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民族法制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
時間:2022-12-11 02:41:00
導語:加強民族法制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中國成立后,尤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族法制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對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民族地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等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進一步加強民族法制建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加強民族法制建設,有利于保障民族平等,實現公平正義
法律意義上的和諧社會必定是一個充滿公平與正義的社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而要構建這樣一種社會和諧,首要的前提是社會主體的平等與自由,其中民族平等是社會主體平等的重要方面。
首先,民族平等是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的核心內容之一,是馬克思主義處理民族問題的一個根本原則。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除了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外,在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組成上,在行使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自治權方面都充分體現了民族平等原則。
第二,從建國50多年來的歷史經驗看,在頒布的一系列關于民族平等權利的各項法律的保障下,我國少數民族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都有著完全平等的地位;不僅在法律上,在國家政治生活領域中是平等的,而且在經濟、文化、教育、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一切社會生活領域也是完全平等的;不僅保障了聚居區內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而且保障了雜散居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
第三,社會主義民族法制的根本任務不僅僅在于宣布了民族平等的權利,也不僅僅在于保障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還在選舉、教育、計劃生育以及國家和發達地區在財力、人力、物力和技術方面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作了具體規定,為逐步消除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族間事實上的不平等創造條件。
二、加強民族法制建設,有利于調整民族關系,維護社會穩定
一個國家民族關系的好壞是關系到國家前途命運的大問題。因此,多民族國家必須重視通過一定的方式規范和調節民族關系,而民族法是民族關系的調節器,它通過為特定的民族權利和民族義務主體規定不同的權利和義務,并且由國家強制力保證這種權利的行使和義務履行,以實現民族間權利的調整、利益的分配、矛盾的調適,從而一方面協調民族關系,另一方面引導民族關系向著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方向發展。
我國民族法調整民族關系,一是通過確認國家多民族的存在,規定在民族法律關系中,56個民族都是法律關系的主體,為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了前提條件;二是通過確定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并運用法律的手段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以貫徹執行,既保證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又保證了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當家作主管理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從而為維護、發展并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奠定了政治基礎;三是通過確認上級國家機關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的關系,一方面賦予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以廣泛的自治權,另一方面又明確規定了上級國家機關的職責;四是對自治機關如何調整民族自治地方內的民族關系,保障其他民族的平等權利作了具體規定,是自治機關調整自治地方內民族關系的法律準繩。這些規定既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的真誠關懷和照顧,又體現了維護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原則精神,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要高度重視做好社會穩定的工作,要以穩定保障和諧,正確處理民族關系中的各種矛盾,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確保各民族人民安居樂業。
三、加強民族法制建設,有利于發展民族經濟,促進共同繁榮
我國少數民族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地理條件限制,發展基礎薄弱,市場開發條件差,自身發展能力弱等原因,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仍然面臨著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2005年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我們要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實行區域協調發展,最終實現各民族共同富裕。”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根本,也是當前做好民族工作的重點。
民族法制建設的中心任務就是為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服務。2001年新修改通過的《民族區域自治法》,突出了國家幫助民族自治地方經濟加速發展的問題,專門規定上級國家機關應當幫助、指導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制定和實施,從財政、金融、物資、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幫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發展各項事業,組織、支持和鼓勵經濟發達地區與民族自治地方開展經濟、技術協作和多方面的對口支援等。這些規定對少數民族經濟發展都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但就目前情況看,民族經濟立法還遠遠不能適應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需要。一方面,自治法對調整少數民族經濟關系的規定過于籠統;另一方面,缺乏具體的、配套的法律、法規,許多涉及民族經濟發展的經濟關系有待于進一步規范和調整。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面對東西部差距越來越大的現實,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加強民族經濟立法,使民族地區經濟在法制的保障下,在競爭中求得發展。只有逐步解決區域發展差距問題,達到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黨中央提出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才能實現。
精品范文
10加強人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