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無形資源推動綠色物流發展
時間:2022-04-22 09:27:00
導語:政策性無形資源推動綠色物流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物流是一種“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的物流模式。當今世界,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綠色經濟已成為時代新寵。物流作為能源消耗大戶、碳排放大戶以及包裝材料耗用大戶,是綠色經濟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因而綠色物流代表了未來物流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是21世紀物流管理的焦點。我國作為世界上負責任的大國肩負節能減排的使命,同時又要促進本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在我國推廣綠色物流就顯得非常必要和緊迫。但由于綠色物流在我國剛剛起步,還存在觀念不普及、市場機制不完善、技術落后、人才短缺等諸多發展瓶頸,因此,充分利用政策性無形資源有助于綠色物流的良好發展。政策性無形資源是指組織從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處獲得的政策支持、優惠條件、特許經營權等。這些優惠政策在運用中可產生降成本、增利潤的經濟效益以及協調利益相關者關系的社會效益。
我們認為,綠色物流所具有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內涵特征與我國所倡導的和諧社會及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理念相一致,我國現有的大政方針、社會氛圍非常有利于綠色物流的發展;同時,綠色物流是跨行業多、行為主體多、活動范圍寬、產業體系龐大的系統工程,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和復合性,這就使得相關多方面的利好政策都能為綠色物流的發展提供機遇。總之,各種各樣的政策支持是推動綠色物流發展的強大動力,是一筆筆寶貴的無形財富,我們要學會適時、充分地運用這些政策。
1節能環保的專項政策為綠色物流提供多方面的專項支持
我國有多種形式的節能基金如:節能專項基金、節能公益基金、國際合作節能滾動基金、節能產業投資基金、國家科技創新基金中用于節能的部分等,綠色物流可以從這些基金中獲取資金、稅收方面的幫助。例如:節能專項基金最典型的實例是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該基金屬政府性基金,是以加快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為目的建立起來的,這項基金有助于推廣節能的物流建筑;綠色物流技術也能以科技創新的形式獲得創新基金在貸款貼息、無償資助、資本金投入等方面的支持。
我國在政策導向上支持銀行積極開展綠色物流項目,如:興業銀行很早就與國際金融公司合作推出了節能減排項目貸款的信貸品種,綠色物流由此途徑也可融資。財政部、科技部在北京、上海、重慶等20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環衛、郵政等公共服務單位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將得到中央財政給予的每車數萬元以上的補助,地方財政對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及維護保養給予補助。財政部、商務部為了推動環保型新車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廢舊汽車,把汽車以舊換新的單車補貼金額標準提高到5000元至1·8萬元。汽車行業的這一系列“綠色新政”,無疑將推動物流商用車的綠色化。
2國家產業政策引導綠色物流進入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
2·1我國的物流產業政策確立了綠色物流的戰略地位近些年來,我國的物流產業持續升溫,政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明確了物流業的地位和發展方向。如:2004年,國家九部委聯合了《關于促進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提出了一系列促進物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2006年,開始實施的“十一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2007年3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提升物流的專業化、社會化水平,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2009年3月,國務院出臺《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2011年)》,物流業成為列入調整振興的十大產業中惟一的生產性服務業,再次彰顯了我國物流業的重要地位。
綠色物流作為國際現代物流發展趨勢的六大特征之一,具有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競爭力,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等重要作用,是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必然選擇。因此,綠色物流應該成為中國物流產業的戰略方向。《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已經明確提出“鼓勵企業加快發展產品與包裝物回收物流和廢棄物物流,促進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鼓勵和支持物流業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物流。”有遠見的部門和企業要順應時代潮流,從戰略高度上重視綠色物流。
2·2綠色物流要緊密追隨國家產業政策的走向物流活動是為經濟、社會提供的一種服務,具有很強的派生性和關聯性。因此,物流業只有緊緊追隨我國經濟、社會的前進步伐,才能擁有長久的生命力。物流行業之所以作為唯一一個入選的三產行業,搭上了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末班車,就是因為國家認識到物流是各產業跟國內外市場相連的重要載體,其橋梁紐帶作用不容小視。綠色物流作為我國剛剛萌芽的新生事物,要敏銳地發現國家的產業戰略導向,積極服務于和諧社會建設。
(1)綠色物流要與綠色產業聯姻。為了落實科學發展觀,也為了向國際社會履行“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比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的承諾,我國政府將長期圍繞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主題制訂產業政策: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項目將被嚴格控制,大力淘汰落后產能,支持實施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加快節能減排技術和產品的推廣。因此,綠色物流不應該把屬于“三高”的小鋼鐵、小水泥、小造紙、小化工、小火電、小鑄造、小電鍍、平板玻璃等企業作為重點服務對象,而應該把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企業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綠色物流還要積極為節能減排項目提供服務。
(2)綠色物流要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將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如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醫藥、空間、海洋、地球探索與開發等產業,綠色物流把這些新興產業作為服務對象,不但可以擁有光明的發展前途,還能享受到多種政策優惠。同時,這些新興產業也為綠色物流提供技術支持:新能源產業直接推動物流業的節能減排,新材料產業改進物流包裝,信息網絡產業將提升物流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3)綠色物流要加大支農力度。我國是農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綠色消費理念認識的不斷深化,國人對優質、綠色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國際市場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綠色壓力也日益增加。但目前我國農產品物流綠色化現狀不容樂觀:缺少物流服務商,物流組織不健全,物流過程增值能力非常弱;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為主,運輸手段簡單落后,物流半徑有限,儲藏保鮮條件差,加工比例低,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的損失慘重,有數據統計,我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的損失率在25-30%左右。因此,我國發展農業綠色物流的潛力巨大,利用惠農政策還可獲得信貸、保險、稅費等方面的支持。例如,2009年以來,農業部開展的“農超對接”項目試點,就是強調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與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對接,直接采購后者生產的鮮活農產品;中糧集團2009年重推“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投巨資發展糧油及食品物流業務。這些項目的實施為綠色農產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4)綠色物流與制造業聯動發展。有關部門正醞釀出臺政策促進現代制造業與物流業有機融合、聯動發展。支持制造企業改造現有業務流程,促進物流業務分離外包,提高核心競爭力;支持制造企業和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聯合組建第三方物流企業。特別支持列入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鋼鐵、汽車、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九個產業率先與物流業實行“兩業”聯動。綠色物流以其先進的理念和實踐必將在兩業聯動工程中獲得長足發展。
- 上一篇:城市化帶動戰略調查匯報
- 下一篇:住建局領導干部讀書會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