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創新體會

時間:2022-10-16 09:58:00

導語:黨建創新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創新體會

建設學習型政黨是創建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要求。曾慶紅同志曾指出,形成學習型社會,很大程度上靠建設學習型政黨來引導、來推動。建設學習型政黨既是對黨的學習、教育、管理理論的繼承,也是對黨的學習、教育、管理理論的創新;既是對黨的學習特征的把握與強調,又是對黨的整體建設“杠桿點”的探索,無論對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學習力、創新力、執政力,還是對于推進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進程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創新角度談一些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把學習置于黨的建設的戰略地位。工人階級政黨領袖們歷來重視和強調學習。建設學習型政黨則是把學習問題置于黨的建設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首先,在學習型政黨中,已經不是一般地強調個體學習和組織學習,而是要把黨的學習推進到學習型組織的境界。學習型組織作為一種能夠不斷學習、持續創造,與學習型社會發展模式相適應的組織管理模式,被證明是成功的組織模式,是當前許多社會組織衷心向往的一種組織管理模式。在這種組織模式中,個人成為學習型的人,團隊成為學習型團隊,組織成為學習型組織。建設學習型政黨使黨能夠真正成為與時俱進、持續創造的政治組織,是對黨的學習、教育、管理理論的重要創新。其次,在學習型政黨中,已經不是一般地強調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而是形成了一套體現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機制。其三,在學習型政黨中,已經不是一般地倡導某種學習方法,而是創造出一整套適合信息時代、知識經濟發展要求,符合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和先進教育、管理理論優秀成果的學習理論、技術與方法,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不僅認識到為什么要學,必須學,而且要明白怎樣學,怎樣才能提高學習效果。

以提高黨的學習力、創新力、執政力為核心。工人階級政黨的領袖們歷來重視提高黨組織的學習效果,注意研究解決全黨如何不斷學習、善于學習的問題。建設學習型政黨則是把善于學習、學會學習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主張黨的學習,要以提高黨的執政力、學習力、創新力為核心。黨的學習力表現為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不斷學習、知識繼承、知識創新、持續學習、善于學習的能力上。學習力是一個組織和一個人在世界變化越來越快的形勢下唯一持久的競爭力,也是一個政黨唯一持久的競爭力和發展動力。建設學習型政黨通過探索創造一套適合黨情、國情、民情的理論、技術與方法,把提高學習力變成可操作方法,有利于解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信息時代到來的條件下如何學習的問題。

以理念更新為先導。建設學習型政黨對黨的學習力、創新力、執政力的提升是以理念更新為先導的。它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以變革傳統學習、教育觀念,樹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組織學習、團隊學習,反思、反饋、共享、互動的學習理念,破除戰爭年代、計劃經濟、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時代形成的一些不合時宜的舊觀念,把黨的觀念變革、理論創新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以健全學習機制為保障。我們黨雖然歷來重視學習制度的建設,但限于歷史條件、認識與實踐的局限,到目前為止尚未建立健全一套符合時展要求的學習機制。許多黨組織缺乏科學識別、選拔、考核人才,學習資源投入、學習效果考核、學習反思、反饋、共享互動的機制。重學歷、輕能力;學習培訓只講聲勢,不求實效;存在只講灌輸,不講疏導,學用脫節的現象,不僅影響了黨的學習的聲譽,而且削弱了學習效果。建設學習型政黨將以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和最新的學習教育研究成果為指導,努力建立健全一套科學的學習機制,為提高黨的學習力、創新力、執政力提供制度保證。

以組織結構變革為重要目標。鄧小平同志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從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干部制度方面來說,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家長制現象,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鄧小平文選》第2卷327頁)鄧小平同志認為,對這個問題長期沒有足夠的認識,成為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使我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現在不能不解決了。鄧小平同志指出的這個課題,在建設學習型政黨時將會得到積極的探討和解決。建設學習型政黨將會按照同志強調的“一定要準確地把握中國社會前進的脈搏,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領導體制和工作制度,使黨的工作充滿活力”的精神,結合學習型組織扁平化、網絡化的經驗,努力探索建立適合黨情特點的設計合理,分合有度,講究效率,注重效益,體現了在全黨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政治局面的目標,使黨充滿肌體活力和工作活力的組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