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政局上半年工作匯報

時間:2022-08-03 04:30:50

導語:縣財政局上半年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財政局上半年工作匯報

2021年以來,縣財政局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持續推進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持續加強政治建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

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續推動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深入貫徹總書記視察重要講話和對財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貫徹《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責任,把講政治貫穿財政履職盡責全過程。按照縣委統一部署,扎實開展中央巡視省反饋問題整改工作,與開展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抓好財政重點工作等緊密結合,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不斷鞏固警示教育成果,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夯實財政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基礎。推動財政系統作風不斷轉變。

二、強化財政收支管理,全力兜牢“三保”底線

(一)上半年財政收支完成情況

2021上半年,財政總收入完成10.5億元,同比增收6249萬元,增長6.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69億元,同比增收7759萬元,增長11.2%,完成預算的54.2%,高于序時進度4.2個百分點。分收入科目看:稅收收入完成6.77億元,同比下降10.2%,占財政收入的64.4%,比上年同期下降11.8個百分點。非稅收入完成3.74億元,同比增長59.4%。

2021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49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55.6%,同比增支1.76億元,增長7.8%,其中:民生支出20.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支5531萬元,增長2.73%,占總支出的85.02%。

(二)多措并舉,強化“三保”保障

堅持優先安排“三保”支出。按照國家標準的“三保”支出范圍和標準測算,我縣2021年“三保”支出需求31.57億元,我縣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可用財力42.58億元,其中安排用于“三保”預算31.57億元,“三保”支出預算安排不留缺口。截至6月底,我縣“三保”累計支出22.6億元,支出進度71.6%,高于序時進度21.6個百分點,高于財政總支出進度16個百分點。為做好“三保”工作,縣財政局嚴格控制“三保”之外的預算追加,實時關注庫款情況,提高庫款監測時效性;不斷強化分析研判,合理安排支出順序,統籌做好各項財政支出;每月保持合理的庫款規模用于保障“三保”特別是工資性支出,確保不發生拖欠工資現象;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調整支出結構,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盤活及壓減資金重點用于“三保”等支出。2021年上半年壓減支出600萬元。

深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務卡制度改革,繼續完善大平臺動態監控系統監控規則,積極探索實施國庫集中授權支付方式,提升支付效率。2021年上半年,國庫支付中心完成直接支付44807筆,結算金額50.64億元,授權支付2255筆,結算金額1.02億元。公務卡結算3408筆,金額1155萬元。

(三)抓好財政直達資金使用管理

1.直達資金預算安排情況

一般轉移支付直達資金2.6億元,預算安排以民生為要,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工資發放和機構運轉,兜牢“三保”底線。重點用于部分民生工程項目配套及工資相關性支出等。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資金7.21億元,預算安排主要用于特困群體生活價格臨時補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助資金、義務教育補助經費、就業補助資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等。專項轉移支付資金263萬元,預算安排主要用于創業擔保貸款貼息中央承擔部分。

2.直達資金預算執行情況

我縣預算安排直達資金共計12.13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安排9.84億元,省級對應安排1.38億元,縣級對應安排0.91億元。截止6月30日,已累計支出6.51億元,支付率53.6%,超時序進度3.6個百分點。對財政直達資金的管理,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相關文件要求,在系統內精準標識,形成的支出及時導入監控系統,杜絕以撥坐支虛列支出和劃轉到預算單位實有資金賬戶現象,確保全部直達用工單位、企業或補助到個人,切實發揮在“六穩六保”中的重要作用。

三、強化政府性債務及債券資金管理,保障政府重點項目建設

1.嚴控法定限額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律采取發行政府債券方式規范舉債。在省財政廳核定、省政府批準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內,積極申請發行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著力防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重點是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對我縣150家單位自身債務增減變化情況,實行財政部債務監測系統月報制度,隨時掌控我縣債務增減變化、債務到期狀況和到期償還情況。

