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是作風轉變重中之中隨感

時間:2022-07-16 09:25:00

導語:領導是作風轉變重中之中隨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領導是作風轉變重中之中隨感

及時糾正領導干部作風上存在問題。考核內容上,三是完善考核機制。即要重業務,又要重政治。不只要考核領導干部的才,更要考核領導干部的德。考核對象上,不只考核領導干部自身實踐“八個堅持,八個反對”情況,也要考核其部屬實踐“八個堅持,八個反對”情況。要求領導干部認真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既嚴格自律,又帶好隊伍,杜絕好人主義。考核效果的運用上,對領導干部作風上存在一般問題,組織上要及時開展針對性的誡免教育,促其糾正。對領導干部作風上存在突出問題,要及時采取組織、紀律、法律的手段予以糾正,防止造成更大的損失。強化監督約束機制,切實端正生活作風生活上的享樂主義正是導致一些領導干部脫離群眾、腐化墮落的根源。為此,必需采取措施,切實端正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一方面是完善制度,嚴格規范領導干部的從政行為。如進一步堅持和落實廉政談話制度、選拔任用干部征求紀委意見制度,領導個人重大事項和外出演講制度、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活動監督檢查制度等。另一方面是對重要崗位、重要環節和領導干部的重要活動作為重點,切實加強監督。一是上級黨委應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考核,增強監督的權威性;二是要提高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質量,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增強監督的直接性;第三要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的作用,增強監督的有效性;第四要靠群眾和輿論監督,增強監督的廣泛性。要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和民主測評、質詢聽證、新聞監督等形式,增強監督的廣泛性和公開性。

這是黨站在歷史的高度,黨的屆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著力于解決黨的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生活作風等方面存在問題。依照“要求,本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態度,為用好人民賦予的執政權力,不時提高我黨的執政水平,鞏固我執政基礎而作出的重大決定,新時期加強黨的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性的因素,轉變作風,各級領導干部率先垂范是關鍵。因此,當前,應當從加強和改進領導干部作風入手,建立機制,完善制度,規范行為,強化監督,使黨的屆中全會“八個堅持,八個反對”落到實處。

切實轉變思想作風重點應加強三個方面的教育。加強教育。

黨在政治綱領和行動中表現出的態度和風格,一是作風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教育。作風。黨的性質、宗旨、路線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人的誕生和使命,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是黨的生命,就是黨的力量所在黨的作風好壞,直接關系到黨的形象,關系到人心的向背,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因此,應通過教育使領導干部深刻認識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認識到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黨與時俱進,永保先進性的需要;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迫切需要;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要求;適應WTO建立廉潔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制的迫切需要。

說到底是正確處置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二是黨的宗旨教育。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因此,要加強領導干部的宗旨教育,從思想上解決“當官”與“為人”問題,樹立領導干部以民為本,重德修身的思想,防止領導干部成為脫離群眾的官老爺”堅持領導干部“人民公仆”本性。

使領導干部知道什么可為,三是勤政廉政教育。要通過經常性的法規教育、警示教育。什么不可為,教育領導干部清正廉潔,勤政為民,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和高尚的人格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完善機制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領導作風一是完善社會評價機制,促使領導干部在作風建設中起到表率作用。社會評價機制對領導干部的行為具有較強的引導、評價功能,因而應充分運用社會評價機制來促使領導干部嚴以自律。一方面,全社會應形成一種共識,即領導干部必需帶頭實踐“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必需”指“八個堅持,八個反對”領導干部履行職責的一項基本要求、基本的義務,而不是領導干部個人的修養問題,可執行或可不執行。領導干部是不是認真實踐“八個堅持,八個反對”事實上就是否對黨和人民負責的問題。堅持實踐“八個堅持,八個反對”領導干部就是好的領導干部,應當受到表揚,違背“八個堅持,八個反對”領導干部則應該受到譴責。

應將領導干部實踐“八個堅持,另一方面。八個反對”情況,將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情況作為干部任用的重要規范。干部選拔任用上,堅持實事求是德才兼備,反對重才輕德,重數字輕實績,從而使這種評價機制成為領導干部嚴以自律的內在動力。二是完善決策機制,切實改進工作作風、領導作風。首先在領導班子內部,要嚴格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切實做到凡是重大問題由集體討論、民主決策,以集體權力制約領導權力的濫用。其次,要堅持領導、專家、群眾相結合,確保決策的正確性。應建立并堅持以下工作制度:

努力提高領導干部的決策能力。

1定期學習制度。

規范政府的施政行為。

2規范性文件出臺前法律部門審查把關制度、對規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

決策前要專門成立有關專家學者參與的法律咨詢、科學論證小組,

3重大問題決策前法律咨詢和科學論證制度。對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減少和防止決策失誤。

4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