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工會幫扶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17 10:55:29
導語:總工會幫扶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首先我代表縣總工會對省總工會各位領導到我縣檢查指導工作,表示熱烈的歡迎。幾年來,我們縣總工會幫扶工作按照幫扶活動的要求和工作職責,在省、市工會和縣委的領導下,立足實際,拼搏進取,努力開拓,使我縣幫扶工作形成了“物質幫扶與精神幫扶同步”、“輸血”幫扶與“造血”幫扶并舉,短期幫扶與經常幫扶共濟、工會幫扶與社會幫扶相結合的工作格局。下面我就向在座的各位領導對我縣開展幫扶工作的主要情況進行認真匯報。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
一、源頭參與,措施保障
工會幫扶活動開展的扎實有效與否,與切實可行的措施、制度及黨委的領導、政府的支持緊密相連。工作中,我們首先加大調研力度,圍繞困難職工關心的問題、再就業中存在的具體困難和突出矛盾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為縣委和政府提供決策依據。近幾年來,我們相繼開展了困難職工情況調查、困難企業狀況調查、民營企業用工狀況調查等各項調研活動。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采取不同的方式、利用不同的場合、千方百計反映困難職工的呼聲、愿望和要求。通過與同級政府召開聯席會議,使困難職工的需求和工會的主張在縣委、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中得到充分體現。通過努力,工會參與制定了《縣黨員領導干部幫扶困難職工活動方案》、《縣關于對下崗職工實施優惠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在源頭上主動參與到位,為困難職工和下崗職工提供了有效的源頭政策幫助。為使各項幫扶措施落實到位,我們對全縣幫扶工作實施了目標管理,同各單位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了工作績效考評機制,并完善了各項制度和措施,使我縣幫扶工作形成了“黨委重視、政府支持、工會主抓、層層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掌握情況,理清思路
如何把幫扶活動開展的既扎扎實實又有聲有色,對此,我們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在黨員干部幫扶困難職工活動中,我們針對縣經濟基礎相對較落后,困難職工問題較多這一實際,在吃透情況、摸清底數的基礎上,理出了幫扶活動“以黨員干部‘一幫一’為基礎,以單位為依托,由黨員干部帶頭幫、單位集體共同幫”的新思路。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我縣部分黨員干部幫扶力量不足的矛盾,同時又發揮了單位、集體的力量和智慧,體現出了集體幫扶的優勢,進一步加大了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力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開展小額借款幫扶工作中,一度出現了部分同志認識不足問題和資金短缺困難。有相當一部分同志認為縣工會連維持正常工作開支、機關人員工資發放都十分困難,如何拿得出資金幫助下崗困難職工?即使想法搞到資金,萬一要不回來又怎么辦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首先組織大家認真學習上級有關精神和要求,使大家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既而提出了“立足‘送溫暖’有限資金的基礎,依托金融部門,對下崗困難職工實施小額借(貸)款”的工作設想。通過協調,最終與縣農村信用聯社達成了共識,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由農村信用聯社為下崗困難職工承擔小額借(貸)業務。年我們又與縣勞動部門建立了幫扶工作協作機制,利用政府資源對困難職工開展“小額借款”工作。解決了幫扶資金不足問題,使小額借款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
三、建立機制、辦好實事
為更好地幫助困難職工解決困難,建立幫扶長效機制,我們于年建立了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對困難職工實施特困救助、信訪接待、法律援助等“六位一體”的幫助。一是積極為困難職工提供就業服務。工作中我們積極與勞動部門結合,充分利用政府資源為困難職工提供幫助。去年我們對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了技能培訓,累計培訓下崗失業人員余名。同時積極挖掘就業崗位,為余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了職業介紹,努力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幾年來我們先后動員我縣有限公司(廠)、、等余家民營企業招收下崗、失業人員,幫助下崗職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二是開展送溫暖活動幫助困難職工解決生活困難。為送溫暖活動引向深入,年我縣開展了黨員干部“一幫一”活動,名黨員領導干部參加了活動,活動中各單位采取多種方式為困難職工提供幫助。如縣、等部門為幫扶對象提供了保潔工和其他就業崗位,為幫扶對象找項目并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困難職工創業。縣公司(長)下崗職工,一家是縣工會長年幫扶的對象,夫婦雙雙下崗沒有生活來源,兒子患病,一家人生活頻臨崩潰,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在縣工會和縣武裝部的幫助下,這個面臨崩潰的家庭又看到了希望,重新揚起了生活的風帆。縣幫扶中心成立以來,我們積極改進雙節送溫暖措施,將以往把送溫暖物資分發到基層單位,再由基層單位入戶的辦法改為由困難職工提出救濟申請,經單位篩選并張榜公示之后,縣工會工作人員入戶送溫暖到家的辦法。這樣不僅堵塞了漏洞,而且使有限的送溫暖物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幾年來,縣工會幫扶中心累計對738戶困難家庭進行了生活救助。三是積極開展“金秋愛心助學”活動。幾年來,通過努力我們幫助名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圓了大學夢。四是為農民工提供幫助,維護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隨著農民工會員人數的增多,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為他們提供幫助,也成為我們工作的一個重點。