2.做好專項債項目的儲備和發行。重點摸排我縣2021年度急需實施的政府重大項目工程需求,包括醫療衛生、重大水利工程、生態環保、鄉村振興、城鎮基礎設施等公益性建設。2021年上半年已申請債券資金11.03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券資金0.9億元,用于支持我縣義務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項目;新增專項債券資金7.12億元用于我縣鄉村振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利、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緩解財政還款壓力,申請發行了再融資債券3.02億元,用于償還到期政府債券。

3.加強債券資金項目的績效評價。為落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要求,強化支出責任,提高債券資金使用效益,委托第三方對我縣2020年度債券資金使用項目進行事中和事后績效評價,對債券資金項目分為投入、過程、產出、效果四個方面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為優秀等級,對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已要求項目主管部門和實施單位及時作出整改。

四、發揮金融監管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穩定

(一)全力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1.持續擴大信貸投放總量。今年5月末全縣貸款余額332.24億元,比上年同期241.68億元增長37.47%,比年初290.95億元增長14.19%,增幅居全市第一。5月末余額存貸比90.14%,較上年同期(73.69%)和今年年初(85.98%)有較大幅度提高。

2.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服務實體經濟。今年以來各銀行共為345家企業發放貸款14.89億元。同時,進一步降低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全縣普惠小微平均利率從年初的5.79%降為5月底5.49%。縣擔保公司對小微企業繼續實行1%的優惠費率,5月底的平均擔保費率為0.88%。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優化金融產品。農行推出“惠農貸”累計投放4.6億元,增量3.3億元;建行推出“云易貸”累計支持81戶,投放金額8500萬;螞蟻電商惠農貸累計支持電商20戶,投放金額1200萬,增量800萬;縣擔保公司對擔保產品也進行了創新,同中行合作開展“電商貸”,已完成放款1筆,金額300萬;“總對總”業務已完成放款5筆,金額420萬元;繼續開展“稅融通”,已放款12筆,金額3645萬元。

3.認真落實“四送一服”工作。4月份開展專項行動共走訪企業40家,上報企業反映問題18條,收到縣“四送一服”辦交辦融資相關問題47個,現已辦結42個,預期可為14家企業提供融資支持6335萬元。

(二)防范化解金融領域重大風險

1.穩妥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風險。持續強化對代償回收和不良貸款風險化解的督導,以清理公職人員欠款為突破口,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縣農商行3月以來收回不良貸款2751萬元,其中借新還舊2342萬元,公職人員欠款117萬元(不含職工自借);縣擔保公司3月份以來收回代償款133萬元。

2.認真開展防范非法集資工作。為防范處置非法集資及高利放貸問題,多次組織銀行及保險業開展非法集資宣傳及線索摸排,嚴防新增注冊在我縣的互聯網金融機構。排查出1家企業涉嫌非法金融活動,并于3月份聯合公安等部門進行清除取締;發放《致廣大群眾的公開信》34萬份,進一步向群眾普及金融常識,做到宣傳全覆蓋。

五、認真謀劃推進民生工作,落實各項惠農惠民政策

(一)發揮財政職能,保障基本民生

今年我縣33項民生工程有目標任務的31項,初步測算,2021年民生工程計劃投入資金20.58億元,其中:中央資金10.55億元,省級資金2.91億元,市級配套資金0.34億元,縣配套資金3.27億元,群眾繳費、自籌或融資3.51億元。截止6月底,民生工程項目實際支出10.43億元,實際支出率50.7%。我縣各項民生工程平穩有序推進,補助補貼類項目有序開展,做到應保盡保、應補盡補,資金發放完成時序進度

結合我縣實際,代政府擬定并印發《縣人民政府關于2021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政秘【2021】36號)文件,細化目標任務。根據《市財政廳關于2021年民生工程資金籌措事項的通知》精神,制定了縣2021年民生工程資金籌措方案,開展年度資金需求測算,為民生工程實施提供資金保障。

