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科學發展體會
時間:2022-10-21 01:04:00
導語:解放思想科學發展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十七大后,新一輪思想大解放的熱潮正在全國范圍內興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按照中央和江蘇省委的統一部署,結合常州實際,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找差距,科學發展創新業”大討論活動,深刻審視所處環境,深刻分析優勢與不足,深刻反思精神狀態,以新一輪思想解放推進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一)以創新促進改革開放。改革以優化體制機制,開放以集聚全球資源。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創新政府管理,強化依法行政、政務公開、公共服務理念,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實行權力與利益分離,決策與執行分離,加強公共政策的研究、規劃和制訂,加強公共設施和公共產品服務,改革績效考評體系,推行行政問責制,使服務型政府、法治型政府、誠信型政府的各類改革舉措不斷探索深化、不斷規范成型制度化。創新開發園區的管理運作機制,按照管理規范化、運作市場化的方向,在完善封閉管理的基礎上,實行政府主導的市場化模式和股份多元化,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籌集資金,吸引各種資本、各類力量參與開發建設。創新經濟管理、經濟執法和金融管理,該放的全面放開,該管的認真管住,建立暢通的管與被管者的溝通協調機制,降低社會成本、管理成本、政府成本、企業成本。
(二)以創新促進結構調整。新一輪結構調整的重點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產業結構。把增加有效投入和優化投資結構相結合。在保持投入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突出優化投入結構。把科技創新和人才引進相結合。著力完善創新體系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突出常州科教城建設,迅速構建科研開發、人才集聚和高新技術轉化高地。加快國家特色產業基地和專業孵化器建設,發展一批公共科技服務平臺及中介機構。支持創新試點企業發展,加快集聚和配置各類科技資源,在有效集成和消化吸收外部技術的基礎上,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大企業研發投入。全面推進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引進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人才和機構。把培育龍頭企業和推進集群發展相結合。集中有限要素,加快培育發展一批旗艦型的大企業、大集團。根據我市產業基礎,重點發展輸變電設備、軌道交通裝備、太陽能光伏等15個高新技術產品群,打造千億級產業群,加快提高產業集中度。把壯大先進制造業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相結合。以制造業的兩端延伸和服務分離為關鍵,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金融、商務、服務外包等生產性服務業,大力培育信息、文化、旅游等新興服務業,力爭第三產業比重每年有所提高。
(三)以創新促進城鄉統籌。按照“以人為本、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動”的要求,以完善城鄉規劃為先導,以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統籌城鄉建設,加快形成“規劃統一、資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上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推進,重點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路、橋等基礎設施建設、管養及公交等公益性事業的支持力度,完善農村公路網絡;推進農村水利建設,完善水利工程配套設施;深入開展“三清一綠”活動,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增加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統籌城鄉社會事業建設,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社會事業的投入力度,優化整合城鄉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各種資源,引導城市社會事業向農村延伸,逐步形成城鄉均衡的公共產品服務體系。把農村就業納入整個社會就業體系,逐步實現城鄉勞動者就業服務共享、就業機會平等。構筑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農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養老保險四道保障線,有條件的地方逐步實現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并軌。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大力發展股份型、緊密型、行業龍頭型農民專業合作社,依法搞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建設,積極開展“四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創建活動,不斷拓展農民專業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加速土地依法流轉和社會資本投入。要把創新集體土地使用制度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出租、轉讓、轉租和抵押。鼓勵開展村莊整理,實行農村建設用地減少與城鎮建設用地增加相掛鉤。鼓勵社會資本大力投向現代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鼓勵農民向高附加值農業出租土地,在推進農業規模經營中保障農民持續增收。
(四)以創新促進社會管理。加快建立政府調控機制和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和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和社會調節力量互動的社會管理網絡,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創新社會管理職能。把人力、物力、財力等公共資源更多地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傾斜,把工作著力點更多地放在解決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上,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按照預防與應急并重、常態與非常態結合的原則,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提高危機管理和抗風險能力。積極完善社會政策。正確處理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經濟生活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把公平放在第一位??茖W調整不同階層的利益結構,逐步扭轉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正確處理社會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和與時俱進、適當調整的關系,既要適應形勢變化適時進行調整,又要保持相對穩定;既要防止因政策朝令夕改引發新的矛盾,又要防止因政策明顯不合時宜且遲遲未改激化矛盾;既要瞻前顧后,又要考慮左鄰右舍,并注重讓公眾參與政策制訂,使人民群眾有充分而廣泛的民意表達,確保社會政策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學性。吸納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支持各類社會組織承擔社會事務,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重點發展和規范律師、公證、會計、資產評估等機構,重視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團體的社會功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五)以創新促進和諧穩定。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切實提高統籌協調各種利益關系、有效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的能力。完善促進和諧穩定的工作思路。既要著力消除不和諧因素,又要著力增加和諧因素;既要著力懲治犯罪、保護人民,又要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既要著力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又要著力研究治本之策;既要著力發揮職能機關的作用,又要著力統籌各種社會資源共同維護社會穩定。創新促進和諧穩定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訴求表達機制和信訪工作責任制,為人民群眾平等表達利益訴求提供制度化平臺;建立健全輿情匯集和分析機制,提高社會預警能力。建立健全多渠道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統籌化解矛盾糾紛;建立健全經常性的嚴打工作機制,堅決遏制嚴重犯罪活動。強化促進和諧穩定的薄弱環節。重點抓好對流動人口的社會服務、法制教育和技能培訓,對流浪兒童、吸毒人員、刑釋解教人員等犯罪多發人群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誘發滋生違法犯罪的社會消極因素;重視加強對互聯網的管理,有效防范、打擊利用和針對信息網絡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筑牢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打造服務群眾的第一線平臺,實現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區自我管理有效銜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