近年來,我們相繼開展了各項農民工權益維護和幫扶工作,實施了派出人員赴農民工較集中務工地跟蹤維權工作。與縣政府等有關部門建立了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為確保我縣外出務工人員通過合法正規途徑外出務工,我們積極履行監督職能,在全縣開展勞動法律監督檢查活動,取締了兩起盜用工會名譽、以贏利為目的的非法職介所,有效地維護了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五是熱情接待職工來訪。幾年來我縣幫扶中心共接待來訪困難職工人次。對嚴重侵犯職工權益的案件,我們積極敦促政府及信訪部門及時成立聯合調查組,對職工反映的問題開展深入調查,據理力爭,使職工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六是小額借款幫扶。幾年來,累計對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小額借(貸)款幫助,累計幫扶資金萬元。七是開展醫療救助、幫扶。通過積極努力,我們與縣人民醫院聯合制定了《困難職工就醫優惠辦法》,為名困難職工辦理了《就醫優惠卡》。年在工會的努力下,縣政府籌資萬元,購買公益性崗位,安置下崗職工,僅在興華商貿街一次性購買了套間門面房;一次性購買了臺小型電焊機、輛人力三輪車、臺豆漿機贈送給下崗職工,幫助他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再就業。
通過幫扶中心的不斷完善和幫扶活動的深入開展,不僅解決了我縣困難職工的燃眉之急,幫助一部分困難職工解決了困難,拓寬了就業渠道,而且進一步密切了與職工群眾的關系,促進了社會政治穩定,同時有效地緩解了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壓力,為縣的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四、存在的困難和主要問題
縣是一個經濟基礎相對較落后的貧困縣,困難職工問題相對較多、較突出。隨著幫扶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對幫扶中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也日益顯現。就我們縣工會幫扶中心來說,困擾開展工作的主要問題:一是人員少且兼職。目前我縣幫扶中心共有名工作人員,都是從工會機關抽調來的。他們在完成幫扶中心工作的同時,還承擔著縣工會生產部、保障部、技協辦等項工作任務。由于工作頭緒多,工作人員少且自身素質也有待提高,往往在工作中出現顧此失彼現象。二是幫扶資金緊缺。幫扶中心作為一項長效幫扶機構,必須有穩定的資金來源渠道作保障。社會捐助、贊助只能解決暫時的問題和困難,難以解決長期問題。目前我縣幫扶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工會經費投入、上級工會專項資金、財政臨時性補貼。由于我縣企業發展不景氣,縣財政也屬“吃飯財政”,工會經費不能到位。縣財政的補貼也局限在“年關”慰問困難職工活動時,杯水車薪。因此,幫扶資金來源問題是擺在我縣幫扶工作面前的一個現實的主要問題。三是有關部門的重視與支持不夠。據統計相當一部分來訪困難職工大都是由于行政方面沒有嚴格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侵犯了職工的應得利益。如社會保障金繳納問題等,國家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在處理困難職工反映的這些問題時,一些單位和部門往往都因地方利益、部門利益、單位利益等各種原因使國家的政策法規得不到落實,造成困難職工利益被侵犯,作為工會幫扶中心卻只能反映、協調。因此,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工作的重視程度與否,對幫扶中心開展工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五、下步打算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工會將逐步顯露和還原出其在市場經濟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幫扶中心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具體化了工會的基本職能。幫扶中心做為困難職工的長效幫扶機構,我們認為還應進一步全面加強機制建設和隊伍建設。一是建議把幫扶中心納入黨委、政府機構編制序列,由工會具體負責開展工作,形成黨、政、工齊抓共管的社會幫扶機構,實現對困難職工的全方位幫扶。二是要加大幫扶資金籌集力度。應加大上級財政、地方財政和上級工會經費的撥付力度,還應積極爭取社會的廣泛支持和企業的捐贈,夯實資金保障基礎,才能使困難職工受助人數增加,受益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三是協助政府促進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完善。勞動、民政、財政、稅務、工商、衛生、教育等有關部門,要從自身職責出發,制定和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包括建立扶貧幫困資金投入并穩步增長的機制,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降低下崗失業人員小額貸款門檻,幫助困難職工開展生產自救,形成一系列就醫及子女上學、廉租房等優惠政策。四是要實施擴大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加大技能培訓資金投入力度。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幫助下崗失業困難職工通過各種方式實現就業。加大下崗失業困難職工的創業幫扶力度,配套創業資金,形成創業帶就業的機制。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和技能水平,幫助他們實現就業,早日走上脫困道路。五是要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大幫扶工作格局。黨政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困難職工幫扶工作與送溫暖工程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把做好這項工作作為衡量政績的考核目標,進一步形成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抓、工會運作、各方參與的大幫扶工作格局,明確和規范職責任務,加強各級政府的扶貧幫困機構建設,形成強大的扶貧幫困合力。
- 上一篇:農商行持續發展演講稿
- 下一篇:婦聯社會管理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