(二)認真落實各項財政惠農政策

1.不斷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管理發放工作。目前“一卡通”系統中共有農戶22萬余戶,2021年上半年通過“一卡通”系統共發放各類惠農補貼資金2.28億元,涉及11個大類,23個小項。

2.扎實開展創業擔保貸款和政策性保險工作

積極做好創業擔保貸款發放、審核、貼息工作,截至目前,新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2筆505萬元,貸款余額5556萬元,財政貼息131萬元,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有效帶動了社會就業創業,極大的緩解社會就業壓力。

2021年我縣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午季小麥和果樹特色保險共計投保72.91萬畝,總保費收入2184萬元,縣財政配套保費計1060萬元,農戶自交583萬元。

3.認真謀劃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工作。2021年中央及省級財政下達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資金959萬元,重點用于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項目、村內斷頭路和急需解決的村內下水道項目。

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1.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截至目前,共收到2021年度上級資金6.39億元,其中:中央資金3.75億元,省級資金2.24億元,市級資金4010萬元;足額落實縣級投入。預算已安排縣級財政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7000萬元;安排農村“三大革命”補助資金2600萬元用于農村人居環境項目;及時做好資金撥付。截至目前,各級資金(含結轉資金)實際支出4.57億元,其中:農業項目資金支出1.64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支出2.12億元,林業項目資金支出1747萬元,扶貧項目資金支付4375萬元,農村“三大革命”補助支出1911萬元,其他支出147萬元。

2.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制度。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加強過渡期內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以下簡稱銜接資金)管理,根據中央、省、市有關規定,制定縣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細則。

3.持續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的管理回收工作。協調縣農商行加強小額貸款監測,提前做好年度內到期貸款回收準備各項工作。截止目前,存量貸款2914戶,金額9951萬元,無逾期情形。

七、存在問題

1.財政收支矛盾加劇。財政收入總量不大,實際可支配財力很難實現較快增長。民生工程、脫貧攻堅等財政支出大幅增長,剛性支出不斷增加,“三保”壓力加大。

2.民生工程項目進度較慢。我縣民生工程總體資金支出進度較低,沒達到序時支出進度(41.6%),特別是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村危房改造等項目,截至目前,尚未有實際支出。

3.財政償債壓力加大。經濟發展增速放緩、地方財政收入降低大大削弱了政府償債能力。部分債券項目建設周期長、收益能力差,不能覆蓋償債資金需求;償債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收入及發行再融資專項債券,方式渠道單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未來償債風險。最近幾年我縣面臨償債高峰期,財政承擔的支出責任翻倍增長,完成今年化債任務難度進一步加大。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努力抓好財政預算管理

一是加強收入預期管理,提高財政收入質量,健全財政收入走勢預研預判機制。二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切實兜牢“三保”底線,集中財力保障脫貧攻堅、民生改善等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項目落地。三是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壓實支出責任,鞏固預算執行考核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機制。四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健全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五是扎實做好2022年預算編制工作。

(二)加快規范實施民生工程

一是狠抓工程進度和資金進度。進一步規范實施過程嚴格按項目實施辦法、績效評價方案要求,規范實施程序,提升管理水平,確保各項工程組織實施能夠經得起省、市、縣績效評價和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二是加大宣傳力度,落實宣傳工作包保責任制,增強宣傳實效。三是強化重點協調,充分發揮組織牽頭引導作用,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的問題,確保民生工程工作快速推進。

(三)進一步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

一是認真落實《縣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通過債務率、新增債務率、償債率等指標構建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對債務風險和財政運行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對債務風險進行預警和提示。二是繼續做好發行非標專項券的申請和發行工作,積極協調項目主管單位發行材料整理上報工作,落實債券資金的規范使用管理。

(四)統籌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工作

一是謀劃好健全財政支農投入政策,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業農村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著力推動財政“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二是持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內仍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