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監公信力維護心得體會
時間:2022-04-06 08:30:00
導語:藥監公信力維護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記得“齊二藥”、“欣弗”等藥害事件發生之時,就有頗具影響力的人士在媒體撰文,在指出藥品監管存在嚴重漏洞的同時,矛頭針鋒相對,劍指藥監系統,甚至用強烈的語氣詰問:財政供養著的藥監人員到底干什么去了?如今更有心懷叵測之人士借著鄭筱萸案件大做文章:說藥監系統少數官員擁有對食品藥品監管的絕對權力,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因此要分散這種權力,要建立多層次和多重的監管體制,在政府系統內,賦予各級衛生行政、質量監督、食品藥品監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監管職權,甚至賦予行業協會以調查權和處罰權等等。這種“病急亂投醫”式的建議在藥監實踐中的可行性顯然值得懷疑,而且上述種種輿論對藥監系統形象與公信力的影響也是不容低估的。
“防人之口甚于防川”,更何況《憲法》也賦予了公民言論自由的權力,我們無權剝奪。但如何來盡量減少這種對藥監系統帶來消極影響的輿論宣傳卻是值得我們不斷思考和深入探討的。
“人沒有精神面貌不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沒有公信力更不行。”應該說,藥監系統公信力的樹立和維系是與新聞媒體的支持分不開的。食藥監管法律法規政策要靠新聞媒體來宣傳;藥監系統的好典型、先進事跡要靠新聞媒體來宣揚;突發事故、藥害事件的負面影響要靠新聞媒體來澄清,以正視聽。這就要求我們要以主動誠懇的態度、積極進取的精神贏得新聞媒體對藥監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幫助藥監系統更準確、更全面地對公眾進行宣傳。溝通協調是理解支持的前提和橋梁,沒有溝通協調,理解支持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要爭取新聞媒體的理解支持,就必須把與媒體的溝通協調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下大力氣把與媒體溝通和協調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如何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和協調,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一、增強媒體對藥監工作了解和理解。了解是理解、支持的前提,沒有媒體對藥監工作的了解,理解、支持藥監工作便成為“空中樓閣”。一是可以通過對地方媒體進行藥監專業知識的培訓,使新聞媒體更加熟悉監管政策,更加清晰企業是規范生產管理、保證藥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人;二是邀請媒體參觀生產工藝流程、經營管理環節,使其知曉藥品生產經營質量管理程序紛繁、技術復雜,每一環節、每一關卡都與藥品質量“息息相關”;三是可以邀請其參與執法監管全過程報道,使其認識藥監系統在保障公共用藥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方面盡職盡責、勤政廉潔情況。二、爭取媒體對藥監工作支持。重點爭取媒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及時報道系統兢兢業業工作好典型;二是有效宣傳食品安全綜合監督在維護公共健康權益和“兩G”認證在提升管理水平和保障藥品質量積極作用;三是全程報道人大政協視察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和各級食品安全協調機構進行的專項整治和放心工程綜合評價、黨委政府重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好做法;四是準確及時食品藥品質量信息,跟蹤報道突發事件,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亡羊補牢,猶為未晚”。只要我們不回避矛盾,不懼怕困難,以振奮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工作作風,堅持科學監管不動搖、抓住重點工作不放松、咬緊安全目標不懈怠,何愁不能譜寫出新的篇章呢?
當然,溝通協調能力作為領導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包括許多方面。省局胡長林局長在1月21日全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就要求我們藥監系統要努力增強溝通協調的能力,其中包括上下的溝通協調、左右的溝通協調和內部的溝通協調。除此之外,筆者認為還應從樹立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和構建和諧社會高度,加強與行政相對人的溝通協調。本文僅從加強與新聞媒體溝通協調之角度來闡述溝通協調重要性和緊迫性,雖是一管之見,仍不失為引玉之磚。
- 上一篇: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意見
- 下一篇:做好動物疫病防治事項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