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脫貧攻堅工作自查報告

時間:2022-04-20 08:02:40

導語:司法局脫貧攻堅工作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脫貧攻堅工作自查報告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縣委關于集中力量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進一步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限時脫貧,現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按照“四年集中攻堅、兩年提升奔康”的要求,一是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教育力度,進一步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的法律素質和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二是按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強化矛盾排查化解,做好重點人員的穩控和管理工作,為維護全縣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三是以改善民生、服務民生、保障民生為載體,強化法律服務工作,切實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益;四是以改善幫扶村面貌、提高農民收入、消除貧困為目標,因地制宜地為幫扶村出謀劃策,力所能及的開展幫扶活動。力爭到2020年不讓幫扶村每一戶每一人在全面小康中掉隊,真正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擁有好身子,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足,全面完成脫貧任務。具體自查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機構、加強組織領導。按照縣委、政府的統一安排,以第一書記、支部書記以及16名結對幫扶人員委成員的精準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認真搞好深入調查研究工作,并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確保幫扶工作科學規范和有序實施。

二、“第一書記”到位并充分履職。司法局及時下派優秀工作人員,深入到基層,并常駐于基層一線,充分摸排、了解聯系村太陽河鄉松都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將收集的情況暨時反饋,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

三、擬定詳實計劃,深入開展扶貧幫扶工作。結合部門實際,開展力所能及的幫扶活動。一是摸清幫扶村。通過與干部群眾座談,摸清太陽河松都村的產業、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基本情況,找準制約松都村發展的突出問題,了解當地貧困戶現狀和致貧原因,進一步明晰工作基本思路。二是協助制定中長期規劃目標。協助松都村制定幫扶規劃,協調落實發展項目,積極幫助爭取幫扶資金,指導發展特色產業,幫助貧困家庭培育增收致富產業。引導其因地制宜開展中藥材種植(大黃、秦艽等)、野生菌培育(木耳)、牦牛養殖、生豬養殖等種養業,使農村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更趨于合理,優勢更加突出,帶動其走上致富之路。三是扎實開展走基層活動。成立“走基層”和深化“掛包幫”扎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駐村工作組。建立黨員干部聯村幫戶責任機制,選派年輕干部駐村開展幫扶,重點協助村社干部開展扶貧工作;走訪聯系幫扶戶,幫助化解困難群眾矛盾糾紛;切實做到“幫扶到戶、責任到人”的思路,全面落實范圍精準、對象精準、任務精準、目標精準、措施精準和責任精準的“六個精準”要求。四是建立完善幫扶制度惠民生。立足于解決貧困戶實際困難,多與困難群眾溝通交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高勞動技能,推進落實農戶種植中藥材和養殖產業,帶領群眾參與惠民政策學習,幫助農牧民群眾轉變觀念。五是全面落實幫扶責任抓深入。全體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一線,了解掌握群眾所需所盼,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化解矛盾糾紛,規劃發展致富產業,幫助促進增產增收。駐村干部要協助村“兩委”做好“掛包幫”精準扶貧基礎性工作,與幫扶單位搞好對接聯絡和情況反饋,配合搞好產業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

四、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為實施精準扶貧工作提供法治氛圍。一是圍繞扶貧工作,優化施工環境。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涉及土地征用、移民搬遷、干群矛盾等方面的矛盾糾紛和復雜的經濟問題將不斷涌現。作為司法行政機關就要不斷創新法治政策宣傳教育形式,以集中宣講、走訪了解、現場咨詢的方式進行,大力宣講與扶貧攻堅實施項目息息相關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治安管理處罰法》、《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教育引導廣大群眾要學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法規政策解決自身訴求,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精準扶貧項目都是富民惠民的民生工程,是國家對民族地區的關心與厚愛,應該全力支持這些重點工程建設。二是以“法律七進”為載體,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和滲透力。以“法律七進”活動為載體,深入到學校、寺廟、鄉村、企業等地大力宣傳縣委、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采取“迂回戰術”,旁敲側擊地告誡廣大農牧民群眾,任何個人或集體都要服從和服務于各項扶貧工作,促進法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結合,擴大精準扶貧工作的覆蓋面和滲透力。三是結合各類專項主題教育活動,延伸法治氛圍的觸角。緊密結合司法行政系統正在開展的“作風建設和能力素質提升年”活動、“三嚴三實”等專題教育活動,深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有時效性和針對性的法治宣講活動,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法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