》等20余項內部管理制度,制訂《紀律作風整頓活動方案》,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能。三是健全考評機制。建立“個人自評、股室初評、班子審核”三級考評機制,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四是落實執法責任,加強行政執法管理。成立行政審批委員會和行政處罰委員會,強化對行政執法的監督,由執法室負責對行政執法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明確責任,抓好落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
三、不斷夯實硬件基礎設施,提升執法形象
一是加快交通“四統一”建設。按照交通部“四統一”要求,高標準建設執法場所,已于2014年8月投入使用,執法形象不斷提升;二是標準配置執法裝備。配置執法車輛2輛,執法記錄儀4臺,對講機8部,執法標志標識齊全、執法服裝著裝規范、執法證件佩戴統一;三是強化執法宣傳。設置執法宣傳欄4個,宣傳展板5個,宣傳標語和橫幅60余幅。在各鄉鎮、社區開展以“珍愛生命,拒絕黑車”為主題的道路運輸安全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1200余份,接受咨詢360余人次,廣大市民交通安全意識不斷增強,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
四、全面推進執法隊伍建設,提高行政效能
一是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增強運政隊伍法制水平。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聘請法官和律師等法律工作者進行執法培訓,增強執法人員掌握執法程序、執法處置的技巧,實現法律知識與實踐的最佳結合,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狠抓運政隊伍行風建設,樹立執法為民意識;嚴格執行《交通行政執法規范》、《省交通行政執法“八禁止”“八不準”》等規定,牢固樹立“執法就是服務”的觀念;三是強化執法監督,提升執法形象。認真貫徹《市交通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制度》等,聘請行風監督員,向社會公開投訴、舉報電話,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五、構建廉潔高效服務體制,切實關注民生
一是建設高效便民的行政服務體制。認真執行許可公示制度,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減少辦事程序,優化政務環境。
二是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行為。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做到“執法主體明確,執法行為規范,執法程序合法,執法依據充分,執法文書齊全”,運政執法規范有序。三是以關注民生、服務發展為出發點,力創工作亮點。1.積極發展城市公交。投入3800萬元建成綜合樞紐站,投放城市公交車71輛,優化調整13條公交線路;積極發展至城際公交(投入大型公交車25輛、小型商務車10輛),推進宜南城市公交實行高密度、低票價運行模式,有力解決了市民出行難的問題。2.探索打造特色交通。投入免費公共自行車910套,設置公共自行車網點48個,共辦理自行車卡6328張;在濱江新城發展免費觀光小火車和古街特色專線小公交,促進古街經濟發展。3.大力發展農村客運。發展特色農村線路6條,投入“農巴”車輛26輛,直接帶動周邊鄉鎮的農民脫貧致富。4.建立打擊非法營運長效機制。研究制定了《打非治違專項整治工作方案》,采取“疏堵并舉”的方式,與市運管局及區交警大隊等部門聯合執法,形成了打擊“黑車”長效機制。
經過不懈努力,運管所先后榮獲“道路運輸管理先進集體”、“春運工作成效顯著單位”、“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先進單位”等省市近20項榮譽,連續七年榮獲市上目標考核一等獎,2013年被交通運輸部表彰為全國道路運輸先進單位。
- 上一篇: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工作匯報
- 下一篇:公路路政管理行政執法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