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政協創新模式與體會
時間:2022-02-14 06:22:00
導語:區域政協創新模式與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初以來,縣政協按照2012年工作要點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積極促進工作有效開展。
一、具體做法
(一)創新履職方式。通過視察、調研、評議、提案等形式,充分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批評、建議,實現民主監督職能。一是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抓視察、調研。如圍繞“185”工程,組織七屆主席會議成員、政協各辦委負責人赴克度鎮視察、調研“185”工程提子基地、金銀花基地、綠茶基地建設情況,為企業“把脈”和“開處方”,促進該鎮“185”工程快速有效發展。二是將對窗口服務部門的民主評議列入2012年政協工作要點,監督其提高服務質量。三是著力抓好政協七屆四次會議委員提案辦理的落實,從78件委員提案中,遴選出《關于加大推進“185”工程實施力度的建議》、《關于建立縣平湖食品工業園的建議》等17個事關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提案,作為本年度主席會議、常委會議和政協委員重點督辦提案,并分別明確了督辦牽頭領導和責任人。將78件提案輸入金盆網站,刊發在《政協》雜志上,辦理結果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二)創新會議方式。改變過去在縣城召開常委會的方式,將政協常委會安排在有條件的鄉鎮召開。如在谷硐鄉召開七屆23次常委會,組織委員先視察甘寨鄉油茶基地、谷硐鄉豐盛種羊基地建設后進行審議,為全縣“兩茶一羊”產業出謀劃策,形成常委會會議建議案上報縣委,為縣委在發展“兩茶一羊”產業上提供決策參考。
(三)創新管理方式。一是出臺了《縣政協機關2012年工作目標考核辦法(試行)》,目的是進一步調動縣政協機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政協機關工作有效開展,高質量地完成全年工作目標任務。該《辦法》明確了指導思想、考核對象、考核依據、考核內容、考核要求等,將全年所涉及的學習、調研、視察、民主評議、文書、檔案、文史、提案等考核內容細化分解到各辦、委,以分值形式分解到人,明確各自職責。二是出臺了《縣鄉鎮政協2012年工作目標考核辦法(試行)》,以進一步提高鄉鎮政協工作水平,推動基層政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考核涉及黨委政府重視支持政協工作、會議和考察調研、維護團結穩定、政治理論學習、反映社情民意等5個方面,采取百分制分塊評分的形式,年內由縣政協參與縣委縣政府工作考核組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縣委縣政府和縣政協當年評先選優的依據。
(四)創新宣傳方式。一是通過金盆網站上開辟的“政協”板塊,設置“政協工作”、“提案工作”、“委員風采”等專欄,及時刊發政協的新聞、通訊、委員履職和提案辦理情況。二是出臺《縣政協工作宣傳獎勵辦法(試行)》,激勵縣內外作者以新聞、調研文章、攝影圖片等形式宣傳政協工作,有效促進政協工作上水平、上臺階。《辦法》規定,獎勵對象為縣內外正面宣傳政協工作的新聞、調研文章、攝影圖片作者。凡是在縣級、州級、省級、國家級媒體刊發內容涉及政協的新聞稿件、圖片新聞,在縣級、州級、省級、國家級電視臺播出內容涉及政協的新聞,都在獎勵之列。另外,還設立“理論宣傳獎”,凡是針對社情民意實際,對工作有參考和指導作用,并在縣級以上黨報黨刊公開發表的工作調研、經驗交流、工作創新文章都列入獎勵范圍。該《辦法》還規定,從今年起,設立政協“好新聞、優秀理論文章、優秀攝影作品”獎,對所發表的稿件進行評獎、表彰,給予一定的獎勵。三是創辦《政協》(內刊),以“圍繞中心、立足政協、面向群眾”為辦刊宗旨,以“服務政協、服務委員、服務基層”為辦刊理念,全面宣傳報道政協機關、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履行職能的經驗和成效。《政協》設置有“學習園地”、“建言獻策”、“調查研究”、“社情民意”、“委員風采”、“文史天地”、“大事紀要”、“他山之石”等欄目,全方位報道政協工作。雜志為雙月刊,發行范圍涉及縣領導、政協委員、鄉鎮黨委政府、鄉鎮政協聯絡組、縣直各部門、機關事業單位、州政協、省政協辦公廳等。目前第一期已經出版,刊發各類作品7萬多字。
二、幾點體會
(一)履行職能始終堅持黨委的領導。政協工作離不開黨委的重視和支持,在履行三大職能中,自覺依靠縣委的領導。一是多請示、多匯報。重要工作、重要問題、重大活動及時向縣委匯報,聽取縣委的指示,做到同縣委保持思想上同心,目標上同向,步伐上同步。二是善于領會和把握黨委意圖。年初,主動向縣委匯報新一年工作思路,同時做好縣委縣政府重大工作的對接,積極配合,精選3個常委會重點調研課題進行專題調研。三是認真執行黨委的決策和決定。本著同唱一臺戲、共謀一盤棋的思想,認真執行黨委的決策、支持政府的工作、履行好自己的職能,做到“幫忙不添亂,補臺不拆臺”。
(二)委員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一是加強教育培訓學習,不斷提高委員的履職水平。縣政協把委員學習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為171名政協委員訂閱《貴州政協報》,贈送《政協》內部刊物。利用2012年縣政協工作會議的機會,邀請了相關學者為30余名政協常委、19個鄉鎮政協聯絡組組長或分管政協工作的負責人授課,不斷提高政協常委和政協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切實增強履職能力。此外,將委員培訓納入《縣政協2012年工作要點》,在下半年開展培訓工作。通過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的法律法規和重大時事政治,學習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理論及其基礎知識等,不斷提高委員的參政議政水平。二是精心組織活動,構筑委員發揮作用的廣闊平臺。上半年,先后組織政協委員參加主席會議成員視察克度鎮“185”工程金銀花和提子基地、視察我縣食品安全工作,為基地和企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三)專委會的基礎作用得到強化。所出臺的《縣政協機關2012年工作目標考核辦法(試行)》,明確了專委會的主體作用。一是充分發揮了專委會在聯系委員、團結委員、調動委員積極性、創造性方面的積極作用。如文史委發揮委員積極性,策劃、編輯、出版“走進神奇旅游文史叢書”。二是發揮專委會的專業優勢。把本專委會聯系的專家委員和相關界別的專家學者吸收、組織到調查研究、委員視察、對口協商、形成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中,努力把他們的知識、經驗和智慧轉化為專委會的工作優勢。三是發揮專委會的聯絡優勢。專委會承擔著大量聯絡溝通工作,與各方面保持著密切聯系,加強與黨政有關部門和相關群團組織的聯系,努力為委員知情明政、履行職責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各專委會之間要加強相互協作與配合,形成整體合力,發揮整體優勢。
(四)政協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建立健全工作目標責任與考核監督體系,使政協機關服務工作科學高效,突出自身特色。通過激勵管理,弘揚愛崗敬業精神,倡導雷厲風行的高效作風,真抓實干的務實作風,認真負責的嚴謹作風。同時,機關服務意識得到增強,機關干部自覺地把自身工作定位在為“中心”服務、為委員服務、為履職服務,為基層服務上;時時處處用“服務”去體現工作、體現職責、體現價值。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做到安排活動精心周密,處理事務嚴謹細致,為委員服務熱情周到,完成任務迅速扎實。
- 上一篇:縣委辦公室促進招商發展方案
- 下一篇:陳鶴琴的兒童音樂教育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