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黨性剖析材料

時間:2022-05-22 04:28:00

導語:領導干部黨性剖析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干部黨性剖析材料

增強黨性觀念永葆黨員本色“先教春風拂面來,高筑思想拒腐臺”。

“先教”評議階段是至關重要的階段。通過第一階段的認真學習和聽取第二階段的動員報告,反復學習《讀本》,對照黨章規定的黨員義務(條)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基本條件(條),“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本標準)的要求,結合聯系本院、本所特點的具體標準,全面總結分析近年來,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的情況,重點檢查存在的問題,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剖析根源。本人作為所總支部書記還要從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方面進行剖析,鑒于本所的條件和本人的權限,不存在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只是提升認識而已。因此,把這次分析剖析的過程當作一次進一步增強黨性,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過程。使之,認識上出現新飛躍,思想上達到新境界,黨性上達到新高度。

一、主要突出的問題

自身學習缺乏系統性,組織學習缺乏經常性,開展思想工作缺乏主動性,開展批評出現躲閃性,創新意識不夠強,宗旨意識不夠牢,廉政標準不夠高,勤政要求不夠嚴。

(一)自覺學習缺乏系統性,組織學習缺乏經常性

問題之一:自身政治學習缺乏系統性

“有關家國書常讀,無意身心事莫為”。作為一個農家子弟的我,從農村—到大學—到走上領導崗位,又長期從事文字綜合工作,如果不讀書那是假的,因為我長期奉信“腹有詩書氣自華”,無論是作學者,還是當領導都如此。我沒有什么家財,而積累了幾百斤資料。但是,我作為領導干部,特別是負責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干部,系統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不夠的。平時(八點鐘以外),看經、科、文類書多,看馬列一類書少;寫一般文章多,寫馬列心得少;研究精美語言、六四句子多,研究馬列哲言、警句少。不難看出,我作為專職黨務工作者、高級政工師,政治觀念還是不夠強的??陀^說,根據我的特長,寫些大塊的政治學習心得是不難的,但是沒有在這方面下功夫。

我年初從省科委調到新成立的省新技術研究開發局辦公室。年月后,到省物理所、省地理所、長沙興騰公司(院后勤中心)、院老干處、第二次到地理所工作,均在負責或領導崗位,因工作特殊不看政治書是不行的。為了寫文章、講話顯示一點馬列主義水平,總是多看報(網絡),看《求是》文章,在領袖著作和講話稿里(包括、的講話),尋尋覓覓,查查找找,尋一些管用的警句和哲理,來裝璜門面,顯示水平。就連這些,這兩年都搞得很少了。而沒有完全用馬列主義觀點、方法來分析問題;而沒有用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武裝頭腦,自覺地改造人生觀、認識觀和價值觀;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論水平;升華道德情操,風范境界,做一個完全“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保ㄟx集《紀念白求恩》)概而言之,就學習態度而言:重實用主義,輕理論升華;就系統理論而言:重政策文件學習,輕系統理論學習;就學習聯系實際而言:聯系眼前現象多,聯系深層內涵少。如一方面社會上“‘關公’、‘濟公’,諸多吃‘公’,貪官、贓官,不少枉官”現象嚴重。另一方面大院內,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陰魂圍繞著神圣的科技殿堂轉,一些人心無大志,意志消沉,不刻苦鉆研業務,一門心思放在非工作上。對此,本人有時感到迷茫,對“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硬”在哪里?信心顯得不足。通過不斷學習,認識逐步明朗。改革是一場偉大的社會變革,它的正面效應大大超過負面效應影響。它暴露的一些問題,需要我們與時俱進,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思想工作的手段加以解決。

問題之二:組織政治學習缺乏經常性

每次中央黨代會之后和上面布置的政治學習,所總支還是精心組織了學習。但由于大家工作忙,也出現過一兩個月沒有組織過政治學.習。一是沒有比較系統的安排,二是沒有專題講座。如關于“堅持科學發展觀”,本人雖然花了一點時間,進行比較系統地自學,但沒有作為專題組織大家學習。“政治學習松一松,外面影響攻一攻”,已至于出現“”的勁頭高于學習的勁頭。

(二)開展思想工作缺乏主動性,開展批評出現躲閃性

不足之一:抓思想工作缺乏主動性。平時主動找同志們交流思想,解決問題相對少一些,而被動的處理矛盾相對多一些,主要是隨著年歲的增大,惰性也增大。認為少吃咸魚少口干,少捅矛盾少是非,尤其是研究所,何必搞得那么緊張。實際上還是群眾觀念不太強,同志指出:“什么叫政治,從根本說,政治問題主要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蔽覒撨M一步增強宗旨意識,多關心大家,盡可能多為大家多辦一點實事。

不足之二:開展批評出現躲閃性?!扒袑嶉_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勇于揭露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這既是黨員履行的義務,又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寶之一。客觀地講,現階段的干部能做好自我批評的就算不錯了,積極拿起思想斗爭武器的更是鳳毛麟角,誰都知道,得罪人沒有什么好處,“官本位”和“小幫派”還是大有市場。不然的話,人人敢于斗爭,也不會出現這么多貪官。但是,作為真正的共產黨人要敢于,而且善于運用“批評”這個思想斗爭武器。本人為人開朗、直率,過去也得罪過一點人。如前所述,隨著時間的推移,年紀大了,惰性多了,銳角變圓了,大多時間也是“老好人”了。只是人家不主動發起“攻擊”,一般就算了。再加上科研事業單位黨組織的職責沒有地方上那樣強調“領導核心”作用,所以這個書記的“位作用”權威自然打折扣。因此,這幾年,所里只要沒有明顯的大問題和工作上的重大失誤,我一般保持緘默,能繞的就繞,能躲得就躲。雖然也講幾句,大多是輕描淡寫,躲躲閃閃。嚴格地講,小問題天長日久就會變成大問題,甚至影響所里的發展。辟如本所發展目標、方向、工作重心,還得要好好坐下來研究,特別是兩位所長要定“盤子”,做多大的“蛋糕”。

(三)創新意識不夠強,宗旨意識不夠牢

第一,有些“老資格”習氣。我由于工作單位多,工作閱歷廣,在處級這個崗位上已干了年多。別人認為我是“老資格”,自己也同樣認為是“老資格”。背上了“老資格”的包袱并不夠好。一是別人不太愿意進言,自己也不太愿意聽別人進言。二是大一點的事不想下決心做,小事又不太想做。根據本人的經歷、經驗和能力,如果下死決心,是能夠辦成一二件事的。但年復一年,事與相違,沒有多大的建樹。

第二,有一點不服氣。年初,我從省科委機關調到這個大院,在當時稱省新技術研究開發局的辦公室工作,后又到兩個研究所、院后勤服務中心、院機關工作,轉了一趟。雖服從組織安排,但總覺得安排不妥當,沒有發揮潛力,有比較熟悉我的同志也這樣認為。有好幾年,自負、自怨、傲氣、不服氣的心理狀態是有的,并有“虎落平川”之感。年,還向省科委呈了一份請求調回機關的報告。其中寫到:“八年磨礪風雨路,兩處奔波寒暑歸;原指三載返殿府,那卻遙期何日回。”“理解我者謂我心憂,不理解我者謂我何求?!睍r過境遷,幾年前的心態也產生了動搖?,F在剩下的只是創新觀念、創新精神、創新干勁,不如以前那樣銳而有力,總感力不從心,總感“黃鶴一去不復返?!庇捎诖嬖谏鲜鲈?,宗旨意識,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有時出現波動,工作沒有以前主動,特別是關心同志們,問寒問暖,幫助解決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難做得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