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踐行心得體會3篇

時間:2022-04-15 09:03:48

導語:黨的群眾路線踐行心得體會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群眾路線踐行心得體會3篇

第一篇

黨和政府設置水土保持部門的用意就是要通過該部門更好地履行水土保持方面的協調、監管、服務等職能,服務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維持好全縣生態和諧,促進全民小康的實現。當前全縣正在轟轟烈烈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為第二批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執法監管單位,怎樣踐行好黨的群眾路線,使之持久堅持,真正取得實效,是這次活動的關鍵所在。通過第一環節的學習教育,本人感想很多,作為分管此工作的我,現就結合水土保持部門工作實際,談談踐行好黨的群眾。

一、要弄明白黨的群眾路線的內容

黨的群眾路線的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為了群眾”,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黨的根本立場,“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開展工作的根本方法。黨必須傾聽群眾的意見、了解群眾的要求、集中群眾的智慧,形成正確的理論和政策,然后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中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水保部門踐行好群眾路線途徑

本人認為水土保持部門踐行好群眾路線可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1、通過制定水保規劃、項目實施方案,征求民意。水保規劃和項目實施方案制定,應充分調查,廣泛向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的群眾征求意見,問計于民,并征求國土、水利、林業、環保等部門意見,制定出有利于農業生產,農民生活改善,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規劃和項目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我縣綠色崛起,生態文明建設步伐,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2、通過妥善處理群眾訴求,理順民情。要重視做好單位來信來訪(包括網上信訪),實行首問責任制,對屬于本局處理范圍的,在規定時間內作出回應,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對回應當事人不滿意的,要深入實際調查,直到合理要求得到妥善解決為止。要充分利用“三送”平臺,開展“大接訪,大納諫”活動,公正解決好掛點村群眾各種訴求,讓人民群眾充分感受到正義的存在,理順民情,更好釋放群眾正能量,實現該村和諧發展。

3、通過良好作風和紀律,贏取民心。要克服“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和“履職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作為不當”的現象發生,嚴格執行工作考勤,嚴格履職紀律,高質高效處理事務,以此贏取民心。

4、通過規范審批和執法,保護民利。在行政審批、水保執法方面,杜絕規費收取和案件處理不公平、公正現象的發生,以務實、公正、廉潔作風,認真搞好每個水保方案審批和水保規費收取,依法處理好每個違法案件,保護民眾利益。

5、通過加強治理項目建設管護,服務民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不折不扣,保質保量實施好項目,并做好建后管護工作,使所建的工程更好發揮作用,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真正造福農民。

6、通過加大水保宣傳力度,讓民守法。目前群眾對水保法律法規知曉不夠,對違法行為危害性缺乏認識,水保違法行為一旦發生,輕者要接受批評教育,重者要依法接受經濟處罰。通過加大水保法律法規宣傳,既可使群眾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又可減少因違法行為發生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三、水保部門踐行好群眾路線應采取的措施

1、牢記宗旨,認識到位。以民利為先,以民心為鏡,以民意為天。強化水保干部職工思想教育,確保“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入心入腦。切實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水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時刻尊重群眾、真正敬畏群眾、緊緊依靠群眾、善于動員群眾、不斷造福群眾。增強干實事、出實績和為民服務意識,切實改進干部職式工作作風。

2、依法行政,責任到位。建立完善“辦事公開化、授權責任化、業務程序化、經辦精細化”管理體系。對前來辦理業務和咨詢政策的群眾,務必做到熱情接待,耐心細致,服務周到,堅決杜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及“吃、拿、卡、要”等不良現象的發生。建立水保違法案件處理責任制,做到有案必查,防止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不要好處也不辦事及錯案的發生。

3、建章立制,規范到位。圍繞履職盡責,立足崗位服務,全面推行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形成崗位責任體系。開展對干部職工的績效考評工作,對本單位存在的不良問題,納入績效管理考評內容,實行扣分制,對做得好的給予加分獎勵,最大限度調動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

4、提升能力,學習到位。狠抓干部職工學習教育,嚴格學習制度。學習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要采取分散學習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政治學習與業務學習相結合、法規學習與案例講座相結合、技術練兵與業務考核相結合,切實提升水保工作人員的依法辦事能力,以優質服務贏得群眾好評。

