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健康局上半年工作匯報
時間:2022-12-24 05:22:48
導語:衛生健康局上半年工作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起始之年、是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縱深推進之年,也是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破浪前行的關鍵之年。在即將過去的半年里,我們圍繞“至善至美生態特區、共建共享全民健康”這一理念目標,醫共體建設、三乙創建等工作有序推進,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特色亮點
(一)持續鞏固新冠疫情防控成果,推進全民接種構筑免疫屏障
持續深化“網格管理+硬核隔離+精密智控”工作機制,緊盯關鍵環節、重點場所、重要領域、重點人員,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全力抓好全民接種工作,扎緊扎牢疫情防線,牢牢守住“零疫情”品牌。一是防控能力提升有力,投資90余萬元,開展P2加強型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提升工程,2月份通過省級評估并投入運行;爭取財政補助資金125萬元,實施23個基層醫療機構發熱診室建設工程,明確屬地政府主體責任,統一建設標準,力爭在6月底前全面完工。出臺醫療機構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辦法,嚴守醫院三道門,嚴控陪護人員,嚴管民辦醫療機構,建立縣鄉村三級巡查指導體系,累計開展督查和指導共1100余人次,堵住風險點135個。二是重點人員管控有力,動態調整政策措施,并與國家省市步調保持同步、一致,開展密接、次密接人員協查7次共15人,落實168人入淳重點人員點對點受控管理。提升集中隔離點防控級別,實施專班運作,規范流程操作,全力壓縮降低可能輸入的風險,累計接收十三批次入境人員共2651人,閉環轉運7名陽性病例,無脫管、漏管、失管現象。三是疫苗接種推動有力,結合淳安實際,按“整體統籌、分區實施、逐步推進”的原則,在全縣設置接種點10個,實施線上精準預約、線下有序發放預約單,開出轉運車,開設夜接種門診,推出多部門協作、鄉鎮組團機制,提前7天完成市里下達的6月9日第一針劑的接種指標任務。截至6月6日,全縣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214405針次,其中第一針151429劑次,完成全人群的42.3%;第二針62976劑次,完成全人群的17.59%,全縣接種工作整體平穩、安全、有序。
(二)統盤謀劃區域衛健事業發展,推動醫療綜合能力提檔升級
聚焦我縣實際,以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為依托,以亞殘運醫療服務保障為機遇,以醫療衛生“山海”提升工程為起點,進一步做實謀篇布局,有序推動縣域醫療能力提升。一是織好三張藍圖,注重頂層設計,推動三個結合,即制定我縣衛健事業“十四五”規劃與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相結合;制定由我們衛健部門牽頭的淳安五色工程之一的“成色工程”與亞運服務保障相結合;制定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意見與淳安未來三年民生健康領域發展相結合。目前十四五、成色工程已形成定稿方案,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已組建專班力量,正在調研謀劃,計劃10月份提交政府常務會研究出臺。二是推動三大工程,聚焦硬件提升和優質就醫環境打造,持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總建筑面積為3.4萬平方米的縣一醫院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將于下半年正式投入使用;總投資約1.96億元縣中醫院病房綜合樓已完成總進度的30%,年內將實施室內裝修;姜家中心衛生院遷建工程和23個鄉鎮醫療衛生環境改造提升工程有序推動。三是抓好三件大事,一件是抓好縣一醫院、縣中醫院兩家醫院的“三乙”創建,經過前期的攻堅準備,其中縣一醫院二類準入綜合指標30項已達標27項,其他評審指標整體良好。另一件是抓好醫療衛生“山海”提升工程,目前與省人民醫院已簽訂了框架協議和細化合作協議,在省定“3342”的基礎上,推出了縣級強院、醫共體提升、人才培養、數字賦能四大工程12個子目標,12位專家已派駐到位并開展工作。再一件是抓好生態功能區建設淳安兩項措施清單的落實落地,前期根據市里的專題調研,我縣已細化了需求清單,重點在學科建設上、基層能力提升上、公衛政策保障上找短板尋突破,希望得到市衛健委和市屬單位的鼎立支持。
(三)緊盯緊抓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醫共體一體化建設推向縱深
圍繞黨建共聯、人員下沉、設備下沉、技術下沉,在人事、業務集團化管理、一體化經營、連續式服務上下功夫、創亮點。一是醫共體建設進一步深入。對標省市醫共體建設重點任務目標,制定淳安版工作清單。分級分層建立全縣統一藥品目錄,實施醫共體藥品目錄調整,有序推動分級診療制度的再落實再優化,精準推進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等工作的實施,不斷降低藥占比和DDDs值。繼續推動“人員、技術、設備”三下沉,今年又在石林分院開通了“亞運服務運動康復直通車”、在梓桐分院探索實施慢病患者免費用藥。二是縣域醫療資源共享進一步緊密。打破基層衛生院設備不足、技術欠缺等瓶頸,強化區域醫學影像、臨床檢驗、技能培訓、心電會診、病理會診等五大中心共享應用,讓便捷推向基層,實現“基層放射拍片、縣院讀片會診”“基層抽血采樣、縣院檢驗檢測”,有效提升基層衛生院慢病性、常見病等診治能力。今年以來,縣醫學影像中心基層讀片會診2695例、縣臨床檢驗中心基層標本檢驗28713例、縣心電會診中心基層診斷44例。三是公立醫院改革進一步深化。加強對醫療總費、均次費、藥占比、檢查化驗比等各項醫改指標的管理,不打折扣的落實醫改重點任務;全面推進二級醫院DRGS付費法;部署落實國家、省的“4+7”帶量采購藥品使用。2020年公立醫院考核繼續保持全市第一。截止2021年5月底,全縣醫共體總門診91.53萬人次,較上期同比增長5.67%,其中縣級醫院增長28.82%,基層同比下降7.35%;醫共體總出院24919人次,較上期同期增長14.78%,其中基層增長54.96%。
