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領導干部讀書會體會
時間:2022-04-22 09:29:00
導語:住建局領導干部讀書會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3月12日——14日,區委組織四套班子領導和部門、鎮街主要負責人及企業、社區代表赴、等地參觀學習考察,主要學習他們兩地在推進城市化,促進進一步發展上的好做法、好思路。
這次活動很及時、很有必要,對統一認識,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推動下一步加快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這是區委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深刻思考在新形勢下,如何使在更高層次上謀求新發展,在更高起點上尋求新突破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學習考察,使我對城市化在推進新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如何看待城市化
由國際金融危機所導致的國內經濟運行困難,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原有以外向出口帶動發展的模式難以為繼,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或者放緩;同時,我區在縣市區間的競爭形勢也日益嚴峻,原有的省內領先位置被寧波鄞州區超越,這表明未來各地區間的發展競爭將更為激烈。
多方面的原因,都預示著我區原有以工業化為主要驅動力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需要轉變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社會的新的推動力下的新發展、新跨越。區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已經找到了破解這些問題的良方,就是以城市化帶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這是正確把握發展形勢,實現我區快速、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決策。
第一,城市化是推動我區發展模式轉型,從以工業化為主要推動,轉向以城市化為主要推動,轉變原有粗放增長模式,向集約增長模式轉變的重要舉措。城市化前期主要由工業化推動,在中后期則主要體現為產業形態的高級化,即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這一階段城市化既是結果,又是推動產業發展的力量,地位十分重要。以城市化為主要推動力,就是加大自我約束,自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加快服務業、高新產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第二,城市化是有效對應對當前困難,擴大內部需求,繼續保持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一方面,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等具體措施,可有效拉動地方經濟需求,擴大就業水平,使經濟發展繼續保持充足的后勁;另一方面,通過擴大城市規模,完善各項配套,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更加體現為注重民生的改善,使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發展成果。最后,城市化促進打造優良生態環境,高效利用各類資源,提升各類要素集聚水平,優化要素配置,使發展更健康、更有質量。
第三,城市化是提升發展地位的重要途徑。城市化是一個發展過程,目前工業化處于中后期階段,城市化率達到了60%以上,正處在推進城市化的最佳推進時期。從發展定位來看,是未來城市化的主戰場。沿江跨江發展戰略的實施,預示著的城市化將是實現新發展的主體。我區是副中心的主要組成,大江東新城的所在地,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我區空港新城的建設將極大提升在省內和長三角發展中的地位。我區已經明確了“一副、三組、五新城、十三個城市綜合體”的城市化發展格局,通過進一步與大都市發展的融合,也將使我區在縣市區發展競爭中奪回優勢,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繼續當好先行者、領頭羊、示范區。
二、如何推進城市化
區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提出的以城市化為帶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的戰略,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措施有力。通過參觀學習,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先進地區推進城市化的好方法好舉措,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很有啟發和幫助。
第一,要強化城鄉規劃的統籌引領作用,構建、優化完善的規劃體系,統籌協調各類建設工作在空間時序上的安排。規劃是推進城市化的靈魂,是開展城市建設活動的指揮棒。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增強三種意識:一是樹立長遠意識,要著力克服原有發展中的短期思維,重視長遠,以城鄉規劃為手段,把近期和遠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協調健康發展;二是要樹立大局意識,要有執行城鄉規劃的自覺意識,要有全區發展一盤棋的思想,在城鄉規劃確定的框架內有序開展工作;三是要樹立規劃編制、實施、修改的法律意識,嚴格依法辦事,依程序辦事,綜合協調各類事務,科學研究,民主決策,實現推動發展的良好局面。
第二,要加快推進以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和帶動城鄉建設有序開展,提升和加快城市化的質量、速度。基礎設施建設,是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在當前發展形勢下,更具有重要作用。區委、區政府已明確了“12881”交通道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這些工程建設既是擴內需、保增長的需要,更是未來發展尤其是推進城市化的迫切需要,是城市化的骨架,必須先行。沒有交通道路建設,就談不上城市化,城市化也就失去了基礎。因此,必須超前規劃,提前建設,項目確定與推進要與城市化總體目標相協調,要統籌安排,扎實實施,充分發揮投入的效益,為引導實現科學合理的城市功能布局結構,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要以大江東建設為主平臺,加快各類要素集聚。大江東新城區區域面積大、基礎條件好、區位優勢明顯,是接軌大上海的門戶,是尤其是未來發展希望和潛力所在,必須科學合理規劃,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統籌協調各類建設項目,創新體制機制,形成以城市化帶動,實現跨越發展的新增長點和驅動力。
第四,扎實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城市化不僅是新城區的拓展,也是老城區的更新與改造過程。城市品位的提升,尤其是老城區品位的提升,必須加大舊城改造力度、河道綜合整治、各類架空線的上改下等等。切實提升老城區的功能、環境和運行效率,使老城區在城市化進程中繼續保持活力和效率,繼續發揮中流砥柱作用。
第五,實現城市化、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轉變發展模式,在城市化與城市建設中的最重要轉變,就是要切實改變原有各類建設項目無序發展的狀態,城市化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時段,更不是某一個建筑,必須強化規劃管理,充分發揮市場價值規律的作用,提升建設配套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如何保障城市化
為保障城市化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我們要統一認識,加大改革力度,切實破除不合發展要求的舊體制、舊觀念,積極探索促進城市化的好辦法、好舉措。
首先,在當前形勢下,我們要牢牢樹立搶抓機遇的意識,切實轉變原有觀念和行為模式,弘揚鼓勵首創精神,大力發揚人奔競不息、永立潮頭的競爭意識,突出重點,克難攻堅,堅定不移地推進城市化。不作無謂的爭論,更不能繼續走原有的老路,不折騰。
其次,對于在推進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認真研究解決。要以高度城市化的發展要求,城鄉一體化的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新辦法新機制,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要重點研究在新的發展形勢下,統一拆遷安置辦法,規范土地補償標準,統一安排基礎設施投入,構建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通過創建符合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推動城市化的深入開展。
第三,城市化是資金高度密集的經濟運行過程。擴大資金投入,推動城市化進程,是重要的保障。要進一步研究城市建設投入產出模式,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和辦法,實現城市建設投入的有效循環,吸引和擴大各類資金參與到城市建設中來,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發展局面。
第四,推動城市化,要有相應高效的管理體制保證。城市化過程更加注重區域經濟發展的高度協調,要精簡機構,提升部門管理效率,要十分注意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傾向。要研究解決部門的職能割裂、推諉扯皮問題,也要從體制上加強對各區塊、新城建設的協調力度,構建既統一,又不失活力,符合發展要求的新體制機制。
總之,推進城市化,機遇與挑戰并存。當前面臨的困難,也是推進改革發展的大好機遇。我們要找準問題,提出正確的對策措施,通過以城市化帶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迎接新一輪又好又快發展時期的到來。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城市化對未來發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堅定信心、科學把握、義無反顧、有序推進,為構筑“副中心、江南主城區”的目標而不懈努力。
- 上一篇:政策性無形資源推動綠色物流發展
- 下一篇:流程制造業與離散制造業物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