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項目產業扶持工作匯報
時間:2022-08-30 08:12:51
導語:脫貧攻堅項目產業扶持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省民政廳任務安排,縣教育基金會參與了縣梭坡鄉村脫貧攻堅工作,現就我局與縣教育基金會參與幫扶的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項目開展情況做以下總結。
一、村情簡介
村位于梭坡鄉東北面,距鄉政府5.8公里,距縣城8.8公里。是我縣2016年摘帽的貧困村,屬于典型的高山河谷地帶。全村目前為62戶289人,擁有耕地183.7畝,林地2400畝,退耕還林583.1畝。由于地貌及惡劣的自然條件限制,我村群眾收入主要以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及短期外出務工為主。
二、找準方向,興建釀酒及鮮市葡萄相結合的葡萄種植產業
種植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之一。我局會同縣教育基金會在村從村情民意入手,為夯實農村產業基礎,推動農民致富增收,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工作。一是組織統籌集體土地50余畝,分上下半組實施開墾及管理,其中上半組由村支部書記任組長負責種植基地的具體實施及安排,下半組由村委會主任任組長負責種植基地的具體實施及安排。二是加強群眾產業技能培訓。2018年縣教育基金會先后5次對村進行葡萄種植技能培訓,(培訓內容涵蓋了種植技能培訓、種植基地選址、場地平整、品種篩選、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止等)。三是精準定位。針對村葡萄種植情況,多次深入田間地頭對村已種植的葡萄進行采樣研究。根據村日照時間長、水果含糖量高的特質決定投入資金33萬元發展村葡萄種植業,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辦法。經過考察、調研、征求該村村支兩委及部分戶主代表同意決定:將在原有種植面積的基礎上新增50畝種植面積,擬定為我縣社會組織參與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項目。每畝需求資金7000元用于購置基礎材料及開墾荒地。四是組織學習。組織村已有種植經驗農戶前往攀枝花學習考察先進種植理念,破除陳舊種植觀念,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村實際情況的葡萄種植管理辦法,并對其余種植戶進行手把手種植教學,改善種植陋習,提高產量。五是引進外地先進經驗,計劃在村葡萄種植基地中打造獨具特色的特色生態采摘園。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進一步加強對村群眾的種植技能培訓。二是計劃于2019年初開始正式種植葡萄,我局將全程跟蹤種植過程,確保葡萄產量。三是在葡萄種植前做足工作,根據市場需求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制定一些列應對市場變化的規章制度,指導村葡萄種植業走上正軌、做出成效。
- 上一篇:大型活動導演綜合素質探析
- 下一篇:黨風廉政建設半年工作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