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民工黨員受教育社會得發展

時間:2022-01-12 04:55:00

導語:縣農民工黨員受教育社會得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農民工黨員受教育社會得發展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化,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轉移成為農民增收致富、農村加快發展的重要渠道之一,廣大農民工成為活躍在城鄉的一個特殊群體。加強農民工中黨的工作顯得尤為緊迫,是黨建工作的一項新任務新課題。江西鄱陽縣是個勞務輸出大縣,近兩年每年外出的農民工均達40萬人,農民工黨員2500余人。該縣針對實際,創新思路和舉措,大力加強農民工群體黨建工作,取得了“農民工黨員經常受教育,農村經濟社會長期得發展”的良好成效。

堅持“哪里有農民工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的原則,不斷健全組織體系,使農民工群體黨建工作“面上廣覆蓋,運轉高效率”。根據新形勢新要求,不斷健全農民工群體黨建組織網絡,形成“3+2+1”農民工群體黨建工作體系。“3”就是立足縱向領導,形成三級聯動格局。按照“聯絡協調、服務保障”的職能要求,縣里設立農民工黨員管理服務中心,鄉鎮設立服務站,村(社區)設立服務點,分別落實專人負責,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縣、鄉鎮、村(社區)三級聯動管理的工作格局。“2”就是立足橫向聯系,搭建兩個管理載體。在調查摸底建立農民工黨員檔案庫的基礎上,取得駐地黨組織和務工單位的支持,按照“單獨建、聯合建、掛靠建”等方式,設立流動黨支部;對目前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依托縣駐該地辦事機構,設立聯絡站,指定專人負責聯絡、教育和管理工作。目前,在農民工黨員相對集中的浙江、廣東、福建、上海等4省設立了8個流動黨支部,11個聯絡站。“1”就是立足整體紐帶,落實一套運行機制。縱向領導方面,建立了農民工群體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農民工黨員管理三級責任制、流動黨支部定期匯報工作制度等;橫向聯系方面,建立了與輸入地定期溝通協商制度、發展農民工黨員向輸入地黨組織征詢意見制度等,有效保障了工作的開展。

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不斷轉變管理方式,使農民工群體“身暖心又寬,增技又強能”。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轉變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務。一是圍繞有序輸出搭平臺。依托縣人才服務中心建立了功能齊全、信息快捷的人力資源市場,在縣、鄉鎮均設立了勞務辦公室,在村級建立了勞務經紀人,在輸入地建立了勞務基地,推動勞務有序輸出。目前,已在浙江杭州、福建泉州建立了勞務合作基地。二是圍繞提升素質抓培訓。制定“十萬農民工培訓計劃”,設立專項資金,加強對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提高農民工就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同時,對農民工黨員,采取匯報會、座談會等形式,及時組織返鄉后的集中教育培訓,利用縣流動黨員學習教育網絡信息平臺,抓好在外工作期間的日常教育管理。今年春節以來,開展集中教育培訓60余次。三是圍繞解除后顧破難題。針對參加新農合的農民工省外看病醫藥費報銷受限的問題,今年,縣衛生局與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等醫療單位簽訂了定點直報醫藥費協議書,15萬在杭的農民工可直接享受醫療報銷。四是圍繞保障權益幫維權。舉辦農民工維權知識講座、開展務工指導,切實提高他們的維權能力;成立縣農民工司法援助中心,解決好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近兩年來,舉辦農民工維權知識講座280余班次、接受務工指導63000余人次,幫助追回拖欠工資110余萬元。

叫響“我是黨員我奉獻”的口號,不斷創新活動載體,使農民工黨員“點起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立足于發揮農民工黨員在發展兩地經濟、促進農村發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創新活動載體。一是開展“雙結雙培雙促”活動。即黨員與務工能人結對,把務工能人培養成黨員;務工能人與農民工結對,把農民工培養成務工能人;促進輸出地、輸入地經濟發展,促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兩年來,全縣共發展農民工黨員34名,培養黨員務工能人200多人。二是開展“雙向承諾”活動。原單位黨組織對農民工黨員的后顧之憂作出服務承諾,在解決“留守一族”等問題上溫暖農民工黨員的心;農民工黨員主動向原單位黨組織作出體現先進性的承諾,提出“是黨員的同我爭先,不是黨員的向我看齊”,在幫助輸出勞動力、推介家鄉產品、引進致富信息和資金、項目、人才上爭先創優。三是實施“農民工黨員創家業富鄉民”工程。落實鼓勵回村任職、返鄉創業、奉獻家鄉公益事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勵農民工黨員帶頭投身家鄉經濟建設,服務家鄉社會發展。兩年里,在農民工黨員的引帶下,10多名農民工(黨員)走上了村干部崗位;全縣農民工引進發展項目46個,返鄉創辦經濟實體201個,帶動農戶4000余戶;設立了鄱陽縣“農民兄弟”愛心基金,先后幫助22名困難大學生完成了學業、10戶貧困家庭走出了病魔困境;援建農村校舍3萬余平方米、鄉村公路32公里。