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深化改革自查報告

時間:2022-12-01 04:02:35

導語:環保局深化改革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職責

我局始終把深化改革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做到了常抓不懈。認真落實了相關文件精神和目標任務,成立以單位第一責任人為組長、全體干部職工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對工作統一領導、組織和協調。

二、工作開展情況

1、完成生態污染防治深化改革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及成立我局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2、開展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持續監督管理工作。對限制開發區域中的重點生態功能區,以構筑良好生態屏障為目標,實施面上保護、點狀開發,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和開發范圍,支持適度發展資源開采、旅游等產業,防止成片蔓延式開發擴張。

3、簡化部分審批程序。依據環保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規定,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生態涵養與生態保護項目,探索環評文件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即報即受理,現場辦結;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生態涵養與生態保護項目,簡化審批程序,即報即受理。

4、嚴控重污染項目。不予審批《工業項目分類清單》中二類、三類工業項目(礦產資源點狀開發項目和符合我縣重大產業布局的項目除外)。

5、特殊環境敏感區管控。我縣主體功能區劃的禁止開發區以及依法劃定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以確保區域生態安全為目標,實施強制性保護,嚴守生態紅線。一是在主體功能區劃的禁止開發區內,不予審批任何有污染物排放或造成生態破壞的建設項目;除文化自然遺產保護、森林防火、應急救援、環境保護和生態以及必要的旅游、交通、電網、通訊、防洪、管道等基礎設施外,原則上不予審批其他基礎設施工程。 二是嚴格保護飲用水源。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不予審批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不予審批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

三、下步工作打算

1.減少審批前置、提高審核效率、推行網上審批、完善聯動機制、健全同步機制、強化監督管理等機制完善工作健全建設項目全過程監管長效機制落實監管職責;進一步加強對建設項目執行“三同時”制度的事中事后監管,確保各項環評要求落實到位。

2、有效推進落實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案的落實工作。

3、配合省、州環保督查組完成環保督查工作有效推進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

4、落實污染防治方案制度2017年推工作計劃。

5、繼續完成生態紅線劃定后期工作。

6、按省、州要求落實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