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專項整治工作匯報
時間:2022-07-21 08:58:10
導語:社會救助專項整治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全面排查低保對象
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排查工作,對低保人員家庭的戶籍狀況、家庭收入、實際財產及低保金發放情況進行全面復核,及時增減或停發最低生活保障金。
整治活動共核查150477位低保對象,退出7198人,新增3898人。
2.堅決查處“人情保”現象
根據《省城鄉低保經辦人員和村(居)民委員會干部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辦法》要求,對未能如實填報信息的村(居)低保經辦人員和村(居)委會干部給予通報批評,追究相關責任。查處村(居)委會干部私自代管低保證和低保金發放銀行卡的情況。各縣區設有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的監督和舉報,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組織人員進行認真調查核實,情況屬實的及時糾正。
此次整治,我市共接到群眾舉報59件,其中48件查證屬實并處理,有效減少了“人情保”“錯保”的現象。
二、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的做法
1.嚴把審核關,加強經濟狀況核對
在低保審核審批中,嚴把低保準入關,不斷完善低保“申請、審核、評議”制度,從源頭上遏制“錯保”。同時,加強核對機制的運用,通過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提高對低保戶等社會救助對象的認定水平。目前,市市本級、縣區已經成立了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中心,大大提高了對低保戶等社會救助對象的認定水平。
2.加快社會救助窗口建設,完善服務功能
在全市建立統一的社會救助服務窗口,以此次專項整治活動和建立完善機制建設為契機,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設立統一的救助申請受理窗口,制定明確的社會救助申請辦理流程,嚴控辦理時限,加強結果跟蹤,為解決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打造綠色通道。服務大廳內,做到標識鮮明,政策清楚;工作人員應主動將咨詢投訴電話告知困難群眾,對群眾提出的可行意見認真采納,做到親切服務。
3.積極開展主動發現工作
市區及四縣共建了7所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并以此為依托,建立起救助對象主動發現平臺,通過每日的沿街巡查,積極開展主動救助。據統計,現已有439人通過發現機制得到救助,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救助。
4.推進“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建設
逐步建立起部門間協同辦理機制。現階段,我市已有8各縣區建立了社會救助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綜合構建和完善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等八位一體的社會救助體系;市級的家庭狀況核對機構已經建立,縣區的機構建立也都在推進之中。市級的核對機制建立也進入了實質階段。
目前,已開展急難個案會商15次,及時處理了需要跨部門協調解決的問題,“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將逐步完善。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民政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社會救助協調機制,組織召開聯席例會;加快制定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更新核對系統,強化經濟核對的公正、全面、準確、便捷;進一步完善以“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為目標的社會救助體系,充分發揮各項社會救助制度作用,進一步提升社會救助能力和水平,擴大惠民效應,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 上一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論文
- 下一篇:統計局工作要點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