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公司建國60周年優秀征文

時間:2022-10-06 09:35:00

導語:建筑公司建國60周年優秀征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公司建國60周年優秀征文

今年10月1日是偉大的祖國誕辰60周年

新中國誕生以來的60年,是中國人民昂頭挺胸、當家作主與祖國風雨同舟的60年,是中國人民艱辛探索、成功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60年,是神州大地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60年,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60年。我目睹了祖國在探索、前進、發展途中歷經的風雨坎坷,我經歷了閉關自守、思想僵化帶來的困苦艱難;我看到了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發生的滄桑巨變,我嘗到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帶來的幸福甘甜。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從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社會主義艱辛探索的30年,也是全國人民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30年。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因為它給我留下了真實,它改變了我的人生。在這30年里,有四件事銘刻在心。第一件事:在1960——1963年國家“三年困難”時期,正是我在洛陽第一高中讀書的三年。穿的是粗布衣,吃的是“瓜代菜”,但我毅然堅持讀完了三年高中并以優異的成績于1963年8月考入了同濟大學,這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大轉折。第二件事:1963年國家經濟狀況剛剛好轉,主席就在1964年初親自批示,給在校的城鄉貧困大學生增加助學金,由原來的每月15元增加到18元。我是享受每月18元助學金讀完5年大學直至畢業的。純樸的階級感情使我懂得:共產黨好,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上大學的機會。我曾誓言:要做祖國好兒男,要為祖國作貢獻。1968年9月大學畢業,“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工礦去,到基層去”,這就是我們當時大學畢業生喊出的口號和付出的行動。同年年底,我被分配到中國建筑二局三公司工作。第三件事:企業調整職工工資。當時,企業沒有自主權,每次“調資”都是上級發指令、定政策,但不是百分百的調,而是有比例限制。夠條件升級的,有的升兩級,有的升一級,有的僅升半級……,使職工和領導都處于“兩難”的選擇。經過有效的說服教育,有主動讓出升級名額的,有主動將升兩級改為只升一級的,也有將升一級的改為只升半級的……。這就是國企職工為國分憂的精神狀態和覺悟素質,真是難能可貴。就我自己而言,1969年1月我的實習工資每月僅43.5元,1971年轉正工資56元,直到1974年才定級每月工資65元。1978年底從四川萬源縣搬遷河北豐潤時,我家只有一臺半導體收音機。1982年為購買一臺12英寸黑白電視,(550元一臺)還向朋友借了300元。那個時候,大家的生活都很拮據、很清貧。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真誠的。和睦相處、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凝聚點,那就是和國家同甘共苦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第四件事:1976年10月,黨中央一舉粉碎了“”××××××集團,結束了長達10年之久的“”,中國出現了轉機。但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上徘徊了兩年,直到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決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轉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并提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它表明了黨中央堅持走新路,由此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

看今朝,風光無限好

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到今天是社會主義成功實踐的30年,也是中建二局堅持改革、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30年。我永遠銘記這段歷史,因為它使我在改革開放中成長、成才。在這30年里,有四件事終生難忘。第一件事:1982年企業整頓期間,我是三公司“企業整頓”領導小組的秘書。年終決算,全公司的利潤是808元。局一位領導在公司干部大會上說,808元夠三公司職工(5500余人)每人一根“二局冰棒”了(二局冰棒5分一根)。這不是“挖苦”,而是實情。根本原因在于僵化、單一的經濟體制、“大鍋飯”及“平均主義”。第二件事:在黨的十二大精神鼓舞下,1983年中建二局首次黨代會就作出了“搞好國內、開拓國外;爭保重點,輕裝出擊;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勵志改革,提高素質;講求效益,振興二局”的40字經營方針,這是一個謀劃全局發展的戰略決策,是一次思想解放的重大行動,它開辟了二局發展的新紀元,是二局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第三件事:1986年6月田心起擔任三公司經理,公司總部搬遷北京。田經理上任這天,我從中央黨校培訓班回來參加了公司舉辦的歡迎大會。時任局黨委書記許景茂在大會上說了一句話至今記憶猶新,他說,“人心齊,泰山移;田心起,三公司創奇跡”。1987年初承接北京城鄉貿易中心工程,1989年6月主體竣工,1992年城貿開業,1995年該工程評為國家魯班獎,這是三公司和中建二局的第一個魯班獎。從此,三公司“棄舊圖新”,一年一個新臺階,一年一個新發展。從1987年至今連續22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2008年實現利潤6000萬元,在中建總公司147個三級企業考核排序中,名列第三。第四件事:1995年4月28日,中建二局總部在北京落戶,這是二局發展史上又一個戰略行動,為全局又好又快的發展拓展了空間,為全局職工謀福祉奠定了基石。

60年風雨兼程,60年非同尋常。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理論與實踐共進的60年,這是中國人民理想與希望升騰的60年。在、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從理論和實踐上回答和解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怎樣建設黨,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什么是發展,為什么要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課題。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才有了改革開放,正是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我國經濟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使中國人民得以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擺脫封閉,走向開放;擺脫落后,走向進步。香港澳門的回歸、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的成功舉辦、神舟6號、7號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發射、抗擊2008冰雪災害和抗擊5.12汶川特大地震取得的決定性勝利以及“擴內需、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指導思想的確立等等,無一不是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無一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勝利,無一不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偉大勝利。這一切被世界所公認、為歷史所記載。改革開放的30年,祖國真正展開了“數千年未遇之變局”的深刻變革和歷史性的文明變遷,既有三峽之險峻,又有壺口之壯闊,既有千回百轉的挑戰,又有無限風光的奇偉。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同志開始探索的,鄧小平同志奮力開拓的,、同志不斷拓寬的道路,這是一條能夠使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康莊大道,是中國發展進步的唯一正確道路。

中國共產黨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中國人民好。祝愿祖國繁榮昌盛,祝愿企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