(四)做優做強醫心為民品牌形象,不斷優化提升健康服務品質
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目標要求,著力打造醫心為民服務品牌,將優化服務品質、服務水平、服務流程、服務效率、服務環境等“五個優化”貫穿于衛生健康各個服務領域。一是組建一批為民服務隊,依托三大醫共體和疾控、衛健執法隊兩大專業機構,整合縣鄉村醫衛人才資源,成立7支“學黨史·醫心為民提優強質大行動”服務隊,定制一張醫心為民服務事項清單,推出“5﹢X”個性化健康服務便民舉措,為下半年黨史學習教育的實踐轉換提供載體。二是辦好一批民生實事,結合行政村規模調整及我縣實際,并通過前期充分調研,選定并改建一家社區衛生服務站,總投入約32萬元,現已動工。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項目,確定了6個嬰幼兒成長驛站建設項目點,完成托位建設120個。同時按1萬、5萬、10萬等不同標準向財政爭取了補助政策。三是抓好一批優質服務項目,以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縣復審為助推點,加強公衛項目的組織實施,進一步探索我縣家庭醫生簽約示范點建設,新增鄉村兩級試點26個。開發應用“醫療衛生領域理賠直報系統”,推出理賠直報“一元不差、一個不要、一次不跑”信息化工作體系,受益低收入農戶達2000余戶,成效做法在改革中予以刊發宣傳。推出“生育關懷圓夢微心愿”行動,為70個困難計生家庭提供了幫助。推動青春健康、生育關懷“三留守”人員等整體型項目建設,爭取省級項目1個、市級2個。
(五)鞏固創衛成果共享健康淳安,全力構建至善至美生態特區
2021年我縣以衛生創建為抓手,加快推進健康淳安建設,全面推動“至善至美生態特區、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目標的實現。一是衛生創建扎實推進。高標準推進千島湖鎮“國衛縣城”第五輪復評,創新行業監管指導新模式,舉辦了建筑、餐飲、住宿等八大重點行業1000余人的專項培訓,實現行業管理全覆蓋;全面啟動了千島湖鎮病媒生物防制控制水平C級評估,探索無蚊村建設和亞運場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組建工作專班,強化“一對一”創建指導,持續鞏固“三級聯創”成果,里商、金峰等9個鄉的創建“國衛”鄉鎮通過通過市級評估、省級暗訪。二是健康細胞培育不斷擴面。將所有省衛村納入了健康村培育范圍,實現健康促進學校培育全覆蓋。全面推進健康淳安26項行動,探索健康科普講師團建設淳安模式。依托國衛創建全覆蓋目標,全面推進控煙工作,將無煙黨政機關建設納入政府綜合目標考核內容,以“無煙、無煙亞運”為載體,全面規范禁煙標識和推動無煙黨政機關建設。三是老齡健康事業融合發展。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工作模式和長效機制,制定了創建工作方案,健全工作機制,明確任務分工。完成楓樹嶺鎮下姜村和千島湖鎮3個社區(新北、江濱、火爐尖)創建推薦,到今年底,力爭在全縣建成4個“淳安縣老年友好型社區”,并按照好中選優的原則,爭取推薦1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與衛生健康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推動。
三、下步重點工作
1.聚焦發展動能,實施縣域醫療能力提升攻堅戰。開展廣泛調研和各層面意見征集,研究出臺《淳安縣關于著力推進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政策支持體系、經費保障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學科建設體系、資源整合體系等方面爭取配套政策,在十四五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目標和具體措施。加快推進縣級醫院等級創建,爭取縣一醫院通過“三乙”創建,強化呼吸、感染、重癥醫學等學科建設,推進“名院、名科、名醫”三名工程。細化《亞運成色工程實施方案》,制定醫療保障人員標準和選拔方案,啟動縣一醫院亞運保障定點救治醫院建設。加強亞運場館和賽道沿線醫療保障設施建設和“水上救援”“醫療救護”等保障團隊的培訓與管理,提升縣域應急救護能力。
2.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攻堅戰。圍繞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兩項措施清單,進一步細化方案、落實舉措,建立市縣兩級聯動機制。依靠市級支持,推動市十大高峰學科與我縣四家醫院開展深度合作,并建立團隊培養機制,全面參與重點學科建設,培養新技術新項目本土化。推動我縣23家基層衛生院與市主城區2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幫扶機制,幫扶解決鄉鎮衛生院設備落后、技術不強等問題,并爭取在今年有10家基本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標準要求。加強與財政部門對接,加大簽約經費的保障力度,爭取在年底前達到全市平均水平,即達到90元/人/年,實現市縣兩級考核任務圓滿落地落實。
3.聚焦數字賦能,實施衛生健康領域整體智治攻堅戰。在繼續完善多元化就醫服務流程的同時,拓展智慧醫療服務功能,給患者提供“少跑、不跑、就近跑”的醫療服務環境。深入推進檢驗、檢查、體檢結果共享服務質量提升,探索互聯網診療、護理、醫保結算、送藥上門等應用服務。按照等級創建的要求,完善和提升縣級醫院衛生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深化“先看病后付費”、“健康碼”等城市大腦“知冷知暖”場景應用,推進疫情防控、社會治理、托育服務等領域數字化改革。
- 上一篇:醫療保障局上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縣林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