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品德學習心得
時間:2022-12-21 05:14:00
導語:教師品德學習心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作為培養人才的主體、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著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要培養造就二十一世紀高質量、高規格的人才,就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教師的師德,教師的師德決定了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又決定了教育的質量。因此,加強師德建設工作是時代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隊伍建設的總樞紐,也是搞好教育戰線行風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成敗與否的關鍵。
“辛勤的園丁、渡人的小船、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們對教師職業的贊譽。“以天心點燃燭光,引導人類走向光明”更道出了為人師表的神圣和職責。然而,教師并非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教師置身于現實生活中,置身于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如何不受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那只有具備嚴格的自律,高尚的師德水準,才能在現實的教育生涯中守身如玉,專心致志地做好本職工作。
自學校按照上級要求,組織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月”活動以來,我深入學習了有關學校教育的法律、法規,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認真進行自我反思,堅持自律、自省、自警、自勵、自強,堅持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服務奉獻、爭當先鋒模范”為重點,緊密聯系工作和思想實際,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發揚民主,虛心接納全體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有效地提高了個人思想政治素質,增強了法律意識,純潔了個人教育行為,增強了科學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增強了管理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形成了依法辦事、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為人師表的良好師德師風。下面我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如何有效的提高師德?每個人的觀點都不一樣,在學習和討論中,我認為首先要從“愛崗、愛生、愛校”著手,抓師德建設。
愛崗,就是要熱愛教師崗位,珍惜教師這份工作。只有愛崗,教師才有可能敬業勤業,才能不計名利,忠誠奉獻,才能形成良好的教風,才會認真鉆研,不斷學習,認真執行教育法規,提高自身素質來適應當代教育的要求;只有愛崗,教師才有可能做到:熱心愛教,優質施教,文明執教,廉潔從教。不能把教師這一職業僅看作是一份工作,而要把他看作是自己為之奮斗的一項事業。人都有兩面性,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果把教師工作看作打工,遇到困難、挫折、不如意即會產生消極的反映;如果把教師工作看作是自己神圣的事業,是生命的一部分,就會遇難而上,不斷創新,想方設法把事業推上新臺階,在工作中,就會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內動力。
愛生,就是要熱愛學生,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真正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的宗旨。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而面對形形色色富有個性又有差異的學生,如果教師不能愛生,就會出現偏愛好生,歧視差生,甚至出現工作敷衍塞職,諷刺、體罰學生,妨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行為,所以教師職業必然要求每個教師要真心實意去愛每一個學生,要特別“偏愛”、特別關注那些所謂“雙差生”,用愛心換取學生的真心,尊重、理解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只有做到熱愛學生,教師才會真正的去關心每一個學生,才會真正體會其中的苦與樂,去憂慮著學生的憂慮,關心著學生的關心,希望著學生的希望,快樂著學生的快樂;這樣才會更加熱愛教師職業,教書育人,忠誠奉獻;才不會出現諸如以教謀私,熱衷于搞有償家教的事件發生。更多的是為了學生帶病上班;為了轉變一個后進生費盡心機;為經濟困難的學生排憂解難……。學生調查表明,令學生終身難忘的不是教師教給學生的文化知識,而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的關心、愛護的事例,如雨天教師借給的一把傘;一次語重心長的談話等……。
愛校,就是要熱愛自己工作的學校,要把自己的工作與學校的聲譽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只有全體教師都熱愛自己的學校才會上下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在工作中相互協調,同甘共苦。當學校有困難時,勇挑重擔,顧全大局。民辦、外資學校的紛紛出現,必將對我們的教育帶來沖擊,教師流動不可避免,某某名師被聘某某名校,某某教師開學之際不辭而別,離開多年培養他的學校,諸如此類之事,常有耳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人之常情,無可非議。我在此要表白的是在追求教育機會均等的今天,時代更在呼喚我們要到艱苦、薄弱的學校去工作,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在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學校也需要一種與學校共甘苦、同發展的“校園精神”!所以在抓師德建設中,進行“愛校”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環節。
愛崗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愛生是教師道德素質的核心,愛校是辦好學校的基礎,通過師德師風的學習,我認為素質教育,事實上,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素質的是教師、家長、各級領導、公務員和明星們。教師的素質不高,肯定難以教出高素質的學生。家長是子女的第一老師,孩子們在家的時間顯然多于在校,如果家長文化素質低下,言行不文明不規矩,孩子們怎會有高質量的成長?各級領導及公務員則無疑代表著政府的形象,如果這些形象代表的文化和能力不及格,品行不端,做事不正,你叫孩子們長大后怎么去盡心地為國為民。素質教育提了多年,也實施了好幾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們很有必要先認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質,咱們需要具備些什么素質。
長期以來,我在工作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與每一個師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
我積極的向搶險救災、保護學生的優秀教師群體學習,學習他們踐履篤行、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們愛生如子、為人師表、舍生忘死,敢于挺身而出的高尚師德;學習他們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無私奉獻,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象他們那樣堅持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作為搞好教育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促進教師職業道德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要更進一步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及鄧小平理論以及同志“三個代表”的理論精神,及時掌握黨的工作重點方針,與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從思想上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不要遇難而退,要發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為創建和諧校園、爭創國家級示范性職業學校努力工作。
- 上一篇:學院教工述職述廉匯報
- 下一篇:公司政工辦述職述廉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