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時間:2022-12-10 04:01:00
導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和諧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也是全國人民的共同社會理想。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站在時代和全局的戰略高度,進一步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中的地位,從三個方面闡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首先,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其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必然選擇。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從國際來看,和平、發展、合作成為時代潮流。同時,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們仍將長期面對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從國內來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綜合國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社會政治長期保持穩定,我國的發展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種空前的社會變革,給我國發展進步帶來巨大活力,也必然帶來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我們黨要帶領人民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成功應對來自外部環境的挑戰,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就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第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解決當前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迫切需要。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人口資源環境壓力加大;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比較突出;體制機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還不健全;一些社會成員誠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領導干部的素質、能力和作風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對此,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居安思危,深刻認識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科學分析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社會和諧,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