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科技進步工作報告

時間:2022-01-04 03:59:44

導語:鄉鎮科技進步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科技進步工作報告

一年來,我鄉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布署,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心思路,以“向科技要質量,以科技增效益,用科技求發展”作為工作方向,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工作目標,繼續完善科技進步工作機構,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科技培訓,廣泛推廣科學新技術,大大提高了我鄉經濟發展中科技的比重,形成了長效化的科技管理體系。全鄉呈現了社會持續發展、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大好局面。現將一年來我鄉科技進步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鄉有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總人口6714人,轄區總面積30.8萬畝,是一個以農為主的鄉。2013年,全鄉實現生產總值15782.46萬元,同比增長64.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82.97萬元,同比增長34.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386元,同比增長可達17.5%。

其中,農業主要先進技術覆蓋面達91%,主要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95%以上,小黃牛良種覆蓋率達84.3%,新技術、新品種引進推廣9項。2013年建成科技示范村4個,科技示范戶50戶,科技示范基地2處。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把科技工作納入全鄉總體工作之中

我鄉始終堅持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作為主導思想,牢固樹立“抓科技,促發展”的大局意識。充分認識到只有抓好科技進步,才能在競爭中取得主動,從加強領導,統一思想上入手。為此,我鄉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各相關部門領導組成的科技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各村也成立了科技工作組織機構,形成了鄉、村有人管,基層有人抓的工作格局。我鄉還制定了《鄉領導干部科技進步任期目標責任制方案》,使每個人肩上有職責,心中有目標,任期有考核,把激勵約束機制引進科技工作全過程,有力地調動了各級領導抓科技的積極性,形成了上下齊抓共管科技工作的良好局面。為進一步推動依靠科技進步振興經濟的進程,我鄉堅持把逐步完善政策與措施作為科教興鄉的重要條件。近年來,先后制定《鄉2013年科技培訓計劃》、《鄉2013年科教興鄉方案》等相關文件,為推動科技進步,加大投入,促進科教興鄉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二)建立科技工作組織體系,完善三級科技網絡,為科技進步工作提供基礎

我鄉設立了科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配備了主任和工作人員,確保了科技日常管理工作。現有主管科技副職領導1人,科技專干3人,有辦公室2間,科技活動室1間,科技活動室配有2臺電腦、1臺打印機、1臺電視機、1部VCD播放機等現代化辦公設備。全鄉8個村(居)委會均設立科技服務站(站長由村委會副主任擔任),并配備了1臺電視機、1部VCD播放機,條件相對成熟的服務站還配備了電腦等設備。各村小組還建立了科技工作服務隊,結合鄉科技服務中心、村委會科技服務站就構成了我鄉科技三級服務網絡。目前,我鄉建有專業合作社4個,科普協會9個,這些機構通過各級科技服務網絡,開展人、技、物相結合,面向產、供、銷全過程的綜合配套服務,在種植業、養殖業、林果等產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人才培訓,努力提高干部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

一直以來,鄉黨委、政府把提高全鄉干部群眾整體科技素質擺到重要位置。一是重視加強了科技人員的再教育和培訓工作,根據不同崗位的需要和不同層次干部的特點,安排培訓內容,采取在職培訓、短期專題進修等形式,進一步提高他們的科技素質。2013年,全鄉科技人員有195人,接受繼續再教育人數達195人,占全鄉科技人員總數的100%。二是把提高全鄉勞動者的整體素質做為中心任務常抓不懈。通過“農、科、教”結合的多種形式培訓,使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一年來,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3期,培訓農民3230人次,培訓面達100%,培訓農村基層干部653人次,培訓面達到100%。每個村小組都有2至3名農民技術員。培訓中,我們采取因地制宜、靈活多樣的形式,充分發揮鄉、村兩級文化陣地的作用,因地、因時、因人、因需施教,實行長班與短班、分散與集中、課堂授課與現場觀摩等緊密結合的方式,培養大批有技術技能的干部、農民。積極引導和組織廣大農村黨員、基層干部、科技人員學習實用技術和市場經濟知識,通過培訓使基層干部成為科技工作的組織者,全面提升了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

(四)開展科技示范創建,發揮示范的輻射帶動作用

我鄉始終把科技示范作為帶動全鄉科技工作的重要措施。年初,制定了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戶、科技示范基地創建評比標準,以節能減排、產業科技化、科技普及率為主要考核方向,積極組織科技示范的創建工作,經過一年的努力我鄉建成了科技示范村4個,科技示范戶50戶,科技示范基地2處。

(五)加速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經濟快速發展

農業科技化方面,我鄉推廣了割膠技術、橡膠種植管理技術、桑田冬管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成果。實施良種引進工程,引進優良抗病高產的金山都水稻,收獲周期短、生長快、產量高的73397-橡膠品種和葉寬大,產量高,抗病能力強的283-桑苗品種等;繼續推廣適應能力強,肉質鮮美的本地小黃牛(辛地紅品種),引進良種黃牛23頭。

此外,我鄉還新引進中型耕機2臺,微耕機13臺,木材搬運機2臺、水稻收割機3臺,機械化得以覆蓋到各村。

(六)加大科技投入,保證科技工作的全面開展

科技要先行,投入是保障。在增加科技投入上,我們堅持了多渠道、多層次籌集資金的原則,即以政府撥款為指導,以農民投入為主體,以社會集資為補充,建立了多渠道科技投入體系。為了保證創建工作的資金,2013年我鄉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落實了“行政事業單位費用預算”總額的1%作為科技培訓經費,并通過整合相關項目資金及爭取縣相關部門的扶持,全年合計投入于科技的費用達3331146元(含爭取縣級以上單位扶持投入2881546元,鄉財政直接投入449600元),其中用于科技培訓399826元(其中縣支付346326元,鄉財政支付53500元)、優良農牧產品品種推廣費用2229820元(其中縣級以上支付2058220元,鄉財政支付3600元)、建筑和機械化科技產品推廣費用898000元(其中縣以上支付464000元,鄉財政支付434000元),其他科技投入21500元(縣級以上支付13000元,鄉財政支付8500元)。科技經費的統籌投入,保證了我鄉科技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打算

2013年,我鄉的科技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創新能力還不強,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科技人才綜合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

2014年,我鄉將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落實省、縣科技工作安排。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中心,繼續實施人才、技術、創新三大戰略。全面推進技術創新引導工程。主要從積極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加大科技促進新農村建設力度,強化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等三個目標方向,推進我鄉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