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監督的權力必滋生腐敗

時間:2022-07-31 12:52:00

導語:失去監督的權力必滋生腐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失去監督的權力必滋生腐敗

反腐敗,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完善監督機制,不受監督的權力,必定是被濫用的權力;權力被濫用,必定導致腐敗。如果我們把所有腐敗案例作一認真分析,不難發現,那些曾經是好的或比較好的“一把手”,之所以走向腐敗,“一個擁有”和“一個失去”,是最為突出的兩個特點。所謂“一個擁有”,就是那些大大小小走向腐敗的“一把手”,都曾擁有或大或小的過于集中的權力;所謂“一個失去”,就是這些或輕或重的腐敗,都是因為在權力行使中失去了應有的監督而導致。

失去應有監督的貴州省原省委書記劉方仁,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后22次受賄677萬余元。結果,被判處無期徒刑,沒收贓款人民幣661萬元、美元1.99萬元,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失去應有監督的山東省泰安市原市委書記胡建學,以一句“名言”流傳至今:官做到我這一級,就沒有什么能管得著的了。胡建學說得如此直白大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地方和部門對“一把手”的權力行使,缺乏起碼監督的實際情況。

失去應有監督的四川簡陽市原市長王善武,雖然盡可以在別人面前充大爺,但在行賄者面前卻只能當孫子。一個行賄老手在酒酣之際,竟拿王善武作賭注:叫他15分鐘到,王善武就不敢16分鐘來。于是,當場撥電話,“不一會兒,王善武就匆匆趕來。”

失去應有監督的吉林省靖宇縣原縣委書記李鐵成,在以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命名的縣,大行收受紅包禮金之風。據調查,向其送紅包禮金,全縣鄉局單位無一“空白”,全縣科鄉級以上干部無一“死角”。有一年收的紅包禮金,就相當于靖宇縣當年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二點三。

因此,建立與完善執政權力的監督機制,特別是對高層權力、高級干部的監督機制,是消除權力腐敗,保持執政廉潔的重要途徑。

賦予監督職能以權力約束權力。“以權力約束權力”,這是一個具有哲學理念的權力監督思路。賦予監督機構獨立的監督職能,其實質是監督機構以監督主體的地位獨立行使監督權力。這一職能的核心是獨立性。要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賦予黨的各級紀律檢查機構、政府的行政監察機構、司法系統的檢察院和法院的獨立監督職能。其中包括:監督機構具有與同級黨政權力機構相對平等的權力主體地位;人事任免除需各級黨的代表大會和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官員外,其他人員的人事任免由監督機構獨立行使任免權;財務經費管理與同級財政脫鉤,由上一級財政按年度納入預算,由監督機構系統內縱向劃撥管理使用;獨立行使執紀辦案、刑事立案、司法審判等權力。保證監督機構獨立行使對各級干部,包括高級干部的監督職能。

拓寬社會監督渠道。拓寬監督渠道,主要是指專門監督機構以外的監督渠道,也就是拓寬黨外監督,或者說社會監督的渠道,體現對權力監督的社會性、民主性和廣泛性。人民政協的監督,是人民監督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我國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政協是國家政治體制的組成部分,其監督活動既有規范的形式,又有制度的保障。必須看到,政協的監督力度還有待加強。群眾監督的實質是人民對公職人員的監督,遵紀守法者對違法亂紀者的監督。群眾監督的主要形式包括舉報監督、信訪監督、控申監督等。要依法建立健全群眾監督的有效機制,提高實際效果,增大監督力度。一方面,要實現群眾監督法治化、規范化。另一方面,要建立維護檢舉公民參與監督實踐活動的權益。建立嚴格的監督工作保密制度,科學設置舉報電話、信箱及相關設施。對打擊報復舉報、上訪、控申人的行為,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輿論監督包括新聞監督,是群眾監督的重要形式,主要是以大眾傳播媒介為載體,以反映群眾呼聲、提供輿論信息為手段,對社會政治活動、權力機關及人員的行為實施監督。保護輿論監督直接參與人的人身安全;規范對破壞、阻止輿論監督的違法行為的處罰尺度、方式及程序。

強化監督手段實現有效監督。強化對權力監督的手段,是實現有效監督目的的重要保障。強化對權力監督的手段,應貫徹體現如下原則:一是堅持民主。就是在設定監督形式和手段時,要盡最大可能保證群眾參與的廣泛性,并賦予群眾監督意志的權威和效力。二是實行公開。公開是一種最好的監督形式。我們把公開作為監督權力濫用的主要手段,主要是針對權力行使“暗箱”操作的神秘化弊端而提出的。如果我國能夠達到各級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財產收入徹底公開的程度,干部的腐敗行為就會大大收斂。三是規范程序。程序本身也是一種監督,從這個意義上說,堅持程序就是堅持監督。以權謀私者都是通過減少或者免除程序而實現私利目的的。所以,強化監督手段,就必須強化程序意識,堅持程序監督。凡未按程序行使權力辦的事、辦事的人,不管多大的官,都要認真查一查,嚴格治一治。四是嚴厲懲治。這是指以懲治的手段強化監督。我們強調懲治“嚴厲”,絕不是提倡懲治“過火”、“過頭”,而是堅持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公正體現嚴明,以平等體現嚴厲,不使腐敗犯罪分子為所欲為,逍遙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