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干部新形象活動體會
時間:2022-10-04 09:13:00
導語:組工干部新形象活動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樹組工干部新形象”是黨和人民對組工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體現了組織工作的時代特征和發展趨勢。形象是能力和素質的展示,形象是黨性和品行的體現,形象是責任和使命的呼喚。組工干部是“管黨員的黨員”、“管干部的干部”,樹立良好的形象具有特殊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切實把“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樹組工干部新形象”活動扎扎實實地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讓廣大干部群眾看到樹組工干部新形象活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一、增強黨性鍛煉。加強黨性修養,就是要解決政治立場、政治信仰、政治方向問題。組工干部只有通過加強黨性鍛煉,解決了立場和世界觀問題,才能保持自己的先進性。為此,要通過加強學習增強黨性。必須真學、真信、真用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要通過在全體組工干部中開展黨性分析活動增強黨性。采取上黨課的方式,在組工干部中普遍進行黨性觀念集中教育;組織對照黨性修養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幫助組工干部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結合民主評議,準確掌握組工干部的黨性表現;運用黨性分析成果,提高組工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要通過參加黨內生活錘煉黨性。黨內生活的一種重要形式,就是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敢于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勇于進行思想交鋒,從而得到黨員同志和組織的教育和幫助;要通過嚴格自律升華黨性。增強黨性要有自我改造的意識。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永葆共產黨人的本色。
二、加強能力建設。加強能力建設,是加強組工干部自身建設的永恒主題。組工干部只有具備扎實過硬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和業務本領,成為熟悉政策的“業務通”、掌握人頭的“活字典”、一專多能的“多面手”,群眾才能信得過,形象才能立得住。組織部門應大興學習之風,以學立部。一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始終把學習作為第一任務、第一追求、第一境界抓緊、抓好。堅決摒棄“年齡大了,不好學;底子薄了,不會學;條件差了,不能學;文憑在手,不用學;應酬多了,不想學”的“五不學”思想,保持學習的緊迫感和競爭的危機感,做到自覺學習。努力學習政治理論和組工業務,努力學習經濟、科技、法律、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提高政治鑒別、政策運用、知人善任、組工業務、防腐拒變“五種能力”。二是要把學習與實踐緊密結合。要立足工作實踐,做到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通過廣泛開展崗位練兵、部內講學、網上在線學習、業務講座、技能比賽等促學活動,提高業務能力;通過蹲點調研、掛職鍛煉、交流輪崗、參與重大任務等方式,使組工干部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增長新才干,使組織部門成為培養鍛煉干部的搖籃。三是推進組織工作改革創新。要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堅持組織工作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以新的觀念、新的思維、新的視角審視組織工作,以創新的精神探索和改進工作,以變革的思路研究和解決影響和制約組織工作發展的難題。建立組織工作創新激勵機制,開展“組織工作創新獎”和“我為組織工作創新獻一計”評選活動,公開組織工作“開門納諫”,利用社會資源推動組織工作創新。
三、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組織部門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進一步強化以公道正派為核心的職業道德建設,以人民滿意為標準,在組織工作特別是干部工作中切實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導向,公道正派地用人、用公道正派的人,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組織工作的滿意度。公道正派是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為人之道、處事之基。提升組織部門的公信度,根本的還是要樹立組織部門公道正派的形象,在“公道選人、正派做人”上下功夫,嚴格按照《干部任用條例》選人用人。注重群眾公認,對多數群眾認為業績突出的干部,不拘一格地提拔使用;對群眾“口碑”差的,多數群眾不滿意的干部,絕不能提拔重用,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用人環境。可以說,組織部門的社會公信度,是和選用的干部的群眾公認度成正比的:選用的干部,群眾公認度越高,組織部門的社會公信度就越高,這是由組織部門的工作職責和特點決定的。這就要求組工干部必須無私無畏,敢于堅持原則,堅持真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樹立起黨性強、作風正、工作硬、業務精、自律嚴,群眾信得過、靠得住的組工干部形象,努力開創組織工作新局面,讓黨滿意,讓人民滿意。
四、發揚無私奉獻精神。組織部門工作的特點之一就是清貧質樸、不事張揚,需要我們樂于奉獻、恪守執著。組工干部要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把從事組織工作當作是一種耕耘,一種奉獻,而不是一種投資,一種收獲,一種索取。從而把事業看重一點,把得失看輕一點,把名利看淡一點,多想想在組織部門干了什么,提高了多少;少琢磨到組織部門后得到了什么,提拔了多少。要始終做到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以他人的成長進步為榮,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和田精神,在默默無聞中成就事業。要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適應組織工作要求高、任務重、頭緒多的實際情況,做到壓力面前多思責,苦累之中多思得,以昂揚的斗志和強烈的進取意識開創工作新局面。要樹立崇尚務實、無私奉獻的風氣。讓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甘于奉獻成為廣大干部的人生境界和價值追求。同時,廣大組工干部要把甘為人梯,唯才是舉的精神作為自己最美的崗位奉獻來追求,特別是對于那些德才兼備、出類拔萃,將來有可能超過自己的人才,要勇于舉賢,大膽起用。
五、牢固樹立服務群眾意識。我們要牢牢把握組織工作為黨的政治路線和中心任務服務的方向,積極主動為經濟發展服務,為中心工作和大局服務,更好地為全地區工作大局和科學發展選干部、配班子、建隊伍、聚人才。把黨的宗旨貫穿到組織部門的各項工作之中,服務于黨員、服務于干部、服務于人才、服務于各族人民群眾,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在群眾中塑造良好的組工干部形象。一是堅定群眾觀念。清醒地認識到群眾對組工干部信任的背后是責任,敬慕的背后是使命,經常用群眾滿意這面鏡子去照一照思想上的“病”,用民意這把尺子去量一量作風上的“短”,用民心這本賬簿去查一查工作上的“虛”,從而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二是把服務群眾作為衡量標準。當前,人民群眾的需要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由此帶來的一些社會矛盾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這些都需要我們去研究、去落實、去解決。各級組織部門要切實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要以務實的態度,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加強與群眾的溝通,傾聽群眾的呼聲,增進與群眾的交流,特別是到艱苦的地區和困難的單位去,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在服務群眾中改進干部作風。三是把活動的落腳點定位在提高服務水平上,使工作更加符合群眾實際需求上。堅持組工干部聯系制度,聯系基層單位,定期走訪、調研,全面了解聯系單位的情況。確定聯系點,定期選派部內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年輕干部到農村鍛煉;堅持每年完成幾件實事,解決老百姓生活、生產等方面的困難;學會從基層群眾的角度看我們所做的工作,使組織部門的各項工作措施更加符合基層實際和群眾需求,為群眾所歡迎。
- 上一篇:組工干部四力建設體會
- 下一篇:組工講黨性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