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工干部四花體會
時間:2022-10-04 09:26:00
導語:組工干部四花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梅蘭竹菊,色澤淡雅、韻致內斂,向來都是我國名人志士理想人格的典范。對照“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求,筆者認為,梅的傲雪報春、蘭的清遠幽香、竹的虛心勁節、菊的不畏風霜這四種精神亦可為組工干部借鑒。
梅: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中國人一向喜愛梅的清香、素色、雅韻,但最愛的是它那先天下而春、凌寒傲雪留香的精神。組工干部要具備梅花這種“先天下而春”的精神,作開拓創新的表率。
開拓創新是進步的動力和源泉。工作沒有創新就沒有特色,就沒有生命力。新形勢下,組織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一些長期困擾組織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也有了新變化。這就要求組工干部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形成新認識,開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推動組織工作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發展,在改革發展中提升。尤其要注意找準創新的著力點和突破口,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和工作方式,善于換位思考,善于敏銳地發現和提出問題,善于從好經驗、好做法中舉一反三,拓展組織工作的空間和領域,努力使組織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蘭: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
享有“國香”美譽的蘭花,雖花朵嬌小、花香淡雅,卻能不為世俗不求艷,空谷亦自獨飄香。那無私奉獻的獨特幽香積淀成一種文化,升華為一門藝術,李白有詩贊曰“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組工干部要具備蘭花這種“不以無人而不芳”的精神,作無私奉獻的表率。
在干部的選拔任用過程中,有些被提拔的干部在素質、才干、資歷方面可能并不比組工干部強多少。面對這種情況,組工干部要超然、豁達一點,正確處理好“進取心”和“平常心”的關系,把事業看得重一些,把個人看得輕一些,把提高個人素質看得重一些,把職務進退看得輕一些,苦樂面前多思責,常懷從政之德,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自我。我們每一個組工干部都要有為干部、人才服務的意識,把育人用人作為最高的事業來追求,把成就他人當成自己最大的快樂來享受,甘做他人成長路上的鋪路石,甘為他人進步成長搭橋扶梯,當好“幕后人員”和“無名英雄”,樹立“甘為人梯、甘當綠葉、樂于奉獻”的形象。
竹:未曾出土先有節,至凌云處尚虛心
竹,清新、恬淡,不管長到多高,它不喧鬧、不顯彰,遭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但它最絕妙之處,乃在無論新筍初發抑或高至凌云始終能保持一樣的虛心勁節,筠色潤貞。難怪蘇東坡會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組工干部要具備竹這種“至凌云處尚虛心”的精神,作虛心學習的表率。
組工干部要像竹子那樣虛心自持,正如同志誡勉的“要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組織工作處處是學問,組工干部要做好組織工作就必須樹立虛心學習的觀念,保持“甘當學生”的心態,樂于學習,善于學習。“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組工干部不能惟學歷而學,畢竟學歷有終點,學習無止境。只要保持虛心學習的心態,就會發現工作生活中到處都有可學之處、可學之人,向書本可學政策理論,向基層可學實踐能力,向領導可學大局意識,向同事可學業務知識。同時還要注意避免出現“學而不思則罔”的現象,要把學習當作思考的基礎,把思考當作學習的升華,從一開始學習就要緊密結合自身情況、工作實際不斷地深入思考,以思考辨明真偽、融會貫通,達到以學促工的目的,從能力素質上促進和保證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
菊: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菊以“三絕”出名,“菊近重九滿籬金”(色絕),“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花期最晚),“菊如志士,過時有余香”(其味久長),但它最獨特之處,卻是在深秋百花凋時依然能“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所以元帥以“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贊其高潔氣概。組工干部要具備菊花這種“本性能耐寒”的精神,作清正廉潔的表率。
組工干部作為管黨員、管干部的干部,身份特殊。面對他人的“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組工干部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樹立廉潔自律意識,時時自重,日日自省。要把“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求當成一面鏡子,勇敢地站在它的面前,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認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古語有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要筑牢思想防線,就要從生活點滴做起,從小事小節做起,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有意識地去培養清正廉潔的良好品德,做事情要堅持原則,交朋友要把握尺度,言行舉止要有分寸,常常用那些為黨和人民鞠躬盡瘁的先進事跡勉勵自己,注意從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訓,養兩袖清風,保一身正氣。
- 上一篇:組工講黨性重品行有感
- 下一篇:講黨性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