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黨內民主實現黨內和諧
時間:2022-12-10 05:35:00
導語:發揚黨內民主實現黨內和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長期歷史任務,又是重大現實課題。要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按規律辦事,有重點分步驟地持續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本期欄目圍繞“如何建設和諧社會”這一主題,約請學者及官員從不同角度進行了闡述。
隨著黨所處環境和條件的巨大變化,黨內也出現了一些不太和諧的現象,強調和重視黨內和諧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強調黨內和諧是時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社會和諧要由黨內和諧作保證,以黨內和諧為基本條件。執政黨不和諧,社會也就不可能和諧。對于長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來說,實現黨內和諧,不僅是領導人民建設和諧社會的前提,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且也是黨的本質屬性的內在要求。
總體上看,我們黨內是和諧的。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黨所處環境和條件的巨大變化,伴隨著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黨內也出現了一些不太和諧的現象,所以,強調和重視黨內和諧不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首先,黨員的利益關系呈現復雜化的趨勢,這是黨內不和諧、不穩定的物質誘因。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黨員干部在經濟利益上雖然也有差別,但差別不大。在改革開放日益深入的情況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黨員之間,在經濟地位和經濟收入上出現了明顯的差距。黨內既存在著大款黨員,同時也存在著下崗黨員、困難黨員等。即使是同一地區、同一部門的黨員,在經濟上也會存在明顯的差別。他們對黨的一些重大方針政策必然會產生不同的認識。這是產生黨內不和諧、不穩定現象的重要因素。
其次,利益關系的復雜化必然導致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總的來看,黨內是團結的,思想認識是基本一致的。但是由于經濟地位的巨大差別,導致一些黨員對某些具體政策的認同度有明顯的差異。如,對于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條件獲得極大改善的黨員來說,對改革自然是發自心底地擁護,而對于那些經濟利益受損或經濟環境改變不太大的黨員來說,有懷疑或抵觸的情緒也是自然的事情。經濟地位的高低決定了他們認同感或抵觸情緒的不同。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條件下,廣大黨員的思想認識呈現多樣化、復雜化的特點,人們的思想活躍,極大地得到了解放,這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但同時,這種思想認識的多樣化導致一些人對黨的政策并不是都認同,在理想、信念、紀律等方面也都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認識,這也影響了黨內的和諧。
再次,不同的黨組織之間也存在著利益差別和認識差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同部門、不同單位有著各自不同的利益,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些黨組織不是站在整體和全局利益上考慮問題,而是從地區、部門、單位的利益出發,甚至成為一個部門利益的代表者,這造成了黨的不同組織之間的差異和矛盾。對此,廣大黨員群眾有著不同的認識。同樣是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忘我工作,為什么在不同的崗位上會有不同的待遇,甚至是巨大的差別?甚至還有一些黨員付出很多而得到的回報很少,有一些黨員付出很少卻拿著高工資。這些現象單靠教育黨員發揮無私奉獻精神,是難以令人信服的。這些問題如得不到有效解決,必然會引起一些黨員對黨不認同,對黨的理想信念、方針政策不認同,造成黨內的不和諧。
為實現黨內和諧營造良好的條件和氛圍
強調黨內和諧,意義重大,它關系到我們黨的團結統一,也關系到黨的戰斗力,關系到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和黨群關系。那么,如何才能實現黨內的和諧呢?
加強對黨員的思想教育和引導,營造和培育以崇尚和諧為主要特征的組織生活。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我們黨的特色優勢和法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面對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許多矛盾和沖突,要教育廣大黨員正確地認識,同時,對影響黨內和諧的突出問題,必須切實加以解決。
必須致力培育以崇尚和諧為主要特征的組織生活。從黨內來講,和諧文化指導下的黨員行為,以團結、協作、統一為基本特征。因此,實現黨內和諧,需要著力培育一種以和為上、以和為榮、以和為貴的黨內組織生活,為全體黨員樹立一面精神旗幟。
進一步改革完善黨的組織制度和工作機制,這是實現黨內和諧的組織保證。在這方面,又以進一步發展和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并進一步貫徹落實黨內法律法規為重點。通過有關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貫徹落實,消除上下級組織之間、組織內部以及黨員個人與組織之間的不和諧因素,為實現黨內和諧提供組織和制度保證。
黨對社會的領導不能等同于對國家政權的領導,黨在社會中的運作方式與在政權中相比有重大差異:一是黨可以按照法律對社會資源進行動員、整合,但在政府退出的領域黨不能使用行政權力整合社會資源或干預社會,只能以為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贏得政治影響力,從而實現對社會資源的動員、整合;二是執政黨、政府、社會三者良性互動,既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確定各自邊界,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又需要綜合協調,建立科學高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三是黨在群眾中、在社會中的具體工作方式活動方式具有靈活性、多樣性,制度化方式與個性化方式相結合的特點。
應通過發揚黨內民主來促進黨內的團結與和諧,這是實現黨內和諧的基本途徑,也是關鍵所在。黨內民主氣氛濃厚了,廣大黨員的個人意愿、自由意志就可以得到完全地表達,不僅使得廣大黨員心情舒暢愉快,而且也可以極大地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即使有一些不和諧,也可以通過民主的渠道得到化解。在新時期,黨員社會身份復雜化,在社會生活中分屬于不同利益群體。黨員在社會上的差異必然影響到黨內的生活,黨內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對于社會就有著示范與引導的意義。對于黨內不同意見的表達,需有包容性較強的制度保障,使之不因領導者個人好惡而變化。在此基礎上,才有所謂黨內民主氛圍,才有所謂整合的“民意”基礎。(作者系寧夏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
實踐傳真
信息化管理促進隊伍和諧
申占群
編者點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領導核心,黨及其黨領導下的干部隊伍必須先行一步,通過自身的和諧,帶動社會其他各因素的和諧。
建設一支和諧的檢察隊伍,只有創造和諧的內部關系,使檢察干警真正實現各盡其能、各得其所,進而充分調動隊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創造性地履行好國家賦予檢察干警的神圣職責,保證檢察事業的蓬勃發展。
2003年以來,衡水市、縣兩級檢察院克服了資金不足,人才短缺等困難,先后籌集資金1500萬元,在全市建立起了以檢察專線網絡平臺為基礎的辦公辦案綜合管理系統。綜合管理系統為業務建設和隊伍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帶動了全院干警素質的提高和整體檢察工作的提升,促進了檢察事業的和諧發展。
干不干,網上見。為提高干警素質,加強隊伍管理,衡水市院以檢察局域網為依托,和有關科研機構合作研發了“網絡練兵考試系統”和“干警實績績效考核系統”。“網絡練兵考試系統”可根據需要設置專業類別,并隨時更新題庫,針對不同的考試對象快速生成考試、練習試卷,有嚴密的防作弊設置,自動閱卷、自動排名、成績。該系統自應用以來,極大激發了干警的學習熱情,對提高整體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干警實績績效考核系統”逐月實行3級考核,考核分優秀至不稱職5個檔次,考核結果每月一公開,作為干警的晉級、提升和評先的重要依據,充分調動了干警的積極性,解決了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問題。
2005年衡水市院在省院綜合考核中躍居全省第一名;市院先后被高檢院授予“全國基層院建設組織獎”等稱號,并3次榮立集體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