第二篇

享樂主義是一種主張人生目的在于追求快樂,人生的最高和全部意義就是追求和滿足個人的生活享受。當前的享樂主義主要表現在:一是,安于現狀,滿足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對工作中的新情況、新挑戰,缺乏責任擔當,困難面前更是推諉扯皮、拈輕怕重;二是學習意識、進取心不強。工作之余,鮮見真正靜下心來看看書、讀讀報、思考思考問題。上級的方針政策略知一二,鉆研吃透、理論聯系實際的功夫不到位;三是將就應付、得過且過。有指標、定任務的工作勉強去做,上級說得少,領導看不見的地方,要么長期擱置荒廢,要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四是有利益或者利益大點的事情做,無利益的事情不做。

享樂主義的存在,使領導干部的思想觀念、執政能力遠遠落后于時代和發展的需要,給黨的事業和各項工作開拓進步拖了后腿。而享樂主義的核心癥結無外乎一個“懶”字。在修身養性上不用心,在提升能力上不用功,在干事創業上不用腦。上班人到心不到,一張報紙一杯茶,做事出工不出力,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告誡為政者要勤勉,走在百姓前面,恪守職責,不要懈怠。懶惰習性一旦養成,便成為打造效率政府、責任政府的最大障礙,由此還會引發工作散漫、管理懈怠、治理方式簡單粗暴等問題,影響黨群干群和諧。

重塑黨員干部良好形象,當立“勤政思維”。一要加強作風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權力觀和利益觀,提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自覺,切實增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真正擺正位子、放下架子、挑起擔子,倡導雷厲風行、說辦就辦,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二要強化監督約束,進一步嚴明紀律,嚴格管理,使黨員干部時刻繃緊勤政、善政這根“弦”,要拓寬群眾監督舉報渠道,對失職、瀆職、不作為、亂作為,一經發現,堅決查處,決不姑息,決不手軟。

第三篇

當前,中央在全國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順應群眾期盼、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舉措。作為一名黨員,我再次認真學習了黨章,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了更深的感觸。

作風是一面鏡子,作為一名黨員的黨性觀念、工作態度、工作方法,無一不體現在作風上。作風問題關系到領導干部的形象問題。領導干部作風好,則形象就好,領導干部作風不正,形象也就不好。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無產階級政黨,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在一起,堅定不移地把群眾路線貫穿到我們工作的始終,這是黨對領導干部工作作風的基本要求,也是轉變領導作風的關鍵。

一、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轉變工作作風

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積極為群眾謀利益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聯系群眾,關心群眾,既是作風問題,也是嚴肅的政治問題。如果在工作中對此認識不清,就會導致在作風上漠視群眾,脫離群眾,甚至壓制和傷害群眾。就會沾染了十分嚴重的官僚主義作風,官升氣長,老爺氣十足。這些現象嚴重傷害了群眾的感情,損害了黨群、干群關系,我們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緊緊地依靠人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無往而不勝。相反,如果我們背離群眾路線,離開人民群眾,則將被人民群眾所拋棄。

二、以群眾路線為基礎,改進領導作風

群眾路線是我們正確領導的前提。“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的愿望和要求,調查研究,研究他們的經驗,是轉變領導作風的生動體現。只有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全面掌握情況,才能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去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從而正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如果我們身居“高位”,高高在上,就無法接近群眾,就無法聽到真實的意見,就無法掌握真實的情況,就不可能形成正確的認識并把正確的東西貫徹下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就必然流于形式,走向形式主義。

三、堅持群眾路線,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是堅持群眾路線的本質要求。共產黨最基本的一條就是一刻也不能脫離人民群眾,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我們的工作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而是從集體的群眾的利益出發。無產階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再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給人民群眾看得見的物質利益,這是中國共產黨得到廣大人民群眾擁護的根本保證。工作中高度重視關系人民群眾生活疾苦的各種問題,切實關心群眾生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帶領他們去實現自己的根本利益。

作為一名黨員,只有擺正黨與人民、公仆與主人的關系,把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